收入分配合理化调节措施与财税政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收入分配合理化税政与财税策理论分析 1
2.1 收入分配合理化理论分析 1
2.2 财税政策理论分析 3
3 财税政策与收入分配关系分析 4
3.1 财税政策与初次分配的关系 4
3.2 财税政策与再分配的关系5
4 基于基尼系数看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相关财税政策选择 5
4.1 城乡居民间收入分配现状与原因 5
4.2 不同行业间收入分配现状与原因7
4.3 不同地区间收入分配现状与原因8
4.4 我国财税政策选择9
5 正确实施财税政策,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建议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图 1 各个国家洛伦茨曲线对比图 2
图 2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3
图 3 各行业收入占比情况 8
表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表5
表 2 2010-2014年我国与美国基尼系数对比表 6
表 3 2010年行业间平均收入差距情况调查表7
表 4 我国中、东、西区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1 引言
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在不断加大,基尼系数也不断升高,收入分配合理化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从整个国际角度来看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我们会观察到,中国在收入分配的再次分配环节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1]我国虽然也在再分配环节作出不断努力,但降低收入差距的效果仍不明显,所以,按目前再分配手段,是无法缩小我国收入差距的。因此,完善初次分配与再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配环节的调节手段,形成既公平又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关键。
除了要优化收入分配格局,还要重点发挥财税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2]财税政策是政府在配置社会资源和进行宏观调控时常会用到的调节手段,它对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年,政府加大了对财税政策的实施力度,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政府在社会保障支出上的投入所占的比重过低,一般性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太不合理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当今时势发展审视不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财税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针对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来提出更加完善的财税建议。[3]
2 我国收入分配合理化与财税政策理论分析
2.1 收入分配合理化理论分析
2.1.1 收入分配概述
有关收入分配问题,理论界作了很多深入的研究。传统经济学家在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时,他们关注的内容往往比较有局限性,他们会把更多的关注点落到商品、收入、效用等福利主义上面,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经济学 家在研究收入分配的内容时,打破了以往落后的研究思路,不再仅仅局限于收入、商品、效用等这些内容,开始为收入分配内容添加一些新鲜的元素,例如在研究收入、商品、效用的同时,还去关注权利、自由、能力等新内容。
根据相关经济学家研究的结果,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可归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橄榄型分配格局,其特征为两边小,中间大,也就是说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数量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与其相对的是金字塔型分配格局,其特点是低收入者占总人数比重较高。为了评定哪个结构对经济的发展最有利,许多专家做出了研究,实践表明,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社会比金字塔 型收入分配格局的社会要稳定得多。[3]因此,为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得合理化,社会更加稳定公平,我国应努力向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前进。
有学者认为,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第一,始终坚持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环节要遵从“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尤其是再分配环节,要把公平放于重点位置;第二,始终保持在经济发展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保持居民收入的增长与劳动报酬率的提高,不仅如此,还要不断提高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占比;第三,始终坚持分配结果由全国人民共享,税收环节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准则,避免财富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第四,始终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所有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分配原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税制改革,加大政府转移性支出,深化企业制改革,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体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者能按时足额的获取自己的劳动所得。 [4]
2.1.2 收入分配测量指标
目前,许多经济学家建立起众多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并以其为标准来缩小收入差距,其中包括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指标等。
洛伦茨曲线最早是由美国经济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它是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状况。[5]该曲线在研究收入分配差距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图1:各个国家洛伦茨曲线对比图
图1中的横坐标表示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纵坐标表示累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洛伦茨曲线上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国家总收入分配的差别程度,曲线的弯曲度越大,说明差别越大。
基尼系数是描述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为了更好地了解产生收入不平等的原因,学者往往采用基尼系数分解的办法。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用于进一步计算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6]国际上公认的标准表示,最佳平均状态的基尼系数应该在0.3以下,在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就是警戒状态,而超过0.6以上就归属于危险状态了,需要多加注意。
图2: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累计收入 Y
a b
0 劳动力人口数 X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G= Sa/(Sa + Sb) [其中,G:表示基尼系数 Sa:表示图中a区域的面积 Sb:表示图中b 区域的面积]
泰尔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因此才将其称之为泰尔指数。泰尔指数作为衡量个人之间、行业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而经常被使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不是各自独立的一个关系,它们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但也有不同点。基尼系数对中等收入水平的变化特别敏感,而泰尔熵T指数对上层收入水平的变化很明显,泰尔熵L和V指数对底层收入水平的变化比较敏感。
变异指标又可称之为变动度,它是统计学中描述总体分布的离散程度的重要指标。变异指标包括全距、方差、平均值、标准差,可将其运用到收入分配分析中来测算各区域人均收入相对差异的大小。数值越大,表示人均收入差异较大;数值越小,表示人均收入差距越小。
2. 2 财税政策理论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1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