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支付方式的选择(附件)

本人签名____ 日期____摘 要企业高速增长的核心是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而并购则是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并购重组己成为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并购活动中,支付是完成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也是决定交易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支付方式的选择进行研究,为研究并购支付方式填补实证资料,并为我国企业并购实际操作中主观选择支付方式提供决策基础。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2.相关理论概述 4
2.1并购的概念及分类 4
2.2并购支付理论 4
2.3并购支付方式类型 5
2.4影响选择并购支付方式的因素 7
3.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动因及过程 9
3.1?并购公司简介 9
3.1.1?通用家电公司简介及发展情况 9
3.1.2?海尔集团简介及发展情况 9
3.2并购的动因 9
3.2.1从海尔方面来说 9
3.2.2从 GE方面来说 10
3.3并购的过程 11
4.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支付方式选择分析 12
4.1?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支付方式的选择 12
4.2?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3
4.3?案例启示 ............................................14
总 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快速,改革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都在不断地提高。资本市场上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并购重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日渐完善,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提升公司价值、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实现产业整合、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的环境已经成熟。并购也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实现迅速扩张,占领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但在并购交易过程中,支付方式的运用作为一个主要环节,其选择适当与否对并购双方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甚至能够决定并购交易的成败。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企业高速增长的核心是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而并购则是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并购重组己成为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并购活动中,支付是完成交易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也是决定交易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支付方式的选择进行研究,介绍了并购双方的概况,并购过程和并购支付方式,肯定了国内外的多种并购方式。但研究发现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支付方式比较单一,比较依赖现金支付方式,缺少创新。对此本文做出了评价并进行了总结。
1.2.2研究意义
并购支付方式作为并购流程最重要的环节,能够影响到整个并购交易全过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并购交易价格的高低,还能影响交易双方的控制权属关系及税额等,最终将转化为对并购双方财务绩效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的并购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有关并购理论研究非常多,建立了并购相关理论体系,并购支付方式及相关的金融工具也比较丰富,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我国从第一起并购案例发生时间尚短,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理论基础薄弱,实践中也以现金支付为主,支付方式较为单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阻碍并购交易的顺利完成,因而限制了我国并购市场的发展和我国企业采取这一快速而有效的发展模式。因而研究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支付方式的选择,可以为研究并购支付方式填补实证资料,还可以为我国企业并购实际操作中主观选择支付方式提供决策基础。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Hansen( 1985,1987)[1]认为支付方式选择主要依赖于双方关于公司资产价值的私有信息,在多个要约并购方竞价值被高估时,倾向选择股票支付;当其市场价值被低估时,则倾向使用现金支付。Coru 和 Isakov(2000) [2]将研究视角放在了并购方,认为与债务和股票支付相比,现金支付向市场传递了并购方高价值的信号。Maskin(2000)[3]解释了并购中使用股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原因,他认为并购方常常会面临资金约束的状况。如果一些质量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竞拍者由于缺乏资金而放弃竞拍,便会极大的降低社会效率。
1.3.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在研究现金支付方面大多数是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式来得出结论。
葛文雷、平静(2009)[4],王江石(2010)[5]将 20042007 年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分为现金并购和非现金并购两类,分别采用财务指标法和事件研究法对其并购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现金并购绩效要优于现金并购的绩效。 陈涛、李善民(2011) [6]采取 20062008 年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同样得出股票支付的超常收益要显著大于现金支付的超常收益的结论。方园(2011)[7]以 2007 年工业行业上市公司发生 43 个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 用财务指标分析方法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资产置换三种支付方式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并购事件对并购公司股东财富无显著影响。
苏文兵等(2009)[8]通过对1998~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的253起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当主并方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位于中间水平(30%~60%)时,为避免控制权转移,主并方一般选择现金支付,而当持股比例较低或者较高时则更倾向于股票支付。毕金玲(2011)[9]等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中国A股市场120个并购样本,得出现金支付方式会带来企业短期市场绩效的提高,而股票支付方式会产生负向超额收益,短期并购效果较差。常启军、张俊(2015)[10] 通过对2011~2013 年我国沪深两市的 419 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并购方越倾向于现金支付,而并购方控制权对支付方式没有显著影响。黄琳,缪超(2011)[11] 认为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支付是定价的结果,融资的目的,那么定价和融资的风险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支付方式的选择加以分散和转移的,达到不同的风险收益分配效果。吕建江,王孟晔(2016)[12] 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12~2014年间的489个有效样本进行评测,通过观察样本在并购事件公告日前后的股价波动评估支付方式对短期并购绩效的影响。认为选择现金方式并购的上市公司能获得较高的超常收益。各支付方式对并购短期绩效影响不同,市场表现也不尽相同。支付方式对并购方的短期绩效影响有限,后市支撑力度有限。严复海,彭丽敏(2014)[13]以2006~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发生的1793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有关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新模型,并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检验。认为在关联方并购下,主并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股票支付间存在并非U型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且主并方控股股东较少考虑控制权私利损失威胁和公司债务融资的约束,表现出掏空中小股东的倾向;而在非关联方并购下,主并方控股股东为防止其控制权私利受损,倾向于选择现金支付。齐修超(2013)[14] 在总结并购支付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并购支付选择分析框架模型,提出并购双方确定支付方式的路径。杜雨薇(2014)[15] 认为在选择支付方式时公司的财务状况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设计出“现金流充裕型现金支付”、“股价看涨型股票支付”、“均衡互补性混合支付”组合策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85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