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专业(附件)【字数:11590】
会计盈余质量是会计实证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对象,因为会计盈余质量对相关主体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参考因素。本文将侧重于从信息观的角度来考虑会计盈余质量会对股票收益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选取2011-2015年我国沪、深股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方式及程度。研究结论表明会计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会计盈余质量高则代表企业披露的财务数据包含着足够的信息含量,如此信息使用者就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经营状况,进而实现资本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关键词:会计盈余质量;信息观;股票收益
目 录
0 引言 1
1 会计盈余质量概述 2
1.1 会计盈余质量的概念 2
1.2 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范围 3
2 股票收益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3
2.1 样本数据的选择 3
2.1.1 股票收益影响因素 3
2.1.2样本数据的来源 5
2.2 相关指标变量的设定 5
2.3 模型的建立 6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
3.2 回归分析 6
3.2.1 会计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回归分析 6
3.2.2其他相关因素对股票收益的影响 7
3.3对回归结果进行参数检验 7
4 研究结果与建议 8
4.1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 8
4.1.1 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程度 8
4.1.2 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波动的负责程度 9
4.2 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必要性 9
4.3 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实施办法 10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
0 引言
近年来,价值投资理念的兴起,投资者迫切了解影响股票收益的各种因素,企业盈余质量就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学界提出多种评价盈余质量的方法,而我国因为证券市场尚不完善,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仅仅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初级阶段。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进入发行股票的企业,使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发展,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存在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美化公司账面盈余数据的现象,降低了盈余质量,然而,随意的美化数据,降低质量不一定有利于企业的股价。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研究会计盈余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就变得至关重要。外部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会计盈余更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含量造成的了盈余质量的差别。企业与投资者信息上的不对称是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进而影响投资收益的最主要风险,明确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程度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明确的依据,同时为政府加强上市企业财务报表盈余质量的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内学界很多专家通常从财务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得出了丰硕的成果。陈收等(2005)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建立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评价体系以此为依据指出盈余质量与未来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较好的盈余质量带来了较好的盈余反应系数 [1] 。雷倩华(2015)基于非有效市场理论,运用VAR方差方程分解模型研究我国1999~2009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数据得出结论:盈余信息是我国非预期股票收益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在企业进行负向盈余管理时,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影响最大 [2] 。然而何荣华等(2007)基于中小板中53家小企业2004~2006年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数据指出盈余与股票收益的相关程度并没有预期的高,只在2%~5%之间[3]。
国外学者对于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的影响则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Chan L.K.、Jegadeesh等(2001)在研究中发现当期会计盈余中现金流量所占的比例会影响下一年的会计盈余,而且对股票的未来收益也有显著的影响。Dechow et al(2010)指出报告盈余若能更好的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基本盈余状况及更少的会计信息损失,则质量就更高,令报告使用者能够更好的认清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盈利状况,调整经营战略或是投资选择,进而影响投资收益。
1 会计盈余质量概述
1.1 会计盈余质量的概念
在《国富论》一书中,最早的提出了盈余的概念,说明财富的增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中各种经济活动的丰富,盈余的经济学意义也在不断扩展,会计盈余出现。依据现行会计准则,盈余是企业当期收入减去当期成本、费用后的余额,反映了企业当期经营情况。美国的投资者和分析师最早将会计盈余质量作为一项衡量指标引入证券市场,会计盈余质量中的“质量”与通用上质量的概念不完全一样,而是指会计盈余信息满足主体需要的特征。会计盈余质量是企业盈余信息的实际披露程度,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的实现程度。会计盈余质量应当为现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投资者提供足以用来评价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以便于他们做出决策。
直至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财务报表中不仅包含着企业真实的盈余情况,也掺杂着经过盈余管理的数据。当财务报表中包含着比重较大的真实盈余时,就意味着盈余数据信息含量更多,盈余质量则越高;否则就说明盈余质量较低。盈余质量有以下几个特征。1.收益实现性。资产的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始终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由于我国现行会计制度遵循权责发生制,盈余的确认不代表净现金流入的实现,只有当应计利润转化为净现金流入时才作为实际收入。因此,企业能否将盈余转化为现金,是盈余的现金保障性,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盈余的质量。2 .可持续性。盈余的可持续性是指在未来会计年度中当前业务经营收入实现的可维持性。盈余的可持续性能够有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根据连续期间的不同,会计收益可以分为永久性盈余、临时盈余、临时盈余指当期发生,未来会计年度不会发生,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永久盈余意味着盈余将继续在企业的未来几年中继续,比如,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永久性盈余是预测未来收益的主要指标。考虑会计盈余的持续性,能够有效的避免企业经营者在某一会计年度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4]。3.发展阶段。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盈利能力指企业在未来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创造的能力。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产品的市场占有,利润实现都会有所不同,同样的会计盈余出现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处于成熟期的盈余质量通常会好于衰退期的。4.风险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越高,则盈余质量通常较低。
目 录
0 引言 1
1 会计盈余质量概述 2
1.1 会计盈余质量的概念 2
1.2 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范围 3
2 股票收益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3
2.1 样本数据的选择 3
2.1.1 股票收益影响因素 3
2.1.2样本数据的来源 5
2.2 相关指标变量的设定 5
2.3 模型的建立 6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
3.2 回归分析 6
3.2.1 会计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回归分析 6
3.2.2其他相关因素对股票收益的影响 7
3.3对回归结果进行参数检验 7
4 研究结果与建议 8
4.1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 8
4.1.1 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程度 8
4.1.2 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波动的负责程度 9
4.2 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必要性 9
4.3 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实施办法 10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
0 引言
近年来,价值投资理念的兴起,投资者迫切了解影响股票收益的各种因素,企业盈余质量就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外学界提出多种评价盈余质量的方法,而我国因为证券市场尚不完善,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仅仅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初级阶段。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进入发行股票的企业,使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发展,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存在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美化公司账面盈余数据的现象,降低了盈余质量,然而,随意的美化数据,降低质量不一定有利于企业的股价。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研究会计盈余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就变得至关重要。外部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会计盈余更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含量造成的了盈余质量的差别。企业与投资者信息上的不对称是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进而影响投资收益的最主要风险,明确会计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程度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明确的依据,同时为政府加强上市企业财务报表盈余质量的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内学界很多专家通常从财务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得出了丰硕的成果。陈收等(2005)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建立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评价体系以此为依据指出盈余质量与未来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较好的盈余质量带来了较好的盈余反应系数 [1] 。雷倩华(2015)基于非有效市场理论,运用VAR方差方程分解模型研究我国1999~2009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数据得出结论:盈余信息是我国非预期股票收益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在企业进行负向盈余管理时,盈余质量对股票收益影响最大 [2] 。然而何荣华等(2007)基于中小板中53家小企业2004~2006年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数据指出盈余与股票收益的相关程度并没有预期的高,只在2%~5%之间[3]。
国外学者对于盈余质量与股票收益的影响则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Chan L.K.、Jegadeesh等(2001)在研究中发现当期会计盈余中现金流量所占的比例会影响下一年的会计盈余,而且对股票的未来收益也有显著的影响。Dechow et al(2010)指出报告盈余若能更好的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基本盈余状况及更少的会计信息损失,则质量就更高,令报告使用者能够更好的认清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盈利状况,调整经营战略或是投资选择,进而影响投资收益。
1 会计盈余质量概述
1.1 会计盈余质量的概念
在《国富论》一书中,最早的提出了盈余的概念,说明财富的增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中各种经济活动的丰富,盈余的经济学意义也在不断扩展,会计盈余出现。依据现行会计准则,盈余是企业当期收入减去当期成本、费用后的余额,反映了企业当期经营情况。美国的投资者和分析师最早将会计盈余质量作为一项衡量指标引入证券市场,会计盈余质量中的“质量”与通用上质量的概念不完全一样,而是指会计盈余信息满足主体需要的特征。会计盈余质量是企业盈余信息的实际披露程度,反映了企业经营状况的实现程度。会计盈余质量应当为现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投资者提供足以用来评价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以便于他们做出决策。
直至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财务报表中不仅包含着企业真实的盈余情况,也掺杂着经过盈余管理的数据。当财务报表中包含着比重较大的真实盈余时,就意味着盈余数据信息含量更多,盈余质量则越高;否则就说明盈余质量较低。盈余质量有以下几个特征。1.收益实现性。资产的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始终伴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由于我国现行会计制度遵循权责发生制,盈余的确认不代表净现金流入的实现,只有当应计利润转化为净现金流入时才作为实际收入。因此,企业能否将盈余转化为现金,是盈余的现金保障性,可以直接反映企业盈余的质量。2 .可持续性。盈余的可持续性是指在未来会计年度中当前业务经营收入实现的可维持性。盈余的可持续性能够有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根据连续期间的不同,会计收益可以分为永久性盈余、临时盈余、临时盈余指当期发生,未来会计年度不会发生,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永久盈余意味着盈余将继续在企业的未来几年中继续,比如,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永久性盈余是预测未来收益的主要指标。考虑会计盈余的持续性,能够有效的避免企业经营者在某一会计年度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4]。3.发展阶段。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盈利能力指企业在未来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创造的能力。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产品的市场占有,利润实现都会有所不同,同样的会计盈余出现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处于成熟期的盈余质量通常会好于衰退期的。4.风险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越高,则盈余质量通常较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