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研究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概述2
2.1 中小企业定义及特征2
2.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理论3
3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5
3.1 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5
3.2 信息技术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带来的变革5
3.3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7
4 信息技术下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所采取的策略8
5 案例分析——淮安茂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
5.1 信息技术环境下茂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10
5.2 信息技术环境下茂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11
5.3 信息技术环境下茂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改进11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从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明显具有一定程度的后发优势,因为它的组织机构比较简单,相对灵活,善于应对,所以效率比较高。再加上中小企业本身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国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企业,所以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问题,比如说企业规模较小、缺乏人才、投资资金少,盈利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低、难以获得信息资源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并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很容易适应企业的环境并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将信息技术与企业本身业务流程很好的融合,就能很快达到降低成本,加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并且提高中小企业的营运效率。[1]
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内部的广泛运用,不止改变了传统的人为处理数据的方式,而且也促使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以及工作流程的变革,人们的行为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是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公司内部职责分工不明确、员工素质难以适应信息化、公司系统结构不完善等各种新的挑战。
所以说信息技术给中小企业的内部带来了新的变革、新的组合、新的变化,但同时也伴随着新的风险。因此,如何发展并改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系体系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2]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的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内部控制的定义,指出中小企业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以及内部控制的焦点。然后是对信息技术发展进程进行简单阐述,并且着重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从信息技术对其影响导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对缺陷的成因分析及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得出我们可以采取的应对及改进策略,以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论文最后会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强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中小企业健康持久发展。
2、研究方法
(1)将信息系统的有关理论与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相结合;
(2)案例分析法,运用演绎归纳和定量分析等方法,结合市场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进人们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所产生的相关影响的认识。
(3)文献综述法,通过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和应用,获得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间接理论知识和相关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断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企业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其进行优秀的经营管理,有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本的内部控制制度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意识到生存和发展的迫切性,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让企业健康稳定发展。[4]
2.1 中小企业定义及特征
对中小企业的定义通常是指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资金和管理都比较小。这类企业,资金由个人或少数人提供,员工不多,营业额不大,所以在运作方面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扰很小。具体划分如下表2.1:
表2.1中小企业一般划分标准
行业 员工人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
零售业 500人以下 1.5亿元以下 -
餐饮业 800人以下 1.5亿元以下 -
批发业 200人以下 3亿元以下 -
邮政业 1000人以下 3亿元以下 -
工业 2000人以下 3亿元以下 4亿元以下
建筑业 3000人以下 3亿元以下 4亿元以下
交通运输业 3000人以下 3亿元以下 -
据数据统计,到2014年年未,中小企业在我国全部的企业中的占到的比率为99%;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占全部的97%;中小企业单位资产增长的贡献率占所有资产的65%;公司内部人员在全部工作人员中的比率为81%;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所有经营单位营业收入的67%,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有效稳定社会秩序、保证劳动就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5]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相对有限,所以根本没有时间精力生产经营很多产品以此来降低风险,更不要说对某一个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来与大企业进行抗争,因而,往往将有限资源投资于那些被大企业忽略掉的小市场,只关注一种小产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产品,以各种手段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争取市场资源,从而取得更大的发展。
所以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拥有惊人的发展速度,具有机制灵活、工作效率高、应变能力强的优势。这也使得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位于重要的部分,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中也处于主体地位,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大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概述2
2.1 中小企业定义及特征2
2.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理论3
3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5
3.1 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5
3.2 信息技术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带来的变革5
3.3 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7
4 信息技术下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所采取的策略8
5 案例分析——淮安茂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10
5.1 信息技术环境下茂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10
5.2 信息技术环境下茂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11
5.3 信息技术环境下茂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改进11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从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明显具有一定程度的后发优势,因为它的组织机构比较简单,相对灵活,善于应对,所以效率比较高。再加上中小企业本身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国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企业,所以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问题,比如说企业规模较小、缺乏人才、投资资金少,盈利水平不高、技术水平低、难以获得信息资源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并改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很容易适应企业的环境并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将信息技术与企业本身业务流程很好的融合,就能很快达到降低成本,加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并且提高中小企业的营运效率。[1]
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内部的广泛运用,不止改变了传统的人为处理数据的方式,而且也促使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交易方式以及工作流程的变革,人们的行为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是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公司内部职责分工不明确、员工素质难以适应信息化、公司系统结构不完善等各种新的挑战。
所以说信息技术给中小企业的内部带来了新的变革、新的组合、新的变化,但同时也伴随着新的风险。因此,如何发展并改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系体系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2]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研究的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内部控制的定义,指出中小企业传统的内部控制方法以及内部控制的焦点。然后是对信息技术发展进程进行简单阐述,并且着重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从信息技术对其影响导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对缺陷的成因分析及信息技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得出我们可以采取的应对及改进策略,以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论文最后会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强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中小企业健康持久发展。
2、研究方法
(1)将信息系统的有关理论与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相结合;
(2)案例分析法,运用演绎归纳和定量分析等方法,结合市场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进人们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所产生的相关影响的认识。
(3)文献综述法,通过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和应用,获得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间接理论知识和相关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断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企业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其进行优秀的经营管理,有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原本的内部控制制度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意识到生存和发展的迫切性,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让企业健康稳定发展。[4]
2.1 中小企业定义及特征
对中小企业的定义通常是指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资金和管理都比较小。这类企业,资金由个人或少数人提供,员工不多,营业额不大,所以在运作方面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扰很小。具体划分如下表2.1:
表2.1中小企业一般划分标准
行业 员工人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
零售业 500人以下 1.5亿元以下 -
餐饮业 800人以下 1.5亿元以下 -
批发业 200人以下 3亿元以下 -
邮政业 1000人以下 3亿元以下 -
工业 2000人以下 3亿元以下 4亿元以下
建筑业 3000人以下 3亿元以下 4亿元以下
交通运输业 3000人以下 3亿元以下 -
据数据统计,到2014年年未,中小企业在我国全部的企业中的占到的比率为99%;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占全部的97%;中小企业单位资产增长的贡献率占所有资产的65%;公司内部人员在全部工作人员中的比率为81%;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所有经营单位营业收入的67%,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有效稳定社会秩序、保证劳动就业、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5]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相对有限,所以根本没有时间精力生产经营很多产品以此来降低风险,更不要说对某一个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来与大企业进行抗争,因而,往往将有限资源投资于那些被大企业忽略掉的小市场,只关注一种小产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产品,以各种手段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争取市场资源,从而取得更大的发展。
所以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拥有惊人的发展速度,具有机制灵活、工作效率高、应变能力强的优势。这也使得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位于重要的部分,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中也处于主体地位,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大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