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居民收入分配与中国税收增长的关系(附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拉越大,不同收入阶层的分配方式也存在不公平。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我国的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借以改善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税收总额。但是现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不同收入阶层的分配方式、税收制度以及税收总额的增长情况,发现提高劳动生产力,调整居民工资薪酬的税率等级,完善税收制度并且增强征收和监管的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并达到改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均,提高整个国家税收总额的目的。关键词 收入分配,税收制度,措施
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文献综述 1
3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状况 2
3.1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阶层性特征 2
3.2 不同阶层的纳税情况和特点 3
3.3 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和纳税的因素 6
4 优化居民收入分配与税收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10
4.1 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增强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10
4.2 改善税系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11
4.3 完善税收调控体系,提高税收总额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对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大体上都会分为要素收入分配和居民收入分配两种层次,依照第二个方向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存在很大差距,201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65,而这一数值已经高于全世界平均水平,说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刻不容缓。
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一直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种结构模式对于提高居民的劳动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社会上的不公平竞争现象以及再分配问题都对居民收入分配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广泛运用各种税法、经济手段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调节,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税收政策。因为完善的税制设计可以给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调控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所以我们要深化分析居民收入分配和税收增长的关系,优化收入分配改革制度和税收制度,通过社会保障等手段来增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再分配调节机制。
2 相关文献综述
理论界一般主要用基尼系数来反映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基尼是一位意大利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基尼指数,这个概念流行于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它是两个数值相除得到的结果,可以分析财富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是否公平合理。国际标准低于0.2为绝对平均的收入,0.20.3为比较平均的收入,0.30.4为相对合理的收入,0.40.5表示大部分公民的工资薪酬非常不合理,0.5以上表示社会成员的工资薪酬有很大的不同。
国内很多学者对收入分配状况与税收增长进行了研究。初可佳(2004)认为为了减小贫富差距,中央和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举措例如税收措施,既通过税收手段控制居民的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王雯、祖进元、刘蓉(2016)曾提出来一个观点,即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和税收增长是两个相互制衡的关系,只有通过增长收入者的工资薪酬,才能提高税收增长,同时税收增长了居民才会更加愿意支付相应的税款。
刘尚希、傅志华、韩晓明、李婕(2015)曾提出要以提高居民收入为前提,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稳定就业率等措施来增加工资薪酬并平均居民收入分配。吕冰洋、郭庆旺(2015)曾指出税收的增长目前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个是居民的纳税热情,是否愿意缴纳税款以及自己的资金能力,二是政府的征税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这两个方面都与税收的增长有很大的关联,同时又彼此相互联系。
王亚娟(2012)曾提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彼此制衡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人们开始消极怠工,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提高收入,这些都会制衡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生活。
通过对大量文献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同一地区不同收入阶层的差距过大等方面。而影响我国居民收入来源的有很多方面,其中调节收入差距的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房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社会保险税,具体如下图所示:
居民收入来源
图一:居民收入来源关系图
3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状况
3.1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阶层性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拉越大,居民的工资薪酬呈现出几种阶层并存的局面。其中大致有三类阶层,分别为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
不同收入阶层的定义有所不同,据财经网所述,高收入阶层指的是集中在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石油石化等高薪行业或者机构的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万元。中等收入阶层主要包括大部分从事脑力工作的受教育者,他们一般都拥有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靠工资和薪酬进行谋生,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万元12万元。低收入阶层包括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万元以下。
这三类阶层的居民因为收入的差距分配方式有很大的差距:对于低等收入的家庭,一般把收入多用于在家庭生活必需品的购买上,不太关心对高档奢侈品的购买和投资,属于收入和支出成正比的状态;对于中等收入阶层来说,家庭的温饱问题已经得以解决,恩格尔系数也一直保持在30%40%之间,所以这些层次的居民会把目光放在高档消费品、旅游、教育等方面。因为收入基本稳定甚至还有结余,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消费档次之外,也会更加关心子女和自己的文化教育水平。同时他们也更懂得投资,舍得投资,愿意花时间和金钱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对于高等收入家庭来说,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提高消费品的质量,而是更加关心一些国内外的知名品牌,通过对这些品牌的选择来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另外由于高等收入者在除去日常消费外还存在大量结余,他们也会更加倾向参与银行、金融、房地产等方面的投资,甚至参与国外的房地产投资,涉面非常广阔。
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文献综述 1
3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状况 2
3.1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阶层性特征 2
3.2 不同阶层的纳税情况和特点 3
3.3 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和纳税的因素 6
4 优化居民收入分配与税收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10
4.1 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增强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10
4.2 改善税系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11
4.3 完善税收调控体系,提高税收总额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对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大体上都会分为要素收入分配和居民收入分配两种层次,依照第二个方向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存在很大差距,201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为0.465,而这一数值已经高于全世界平均水平,说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刻不容缓。
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一直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种结构模式对于提高居民的劳动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不同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社会上的不公平竞争现象以及再分配问题都对居民收入分配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广泛运用各种税法、经济手段对收入分配差距进行调节,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税收政策。因为完善的税制设计可以给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调控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所以我们要深化分析居民收入分配和税收增长的关系,优化收入分配改革制度和税收制度,通过社会保障等手段来增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再分配调节机制。
2 相关文献综述
理论界一般主要用基尼系数来反映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基尼是一位意大利的经济学家。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基尼指数,这个概念流行于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它是两个数值相除得到的结果,可以分析财富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是否公平合理。国际标准低于0.2为绝对平均的收入,0.20.3为比较平均的收入,0.30.4为相对合理的收入,0.40.5表示大部分公民的工资薪酬非常不合理,0.5以上表示社会成员的工资薪酬有很大的不同。
国内很多学者对收入分配状况与税收增长进行了研究。初可佳(2004)认为为了减小贫富差距,中央和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举措例如税收措施,既通过税收手段控制居民的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王雯、祖进元、刘蓉(2016)曾提出来一个观点,即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和税收增长是两个相互制衡的关系,只有通过增长收入者的工资薪酬,才能提高税收增长,同时税收增长了居民才会更加愿意支付相应的税款。
刘尚希、傅志华、韩晓明、李婕(2015)曾提出要以提高居民收入为前提,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稳定就业率等措施来增加工资薪酬并平均居民收入分配。吕冰洋、郭庆旺(2015)曾指出税收的增长目前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个是居民的纳税热情,是否愿意缴纳税款以及自己的资金能力,二是政府的征税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这两个方面都与税收的增长有很大的关联,同时又彼此相互联系。
王亚娟(2012)曾提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彼此制衡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人们开始消极怠工,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提高收入,这些都会制衡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生活。
通过对大量文献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同一地区不同收入阶层的差距过大等方面。而影响我国居民收入来源的有很多方面,其中调节收入差距的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房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社会保险税,具体如下图所示:
居民收入来源
图一:居民收入来源关系图
3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状况
3.1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阶层性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拉越大,居民的工资薪酬呈现出几种阶层并存的局面。其中大致有三类阶层,分别为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
不同收入阶层的定义有所不同,据财经网所述,高收入阶层指的是集中在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石油石化等高薪行业或者机构的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万元。中等收入阶层主要包括大部分从事脑力工作的受教育者,他们一般都拥有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靠工资和薪酬进行谋生,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万元12万元。低收入阶层包括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万元以下。
这三类阶层的居民因为收入的差距分配方式有很大的差距:对于低等收入的家庭,一般把收入多用于在家庭生活必需品的购买上,不太关心对高档奢侈品的购买和投资,属于收入和支出成正比的状态;对于中等收入阶层来说,家庭的温饱问题已经得以解决,恩格尔系数也一直保持在30%40%之间,所以这些层次的居民会把目光放在高档消费品、旅游、教育等方面。因为收入基本稳定甚至还有结余,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消费档次之外,也会更加关心子女和自己的文化教育水平。同时他们也更懂得投资,舍得投资,愿意花时间和金钱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对于高等收入家庭来说,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提高消费品的质量,而是更加关心一些国内外的知名品牌,通过对这些品牌的选择来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另外由于高等收入者在除去日常消费外还存在大量结余,他们也会更加倾向参与银行、金融、房地产等方面的投资,甚至参与国外的房地产投资,涉面非常广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