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改革对二三产业分离的影响研究——以部分“营改增”试点企业为例

税制改革对二三产业分离的影响研究——以部分“营改增”试点企业为例[20191210084712]
摘 要
本文首先对我国的税制改革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总结了税制改革和营改增的理论依据。然后针对常熟市营改增税制改革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以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营改增对于该公司产生的具体影响,分析了营改增这一税制改革措施对于二三产业分离的促进作用。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税制改革营改增二三产分离
目 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基本理论概述 2
1.3.1 税制改革的理论研究综述 2
1.3.2 营改增的理论研究综述 2
1.4 研究方法 3
2.税制改革与二三产分离的概述 3
2.1税制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3
2.2 营改增对二三产分离的促进作用 4
3.常熟市税制改革进展 4
3.1 常熟市税制改革背景分析 4
3.2 常熟市营改增现状 5
3.3 常熟市税制改革促进常熟市二三产分离的效果 5
4.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营改增效果分析 6
4.1 公司发展现状 6
4.2 营改增对公司的影响效果 6
4.2.1企业可抵扣进项税额范围更广,金额更大 6
4.2.2促进企业主辅业分离,产生结构性减税效应 7
4.2.3主辅业分离有效推进,企业集团迈入专业化管理 8
4.3 公司应对营改增具体策略 9
4.3.1降低自身税负,减少营业税重复纳税 9
4.3.2加强固定设备的集中采购和管理 9
4.3.3加强经营环节中的增值税发票管理 10
5.营改增促进二三产业分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
5.1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5.1.1盲目迎合税改政策,忽视企业自身利益 11
5.1.2部分行业税率偏高,产业分离后企业整体税负上升 11
5.1.3企业不能及时把握税收优惠政策缓解税负变动压力 11
5.1.4企业财务筹划能力不足,营改增准备工作不完备 11
5.2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 11
5.2.1加强纳税筹划合理合法性的度的把握 11
5.2.2及时合理调整税率,减轻企业税负压力 12
5.2.3掌握税负政策的变动,充分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 12
5.2.4提高企业的财务筹划能力 12
6.税制改革对二三产分离的促进作用 12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国家的税负制度与国家和民生发展都息息相关。税负制度既关系着国家的稳定,也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受到国家管理者和广大民众的普遍关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税负制度,通过税制的设定改进,税制结构的变化,提高社会福利的同时保持和稳步提升国家收入。这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目的。
我国的税制改革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纳税的主体对象、纳税的额度,纳税的档次,税率等等,也包括了税负的搭配等等。我国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中包括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纳税,房产税的改革等等。其中税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营改增“,即部分行业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销售型。各种税制改革的内容对民生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税制改革对于二三产业分离的影响,则主要通过“营改增”来实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对于我国的税制改革,尤其是“营改增”政策的实施,除了企业可以利用来减轻负担之外,实际上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来促进二三产业的分离,并提升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专业化水平,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链条的完整贯通。但是许多企业包括相关行业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而是着重在通过此政策的应对完成企业税负减轻的策略制定上,甚至有一些企业为了盲目的利用此政策来实施税负减轻而采取了并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或是整体运营效能有所降低的纳税筹划。这实际违背了税制改革的初衷。
因此,本文特针对常熟市部分“营改增”试点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主体内容来进行税制改革对二三产分离促进作用的阐述和分析,据此来总结企业应当采取哪些应对策略,能更好的应对税制改革,充分利用税收的各项政策来实现企业的发展需求。
1.3 基本理论概述
1.3.1 税制改革的理论研究综述
良好的税制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稳定,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性制度。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国家的税制也需要不断进行改变。所谓良好的税制,在学术上主要是以公平课税论、最适课税论和财政交换税理论等为主要的理论依据。这几个理论的研究根本发展至今,发展为良好的税制改革,主要是强调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良好的税制应当是符合当今国家发展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的,能保障国家和经济运行的税制;
第二,良好的税制应当是促进民生经济发展的,帮助民众和各行各业都能承受,并切实得益,给人带来福利的税制;
因此,税制改革的基本内涵实际上也就是不断调整自身税制至最优税制。按照经济学家布伦南(Brennan)与布坎南(Buchanan)提出的最优税制理论,最优税制应当也包括了最优税制改革。
1.3.2 营改增的理论研究综述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中为了促进产业融合和二三产业分离,调整产业结构,减轻企业税负而制定的改革重点内容。自“营改增”在我国通过特定地区、特定领域、特定行业逐步试点的过程以来,逐步实现营业税改增值税缴纳的政策。自实施以来,我国许多学者从“营改增”的目的、内容、效果,企业的应对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比如陈志坚(2013)就从“营改增”的内容进行阐述和分析,总结了服务业中的“营改增”政策具体内容和形式热点。而戴琼(2012)则从企业应对“营改增”的会计实务技巧来分析企业财务部门应对此政策应采取的财务策略。当然,更多的学者还是关注于“营改增”对各行业的影响,比如何基泽(2013)、张旭东(2013)和林俊华(2013)等等,分别从地质勘探、煤矿资源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应对角度来对“营改增”的实施效果和企业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学者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营改增”作为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不仅是针对试点行业产生了企业税负减轻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对此政策的善加利用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融合,从而促进二三产分离,产业间的衔接更紧密,产业链更完整和科学,专业化程度更高。这些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也给了本文许多参考。
1.4 研究方法
为了达成本文的研究目的,并能得到更准确和全面的研究结论,本文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理论研究者对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的各项措施,尤其是“营改增”这一重要措施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提出的众多解决措施提取合适的理论和思维方法,紧密结合本课题进行综述。
(2)实地调查法
选取符合本课题的且具有典型性企业,通过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考察,并搜集大量资料用以统计分析。
(3)数据分析法
查阅收集大量丰富的统计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取得的原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再结合逻辑判断和推理,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得出对策建议。
2 税制改革与二三产分离的概述
2.1税制改革的目的与意义
税制改革正如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其根本的要义在于税制在不同阶段、不同发展目标和不同的经济状况下的制度革新,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认清税制改革的目的,首先要明确税制的目标是为了保障民生,既需要考虑到政权和民生的需求和实际状况,又需要考虑纳税人的利益。所以,就税制的最终目标来说,一切税制改革,都应当是对当前最适合的税制的追求,是追求税制对社会发展的最优促进作用,是追求最大程度的提高社会与每个纳税人利益平衡最大化的税制。
从我国目前的税制来说,由于我国建国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速度极快,经济环境和民生环境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因此,原有的税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不能实现优秀税制所应能达到的目标。所以,我国不断实施税制改革,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各项税制内容、税率等进行调整,希望逐渐向最优税制靠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促进民生发展。
从目前我国税制改革所起到的作用来看,我国的税制改革根本意义在于,使得国家税收额大大增加,提高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制度保障,调节了经济运行中的收入均衡问题,有利于国家经济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2.2 营改增对二三产分离的促进作用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营改增除了对一定行业内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税负之外,最重要的是拉通了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的贯通,加快了二三产分离的速度。其对二三产分离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规模较大的大中型企业中原有的混业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混合经营环节,本来只服务于本企业,既不够专业也过于片面。营改增之后,这些企业为了减轻税负,开始实施主辅分离,将原有的辅助服务业独立成专门的交通运输行业和服务行业企业,以便开出增值税发票,参与营业税减免,减轻企业的整体税负。这些企业与原先的企业由主辅关系改变为并存关系,并直接进入了相关行业参与市场竞争。这就使得原有的企业只需要从事第二产业的主业经营活动,可以调动全部的精力开展生产和销售,无需兼顾原有并不熟悉或是并不专业的辅业服务业和交通业内容,使得第二产业的生产力得以提升,效能增加。同样,其辅业进入正式的市场环境参与竞争,不但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能与更多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量,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因此,这种营改增的政策,对于二三产分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常熟市税制改革进展
3.1 常熟市税制改革背景分析
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意向重要部署,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税制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改革也是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重要措施,它的社会意义远大于我们看到和感觉到的那些范围。 “营改增”带来的不仅是税负和税制的调整,还会带来新一轮财税改革,甚至有可能推动整个经济社会体制的重大变革。
“营改增”的最大意义,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为我国社会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宏观指引。
第二,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
第三,有利于消除现行税制先天性的不足,解决增值税扣除链条的不完整问题。同时解决营业税存在的重复征税的问题,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平等条件下发展和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制度平台。
从税制原理上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增强服务业的竞争能力,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推动产业融合;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常熟作为江苏的一个二级城市,在服务业和纺织业的发展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而常熟凭借便利的交通优势,也成为了国内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的城市。并且常熟临近的城市也都纷纷开展了“营改增”的政策试点。常熟本身的二三产业,也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水平,这正是“营改增”适用地区和领域的原则之一。
3.2 常熟市营改增现状
常熟市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营改增”试点工作。试点政策实施后,常熟从事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纳税人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适用6%的税率,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的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17%的税率。
根据常熟市国税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营改增”后全市的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明显下降。大部分一般纳税人税负略有下降;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因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增加而普遍降低。但具体到某一企业,则因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同,并不是每个企业在每个时期税负都会下降。据了解,少部分一般纳税人税负略有增加。一些交通运输业企业由于难以从加油站、修理店取得增值税发票,导致不能充分抵扣,同时由于路桥费属于行政事业收费,不属于征税范围,无法取得专用发票。还有一些服务业企业的人工、交通、房租、物业管理、邮电通信等不能抵扣的项目占比较高,所以税负有所增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2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