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顺洁柔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附件)
摘 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自我调节和自行制约的内在机制。在现实中,由于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导致内部控制失效,从而导致舞弊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事件说明内部控制环境如果存在重大缺陷,即便是构建于其上的内部控制制度再完美,也可能因基础不牢而难以实现其控制目标。本文在介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且以中顺洁柔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 录
1 绪论 1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
1.1.1选题的目的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3.1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3
2 内部控制的概述 4
2.2内部控制的要素与结构 4
2.2.1治理结构 4
2.2.2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 5
2.2.3内部审计 5
2.2.4人力资源政策 6
2.2.5企业文化 6
2.3 内部控制的作用 6
2.3.1保证企业经营决策、规章制度的有效进行 6
2.3.2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6
2.3.3有效防范企业风险 7
2.3.4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 7
3 中顺洁柔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分析 8
3.1 中顺洁柔内部控制的现状 8
3.1.1中顺洁柔有限公司简介 8
3.1.2中顺洁柔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8
3.1.2.1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8
3.1.2.2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8
3.1.2.3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8
3.2 中顺洁柔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
3.2.1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不力 9
2.控制环境不完善 9
3.企业管理控制实施效果差 10
4 完善中顺洁柔内部控制的措施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4.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10
4.2 加强会计权责控制 11
4.3 加强内部审计 11
4.4 加强信息沟通,完善信息沟通渠道 11
4.5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11
5 总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选题的目的
中国近几年来在国际责任方面中国自觉地承担起了自身的责任,在世界政治经济方面中国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身份赢得了国际的认可,参与了更多的国际实务的研讨与协作。我国对于会计从业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大,相关从业人员在进行工作当中受到了外来利益的诱惑并没有把握住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我国人民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信任慢慢减少。针对于此,我国进行积极的立法,果断采取措施对这种状况予以制止,在2014年我国更是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会计工作的进行,该文件中指出提升相关行业的执业公信力迫在眉睫,为了保障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必须加强对会计信息传递的监督力度及监督手段。会计信息的质量能够对企业运行及企业战略规划产生重要的影响,精确性及实效性必须得到保证才能保证企业决策者对于当前企业运行情况有着全面充分客观的了解,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传递会给决策者带来误导严重的会影响公司的运行,为公司带来灾难。所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必不可少。
1.1.2选题的意义
在我国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政策,可以帮助我国企业获得高效真实的财务信息,进而制定高效科学的企业战略定位。真实的企业财务数据才能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在其进行相关判断的时候能够准确估计当前企业经营情况及未来可能面对的外部因素。所以,正确的财务信息对公司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快递信息传递可以帮助公司在决策时具有清醒的认识,全面的信息掌握在会计者进行决策时具有更高的效率,良好的会计信息传递会给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保证,为企业提供新的利益增长点,保证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决策者客观执行相应的战略计划,对于市场占有情况有着明确而客观的认识。因此,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保证我国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s)。1992年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注协(AICPA)、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D)、等多个专业团体组成“内部控制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同年九月,该机构颁布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这是对内部控制最具权威的解释。并在2013年完成升级,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Kinney《内部控制综合框架》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大量信息进行管理以支持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决策过程和保护企业的资产,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
1.2.2国内研究现状
自1986年,财政部就颁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2001年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2002年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2003年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2004年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试行)》,这些制度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指导,也是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标准。2010年,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财政部适时展开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也带动了理论研究的方向。
在《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实践创新研究》(2014)中提到,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观念淡薄受传统经营管理观念的影响与束缚,很多企业治理层的管理者并非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观念淡薄。一方面,在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上重视的力度不够,所处的高度不足,其内部控制依然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相分离的控制模式上。
万燕,杨钰《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效果研究》(2015)中提到,我国五部委于2008年5月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规范作为一种契约能控制管理者蓄意或非蓄意错报以及机会主义行为,制约或防止盈余管理,从而使委托—代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制度之下企业依然有可能采用各种规避措施,运用自身优势影响规范执行的效果,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也有可能会导致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
目 录
1 绪论 1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
1.1.1选题的目的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3.1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3
2 内部控制的概述 4
2.2内部控制的要素与结构 4
2.2.1治理结构 4
2.2.2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 5
2.2.3内部审计 5
2.2.4人力资源政策 6
2.2.5企业文化 6
2.3 内部控制的作用 6
2.3.1保证企业经营决策、规章制度的有效进行 6
2.3.2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6
2.3.3有效防范企业风险 7
2.3.4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 7
3 中顺洁柔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分析 8
3.1 中顺洁柔内部控制的现状 8
3.1.1中顺洁柔有限公司简介 8
3.1.2中顺洁柔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8
3.1.2.1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8
3.1.2.2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8
3.1.2.3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8
3.2 中顺洁柔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
3.2.1内部审计机构监督不力 9
2.控制环境不完善 9
3.企业管理控制实施效果差 10
4 完善中顺洁柔内部控制的措施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4.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10
4.2 加强会计权责控制 11
4.3 加强内部审计 11
4.4 加强信息沟通,完善信息沟通渠道 11
4.5 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11
5 总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绪论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1选题的目的
中国近几年来在国际责任方面中国自觉地承担起了自身的责任,在世界政治经济方面中国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身份赢得了国际的认可,参与了更多的国际实务的研讨与协作。我国对于会计从业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大,相关从业人员在进行工作当中受到了外来利益的诱惑并没有把握住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我国人民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信任慢慢减少。针对于此,我国进行积极的立法,果断采取措施对这种状况予以制止,在2014年我国更是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会计工作的进行,该文件中指出提升相关行业的执业公信力迫在眉睫,为了保障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必须加强对会计信息传递的监督力度及监督手段。会计信息的质量能够对企业运行及企业战略规划产生重要的影响,精确性及实效性必须得到保证才能保证企业决策者对于当前企业运行情况有着全面充分客观的了解,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传递会给决策者带来误导严重的会影响公司的运行,为公司带来灾难。所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必不可少。
1.1.2选题的意义
在我国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政策,可以帮助我国企业获得高效真实的财务信息,进而制定高效科学的企业战略定位。真实的企业财务数据才能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在其进行相关判断的时候能够准确估计当前企业经营情况及未来可能面对的外部因素。所以,正确的财务信息对公司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快递信息传递可以帮助公司在决策时具有清醒的认识,全面的信息掌握在会计者进行决策时具有更高的效率,良好的会计信息传递会给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保证,为企业提供新的利益增长点,保证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决策者客观执行相应的战略计划,对于市场占有情况有着明确而客观的认识。因此,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保证我国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s)。1992年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注协(AICPA)、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D)、等多个专业团体组成“内部控制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同年九月,该机构颁布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报告),这是对内部控制最具权威的解释。并在2013年完成升级,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Kinney《内部控制综合框架》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大量信息进行管理以支持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决策过程和保护企业的资产,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
1.2.2国内研究现状
自1986年,财政部就颁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2001年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2002年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2003年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2004年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试行)》,这些制度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指导,也是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标准。2010年,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财政部适时展开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也带动了理论研究的方向。
在《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实践创新研究》(2014)中提到,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观念淡薄受传统经营管理观念的影响与束缚,很多企业治理层的管理者并非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观念淡薄。一方面,在内部控制建设与执行上重视的力度不够,所处的高度不足,其内部控制依然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相分离的控制模式上。
万燕,杨钰《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效果研究》(2015)中提到,我国五部委于2008年5月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规范作为一种契约能控制管理者蓄意或非蓄意错报以及机会主义行为,制约或防止盈余管理,从而使委托—代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制度之下企业依然有可能采用各种规避措施,运用自身优势影响规范执行的效果,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也有可能会导致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