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电测仪器公司的偿债能力分析(附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偿债能力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他越来越被投资者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所关注。本文首先对偿债能力进行了概述,接着以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为对象,运用偿债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对其偿债能力进行了分析,找出其偿债能力存在现金比率过高、企业财务偏于保守,缺乏进取性、长期偿债能力弱等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选择合适项目,进行资产投资,调整企业战略,做成长型公司等建议,希望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投资者以及利益相关者一个详细全面的数据参考,为公司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目 录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2 偿债能力概述
2.1 偿债能力的概念 4
2.2 偿债能力指标体系构成 4
2.2.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4
2.2.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4
3 中航电测偿债能力的分析
3.1 中航电测公司简介 5
3.2 趋势分析: 5
3.2.1短期偿债能力 5
3.2.2长期偿债能力 7
3.3 行业分析 8
3.3.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9
3.3.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0
4 中航电测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11
4.1.1现金比率过高 11
4.1.2企业财务偏于保守,缺乏进取性 11
4.1.3长期偿债能力弱 12
4.2 优化建议 12
4.2.1选择合适项目,进行资产投资 12
4.2.2调整企业战略,做成长型公司 12
4.2.3增加流动资产,减少流动负债 13
5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谢 16
附录A 17
附录B 19
1 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
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电测”、股票代码300114)始建于1965年,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控股的机载设备骨干企业,主营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等应变电测产品及相关应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发展成为以生产应变计、传感器、航空机载和地面测力系统、汽车检测设备和公路超限超载检测设备等电测产品为主,兼营人造宝石及其他晶体制品的多元化现代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研究分析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我们可以了解其财务状况,了解其偿债能力的强弱,预测他未来一年或几年的发展状况,给公司的股东,经营者等与公司相关的利益者一个答案,从而方便他们为公司下一步的投资经营和制定发展战略以及其他的相关活动提供一个详实的参考,让他们在保障自己利益的同时又能够让公司更好地发展;再者也给即将要上市的其他高新技术企业或即将要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其他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参考,通过偿债能力分析了解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后所面临的各种财务状况,为公司上市做好准备,让自己的公司上市后能够顺利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到期偿债的能力,他又分为两个部分即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作为企业财务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我们研究研究中航电测的偿债能力分析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企业所有者可以通过偿债能力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根据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筹资或投资活动。
2)债权人可以通过偿债能力分析,了解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从而确定自己的本金与利息是否具有安全性,是否能够收回他们的本金与利息;
3)投资人可以通过偿债能力分析,了解企业是否能够及时的偿还债务,是否会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
4)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偿债能力分析,了解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从而能够更好地判断从资本市场中筹集到资金的范围,进而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使公司能够更好地发展,让股东利益最大化;
5)供应商,可以通过偿债能力分析,了解企业偿债能力的状况,判断将企业履行合约的能力,让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
因此,偿债能力分析对于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和供应商以及利益相关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作为财务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侧重点。有关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问题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发表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1.2.1国外研究现状
Baum?Christopher?F,CaglayanMustafa,Stephan?Andreas&TalaveraOleksandr(2005)采用美国COMPUSTAT季度数据库中的非财务公司在19932003年之间的数据,开发出了流动资产的预警平衡模型。
近几年偿债能力分析在国外又取得了新的学术成果,首先是La Porta(2012)认为只有理解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才能避免企业经营者过度借贷,使企业偿债能力不受影响。
其次Jensen(2013)认为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必须要考虑企业的资本结构,以及债权人和所有人之间的潜在利益关系。
最后World Bank(2015)结合中国的企业财务制度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应借鉴吸收世界主流企业财务制度,引进先进的理念,以此提升会计的公平性和可靠性。
1.2.2国内研究现状
夏红雨(2010)在《公司偿债能力分析的新视角》文中提出对公司偿债能力预测上与实际结果的不同需要进行差异性分析,这有助于公司偿债能力的更准确分析。
同年,贺红雷(2010)以机械制造业为例,运用主动成分分析法和回归方法提取出了危机发生率这个新的指标以及定义了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值的标准区间,从而构建了新的偿债能力评价体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1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