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中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研究(附件)

摘 要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一些新兴行业的兴起,之前的企业模式和现实存在差距,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未有效执行,出现一系列的公司治理经营问题,如经济舞弊,信息虚假,经营过程中无视风险等诸多问题,引起了我国实务界和理论界的热切关注。1978年的改革开放和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特别是直销企业的出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但也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加强直销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紧迫。有鉴于此,本论文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的整理,依据对我国新型直销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的考察,以直销企业—完美(中国)有限公司为例,对这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展开研究,发现完美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并提出完善对策。
目录
1.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回顾 1
1.4 研究框架 2
2. 相关理论 3
2.1 内部控制的涵义 3
2.2 内部控制制定的基本目标 3
2.3 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风险及风险管理 4
3.完美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分析 4
3.1 完美公司简介 4
3.2 完美公司内部控制现状简介 5
3.3 完美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6
3.4完美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 7
4. 改善完美公司内部控制的措施 8
4.1 完善内部管理控制环境 8
4.2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9
4.3 加强好内外部监督 9
5.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一些新兴企业的兴起,进而出现一系列的公司治理问题。1978年的改革开放,一些从未有过的或有过的事物,在今天,已经成为了现实和合法的事物,比如:直销业,并在当前的经济总量里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成为了一个时代发展的标志,但是,在国内的直销市场里,直销企业众多,必不可少会出现一系列的经营问题,需要去解决和完善,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行正规公司化的经营,需要对公司进行强有力的内部控制。直销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中高层管理内部控制的规范化,提高直销企业经营高效性,使人员的工作更加合法性,控制企业经营风险。
因此,本文拟研究完美公司内部控制,帮助该公司优化其内部控制。
1.2 研究意义
公司内部控制由若干政策和制度组成,因此,将内部控制理论和一家公司相结合的研究是必要的。我国的直销企业遇到诸多问题,通过,此次的写作分析:有助于我国直销企业中的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本文研究,促进完美公司在中国更好地发展,对直销企业界来说,有利于该类企业长久化的经营,有利于实现长期经营战略化的发展。
本文拟研究完美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发现问题,为该公司优化内部控制献计献策,也为其他公司提供参考性经验。
1.3 研究回顾
(1)国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内部控制的探究是从内部牵制开始,随着资本市场的兴起,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概念,在资本主义的强势发展下,将内部控制制度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特别是美国的《SOX法案》颁布以来,出现了不少对内部控制制度研究的文章。
西方国家的研究呈现多元化,在1992年,美国的会计职业组织成立COSO委员会,并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指南的发布可以帮助企业和其他实体评估并加强内部控制系统。美国作为经济强国,美国背景下的该指南对国际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他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最具代表的是加拿大的COSO报告和巴塞尔委员会的Basel报告。总的来说,国外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其发展趋势,必定随国家经济体制的完善而不断完善,以适应其相应的经济情况,西方国家在国家层面上的研究更多。
(2)国内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
在国内,基于经济发展现状,学者们从内部牵制开始研究,与实际相结合对内部控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后,研究变得具体化。内部控制的定义发端于1936年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中。目前,新型企业的不断进入,国内慢慢转变了研究方向。面对直销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更偏重于管理方面,而不是仅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2007年,会计咨询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被认为是“中国萨班斯法案”即将出台的信号。
下面是国内一些学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梁茂耀于2014年,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很有深度地提出了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的一些基本规范,作者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的企业的内控经验,再结合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适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中国企业管理层建立内控体系,减少合规成本,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本文认为,一个公司要做到合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应做到依法合规。
另外,企业面临的风险各种各样,对于风险与内控,我国学者李明于2007年,写出了一部《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专著,涵盖的知识范围很广,涉及到COSO报告及SOX法案,将这些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紧密结合,本文认为作者很有个人独到的见解。风险有具有二重性,既有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机遇。本文认为,企业应充分评估和认识风险价值,企业永远处于损失和机遇的博弈当中。在我国,内部控制越来越得到更多学者的研究和应用。
1.4 研究框架
结合自己所学的财务管理专业,搜集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整理完美公司这两年的实际发展情况,并联系在完美公司实习时掌握的实际情况,得出基本基本思路如下:
现实意义
理论研究
国外研究
国内研究
现状分析
改进措施
图1.1 研究基本思路
2. 相关理论
2.1 内部控制的涵义
内部控制:指一个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完整性,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确保经营方针的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也简称内控,指一般公司企业内部的控制运作。
2.2 内部控制制定的基本目标
内部控制制定的基本目标是确保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及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1)实现管理层的经营方针。内部控制可以说渗透于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16],只要企业内存在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的环节,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2)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完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护资产产品以及其他重要事务中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一个单位的管理层来说,要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报告及时地把握准确的资料,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3 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风险及风险管理
(1)风险的概念
风险的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事情结果的不确定性,所有的定义中都有两个相同点:不确定性和损失。
不确定性:指当风险存在时,至少存在两个不同的结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34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