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产业的融资问题研究以山西太原为例

摘 要本文借鉴人口老龄化理论、融资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法,收集各类相关文献资料来进行归纳分析,以太原市为例,从农村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与此同时,通过横向对比分析本市同国内其他地区间的养老融资方式,以及将我国与外国养老产业融资途径进行对比,找出值得参考的经验措施,相信对我国农村养老产业融资困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对我国农村养老产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中发现存在融资渠道单一、模式保守、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农村养老产业自身发展水平不高、养老产业制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对此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村产业自身实力、健全农村养老体制的政策建议。
目 录
1.引言 1
1.1农村养老产业的概念 1
1.2研究农村养老的意义与价值 1
2.文献综述 2
2.1理论基础 2
2.1.1人口老龄化理论 2
2.1.2融资理论 2
2.1.3需求层次理论 2
2.2研究现状 3
2.2.1国内研究现状 3
2.2.2国外研究现状 4
3.我国农村养老产业的现状 5
3.1我国农村养老产业现状 5
3.1.1养老产业需求大 5
3.1.2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大 6
3.1.3养老产业发展区域性差距大 7
3.2我国农村养老产业融资问题的案例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8
3.2.1太原市养老产业现状 8
4. 我国农村养老产业融资的主要问题 9
4.1农村养老产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 9
4.1.1养老产业资金需求量大 9
4.1.2养老产业融资渠道狭窄 9
4.1.3养老产业融资风险大 9
4.2我国农村养老产业融资问题的案例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10
4.2.1资金需求高 10
4.4.2融资困难 10
4.2.3融资成本高 11
4.2.4政策落实不到位 11
4.2.5政府补贴力度不足 11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国养老产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13
5.1融资渠道单一、模式保守 13
5.2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13
5.3农村养老产业自身水平不高 14
5.4养老产业制度体系不健全 14
6.解决我国养老产业融资问题的政策建议 15
6.1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模式 15
6.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16
6.3提高农村养老产业自身实力 16
6.4完善农村养老制度体系 17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1.引言
1.1农村养老产业的概念
农村养老产业,又可称为农村老年人福利产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主要是给农村老人提供以照料生活起居为主,满足其他各项生活需求为辅的综合性服务产业。当下农村养老产业的主要形式有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养老机构依据功能内容的不同可大致分为养老院、护理院和老年公寓。养老院的服务对象是有自理能力或需要别人一定帮助的老年人。养护院面向自理有困难,或者无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集居住、医疗、保健、康复等多维一体的配套式服务。老年公寓则针对既有自理能力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年人,提供配套完整生活设施的家居形式。
1.2研究农村养老的意义与价值
国家统计局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达到2.41亿,占全国总人数的17.3%,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在总人口数中的占比将达到34.9%。农村老年人口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预计到2020年,农民人口数将占到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70%。依赖家庭的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庞大的农村养老群体需求,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下,促进了农村养老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大力推动农村养老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给老年人更多的选择空间,挑选心仪的养老方式,充实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极大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保障生活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晚辈的养老压力。
2.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2.1.1人口老龄化理论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数在全社会总人口数中所占比重逐渐增高的一个动态过程,由年轻人口数减少、老年人口数增加导致的,通常用老年人口数在总人口数中所占比重表示。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制定了一个标准,即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数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该国家即被认定为人口老龄化国家。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导致了劳动力短缺、劳动生产率下降、储蓄减少,另一方面也刺激了老年消费需求的增长、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优化。
2.1.2融资理论
融资,简而言之就是融通资金。狭义上的融资专指企业遵循原则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筹集资金的行为和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需依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结合自身的未来发展需要,选取合适的方法和渠道去进行融资。从广义的角度而言,融资包括资金的筹措和发放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资金在供给和需求双方间的双向流动。
2.1.3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用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将人类的需求自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分别为:一是生理层面的需求,维持人类个体生命机能的正常运作,正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其他的需求才能成为激励因素;二是安全层面的需求,老年人需求保障基本生活起居、人身安全和所处环境的安全以及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情感归属层面的需求,老年人同样希望能获得来自他人的关心和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四是尊重层面的需求,老年人通过获得自我尊重和他人的尊重,怀揣对生活的信心与热情,体验生活的价值;五是自我实现层面的需求,老年人在前四项需求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到极致,达到在生活之余还有多余的精力投身于兴趣爱好,使自己获得充实满足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7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