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养老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各种养老问题逐渐凸显,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相较于城镇来说,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养老问题十分突出。而现有的养老模式如家庭子女养老,土地收入养老等模式都存在很大的缺陷,若是能够充分利用商业养老保险来服务农村巨大的老龄人口,这无疑会对江苏省养老问题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这个现状,本文详细探讨分析了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农村商业养老保险进行深入了解,这有利于我们真正从现实意义上掌握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现状,明确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对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建议,从而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坚实的现实支撑。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综述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研究评述 3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
1.3.1 研究思路 3
1.3.2 研究方法 4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5
2.1 相关概念 5
2.1.1 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 5
2.1.2 农村商业养老保险 5
2.2理论基础 6
2.2.1理性选择理论 6
2.2.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6
2.2.3需求层次理论 6
第3章 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现状 8
3.1 江苏省农村居民养老基本情况 8
3.2 调查问卷概况 8
3.3 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现状 10
3.3.1现实需求分析 10
3.3.2潜在需求分析 13
3.4 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供给分析 15
3.4.1产品设计方面 15
3.4.2营销模式方面 16
第4章 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7
4.1 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不足 17
4.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保险机构对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供给不足 17
4.3 与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有关的政策体制不完善 18
第5章 江苏发展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对策 19
5.1 从农村居民角度出发 19
5.1.1 加强农村居民保险意识。 19
5.1.2合理配置家庭收入 19
5.2从保险公司角度出发 19
5.2.1 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以及专业能力 19
5.2.2 提高保险机构服务意识 20
5.2.3 丰富农村商业养老保险营销模式 20
5.3从政府角度出发 20
5.3.1给予农村商业养老保险补贴和优惠 20
5.3.2完善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 21
5.3.3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21
结论 22
附录 23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江苏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抚养比的增高,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增大,江苏省的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在江苏省农村养老模式仍是以家庭子女和土地养老以及“新农保”等模式作为养老模式的主要方式。对于家庭子女养老模式,随着家庭结构的日益简化,子女养老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传统的子女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承担沉重的养老问题。第二,在土地养老模式下,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城镇化建设对土地面积的需求性,使得土地养老模式在面对农村养老这个重担时显得力不从心。而“新农保”保障层次较低,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商业养老保险能够弥补上述养老模式的不足。如何充分利用商业养老保险服务满足农村巨大人口的养老需求,是我们探讨的关键。本文将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江苏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国内外商业养老保险的实际,对江苏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1.2 研究意义
我国现行的农村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农村养老体制的运行缺乏有效性,现行的养老模式也存在不少缺陷。而商业养老保险作为不同于社会养老保险的一种保障体制,其保障层次比社会养老保险更加丰富,作为一种商业化的保险,其面向于市场,覆盖面更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自主选择权提高,。江苏省作为“深度老龄化”的省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农村地区居民在收入和养老需求方面存在差异,
商业养老保险可以作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本文将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方式对周边农村进行研究,从而了解江苏省农村上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明确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商业养老保险的经验,提出对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相较而言,西方国家的农村居民收入较高,收入不是制约养老的关键因素,故国外学者主要强调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中除了农民之外的其他各个参与者如政府、企业等的作用。
如 Joseph E.Gaugler(2003)研究认为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中占主导地位。政府应当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商业养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做出界定,从而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提供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机构应当参与到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中,政府应当鼓励引导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参与进来,给予它们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Kay M (2014)认为农村居民的养老选择有重要的一项就是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因商业养老保险不依赖于政府责任,所以其更能在个人储蓄养老中发挥重要作用。Bowen(2015)认为在老龄化程度日益严峻的今天,政府财政负担日益加重,社会养老保险无法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养老问题也日益严峻,故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能够有效应对老年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Cheng F(2013)研究得出在西方老年公寓模式盛行,市场前景广阔,发展住宅式养老保险是应对养老问题的重要手段。
Esteban Calvot(2009)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养老问题研究是指出,农村的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加严峻,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农村和城市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若是统一用一种养老保险制度,是无法解决两方存在的养老问题,要深入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适合于农村的养老保险体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综述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研究评述 3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
1.3.1 研究思路 3
1.3.2 研究方法 4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5
2.1 相关概念 5
2.1.1 商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 5
2.1.2 农村商业养老保险 5
2.2理论基础 6
2.2.1理性选择理论 6
2.2.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6
2.2.3需求层次理论 6
第3章 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现状 8
3.1 江苏省农村居民养老基本情况 8
3.2 调查问卷概况 8
3.3 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现状 10
3.3.1现实需求分析 10
3.3.2潜在需求分析 13
3.4 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供给分析 15
3.4.1产品设计方面 15
3.4.2营销模式方面 16
第4章 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7
4.1 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不足 17
4.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保险机构对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供给不足 17
4.3 与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有关的政策体制不完善 18
第5章 江苏发展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对策 19
5.1 从农村居民角度出发 19
5.1.1 加强农村居民保险意识。 19
5.1.2合理配置家庭收入 19
5.2从保险公司角度出发 19
5.2.1 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以及专业能力 19
5.2.2 提高保险机构服务意识 20
5.2.3 丰富农村商业养老保险营销模式 20
5.3从政府角度出发 20
5.3.1给予农村商业养老保险补贴和优惠 20
5.3.2完善农村商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 21
5.3.3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21
结论 22
附录 23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江苏省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抚养比的增高,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增大,江苏省的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在江苏省农村养老模式仍是以家庭子女和土地养老以及“新农保”等模式作为养老模式的主要方式。对于家庭子女养老模式,随着家庭结构的日益简化,子女养老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传统的子女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承担沉重的养老问题。第二,在土地养老模式下,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城镇化建设对土地面积的需求性,使得土地养老模式在面对农村养老这个重担时显得力不从心。而“新农保”保障层次较低,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商业养老保险能够弥补上述养老模式的不足。如何充分利用商业养老保险服务满足农村巨大人口的养老需求,是我们探讨的关键。本文将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江苏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国内外商业养老保险的实际,对江苏省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1.2 研究意义
我国现行的农村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农村养老体制的运行缺乏有效性,现行的养老模式也存在不少缺陷。而商业养老保险作为不同于社会养老保险的一种保障体制,其保障层次比社会养老保险更加丰富,作为一种商业化的保险,其面向于市场,覆盖面更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自主选择权提高,。江苏省作为“深度老龄化”的省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农村地区居民在收入和养老需求方面存在差异,
商业养老保险可以作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本文将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方式对周边农村进行研究,从而了解江苏省农村上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明确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商业养老保险的经验,提出对江苏省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相较而言,西方国家的农村居民收入较高,收入不是制约养老的关键因素,故国外学者主要强调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中除了农民之外的其他各个参与者如政府、企业等的作用。
如 Joseph E.Gaugler(2003)研究认为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中占主导地位。政府应当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对于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商业养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做出界定,从而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提供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机构应当参与到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中,政府应当鼓励引导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参与进来,给予它们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Kay M (2014)认为农村居民的养老选择有重要的一项就是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因商业养老保险不依赖于政府责任,所以其更能在个人储蓄养老中发挥重要作用。Bowen(2015)认为在老龄化程度日益严峻的今天,政府财政负担日益加重,社会养老保险无法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养老问题也日益严峻,故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能够有效应对老年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Cheng F(2013)研究得出在西方老年公寓模式盛行,市场前景广阔,发展住宅式养老保险是应对养老问题的重要手段。
Esteban Calvot(2009)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养老问题研究是指出,农村的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加严峻,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农村和城市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若是统一用一种养老保险制度,是无法解决两方存在的养老问题,要深入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完善适合于农村的养老保险体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