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1
2. 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意义 1
2. 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原则 2
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 2
3. 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表现 2
3. 2 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手段 3
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影响 5
4. 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5
4. 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7
5 改善上市公司信息失真的对策 7
5. 1 健全完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 8
5. 2 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8
5. 3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和外部监管制度 9
5. 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9
5. 5 强化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0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1 引言
会计信息的披露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外界了解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上市公司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困扰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地抑制了会计职能发挥,妨碍了会计工作质量的提升,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我国会计制度和经济法律法规的严格性,会误导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制订产生,干扰社会经济秩序。所以必须坚决整治,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现阶段行使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特定制度安排下的环境要素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有的问题,以多种渠道的改革为基本方针,加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综合治理多管齐下,逐步地予以解决。
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在证券的发行、上市和交易等环节中照法律法规、证券主管机关的管理规则及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证券主管机关、自律机构提交申报与证券有关的信息的行为。
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意义
信息披露就是证券市场上的信息公开,即发行证券的上市公司依法定将本公司的财务经营等状况向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且公告社会公众投资者的活动。主要内容有财会信息、律师事务和资产评估。其中财务会计信息是公司各方面情况的综合结果其内容也最为重要。我国有关规定指出,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要是首次披露、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保持证券市场良好运营氛围、打击垄断欺诈的行为从而维护股票投资者和社会大众的应有权益。加入世贸之后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资金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急需吸收大量外部资金。但是我国公司目前不管在海外上市还是吸引外贸投资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国内得公司不能够完全的按国际惯例充分披露信息,所以就导致国外投资者对国内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存有质疑。这样一来外商很难准确地评价国内公司的投资价值通过公司提供的信息。因此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增加信息的可靠性,在吸引外资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都有巨大的推进作用。除此之外, 证券市场对信息极其敏感,只要信息公开化就可以防止少数人垄断信息,让投资者同等地获得股价的影响信息,从而确保投资者能够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2.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原则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是信息披露原则。所以,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真实性原则。保证披露的信息的真实可靠、诚信完整没有虚假的会计信息混在会计报表中混淆视听。
及时性原则。提供信息及时到位,并减少披露。
重要性原则。要重点披露,针对性地对公司的以往业绩、未来走向,特别是会造成公司股票市价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些事项。
全面性原则。要求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全面透彻,能从各顾各方面反映问题,足以让投资者了解事件的实质和问题处理的结果。
统一性原则。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在格式与内容上要统一。
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指上市公司采用编造、变造、伪造等手法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带来制定决策的不利影响一种现象。特别表现为上市公司会计资料的伪造和混乱。
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表现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在会计核算中会依据不可靠的财务状况或反映虚假的经营成果,提供与原始凭证不一致的财会信息,不能完全如实反映公司的财务情况,只能大概的反映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而且还是会有偏差在一定范围。会计法规中真实性要求会计信息相关可比、及时全面地描述经济组织。能真实可靠地反映特定时期发生的事项。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所以经济社会地发展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求是非常高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按照规定,定期作出公司的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向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反映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营成果,同时揭露公司未来发展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的会计信息。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事件频繁上演,红光实业案,蓝田股份案,通海高科案,麦科特案,银广夏案等重大会计信息失真案件的发生都揭露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虚假的一面。要想评价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是否真实,主要参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核算选择何种会计政策运用和处理信息的水平如何。应以会计信息描述与原始数据相吻合为判断标准。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3.1.1 上市公司故意披露不实的会计信息
在文字叙述和数字统计方面不真实,故意掩盖公司的真实信息。近些年财政有关部门开展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和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重点检查检查的对象有上市公司、国有大型企业及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通过这些检查后发现,的确有部分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问题,而其中上市公司的违规问题尤为严重。
3.1.2 会计信息或重大事项披露不及时
与股权相关的问题不能及时披露,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公布财务报告,或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报告等行为刻意拖延披露会计信息时间。重大担保事项或未关联交易及时披露,不能让投资者及时了解经营状况增加其投资风险。
3.1.3 会计信息不充分
缺少或遗漏法定项目信息,对于要求披露的信息或项目缺斤少两。报表格式要求提到的内容多,真正是符合充分、完全要求的会计信息少。
为了增加销售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而虚构交易,这种手段需要造假的经济合同、税务发票和银行账单等一系列凭证。虚构利润则是通过会计造假,填制不实发票和出库单、混淆科目、假造经营活动和业绩等手段来粉饰公司的重大亏损或制造虚假业绩。此种手段是,是较明显的造假行为。
3.2.2 不规范的会计核算
因为会计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差异,会计准则和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同一个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上可能会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办法。于是,对于急于修饰会计报表的上市公司,选择会计政策无疑是一条良策。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