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业环境成本控制探析
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造纸业的环境管理问题及环境成本的形成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的方案。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环境成本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意义与思路框架;接着阐述了有关环境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随后介绍造纸业的特点及环境成本控制现状与问题,选取华泰纸业作为案例,分析其环境成本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最后,归纳造纸业在环境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环境成本的建议及优化方案。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2.3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4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5
2.环境成本控制相关理论介绍 6
2.1关于环境成本的理论 6
2.1.1环境成本的概念与特征 6
2.1.2环境成本的内容与分类 7
2.2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理论 8
2.2.1环境成本控制的含义与特征 8
2.2.2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 8
3. 造纸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9
3.1造纸业的特点 9
3.1.1生产环节污染高 9
3.1.2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与环境息息相关 9
3.1.3环保投入高 9
3.2华泰纸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10
3.2.1企业基本信息介绍 10
3.2.2企业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10
3.3华泰纸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2
3.3.1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 12
3.3.2对环境成本的构成不明确,核算不准确 12
3.3.3侧重末端治理,忽视全过程控制 13
3.3.4环境信息披露不完善 13
3.4华泰纸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3
3.4.1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 13
3.4.2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14
3.4.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环境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14
4.控制造纸业环境成本的建议 16
4.1完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16
4.1.1扩大核算范围 16
4.1.2实行多种算法 16
4.2 实施全过程控制 16
4.2.1事前控制 16
4.2.2事中控制 17
4.2.3事后控制 17
4.3建立保障措施 18
4.3.1充分披露环境成本信息 18
4.3.2建立环境成本责任中心 18
4.3.3完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 19
4.3.4加强人员环保理念 19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绪论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造大国,当下仍存在很多的高能耗企业。工业生产对煤炭的消耗量也在逐年上升, 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大量的排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在2017年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早日实现碳排放峰值, 并研究2030年达峰之前全国与地区各行业的节能减排以及清洁能源新目标;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国共识[1]。低碳经济要求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小、低污染与低排放,这就使得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而且,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逐渐短缺,这使得企业的资源使用成本不断升高。此外,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自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都使得极具污染性的制造业的环保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及付出的成本, 同时要积极采取各种方案措施来减小这种影响和环境成本。而作为五大污染行业之首的造纸业,面对这一挑战,如何合理控制环境成本、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研究意义
本文以造纸业为研究对象,造纸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将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出来,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面对这一情况,国家制定出各项政策方案对其进行整治,如此一来,企业在整治污染方面的费用支出越来越多。面对这一趋势,造纸企业需尽快找出控制环境成本的有效方法,以满足企业、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需要。然而,由于环境成本自身的不确定性和难以计量性,现阶段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由于环境成本控制意识以及环保意识的薄弱,大多数企业还认为环境成本只是强制征收的排污费及有关环境污染的罚款。可见,目前对于环境成本的控制范围极为狭窄。因此,对于造纸业乃至整个制造业来说,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企业环境成本的方案以规避日益增长的环境成本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环境成本
国外有关环境成本的理论研究起源于1971年F.A.Bcams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J.T.Marlin撰写的《污染的会计问题》再一次提到应将企业和环境污染问题联系起来,同时建立了环境污染会计的模型[2]。此后,环境成本研究正式开始。
1993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Canada,CICA)提出了关于环境成本的分类,表示应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将环境成本主要分为环境对策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两方面[3]。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2.3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4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5
2.环境成本控制相关理论介绍 6
2.1关于环境成本的理论 6
2.1.1环境成本的概念与特征 6
2.1.2环境成本的内容与分类 7
2.2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理论 8
2.2.1环境成本控制的含义与特征 8
2.2.2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 8
3. 造纸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9
3.1造纸业的特点 9
3.1.1生产环节污染高 9
3.1.2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与环境息息相关 9
3.1.3环保投入高 9
3.2华泰纸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10
3.2.1企业基本信息介绍 10
3.2.2企业境成本控制的现状 10
3.3华泰纸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2
3.3.1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 12
3.3.2对环境成本的构成不明确,核算不准确 12
3.3.3侧重末端治理,忽视全过程控制 13
3.3.4环境信息披露不完善 13
3.4华泰纸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3
3.4.1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 13
3.4.2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 14
3.4.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环境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14
4.控制造纸业环境成本的建议 16
4.1完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16
4.1.1扩大核算范围 16
4.1.2实行多种算法 16
4.2 实施全过程控制 16
4.2.1事前控制 16
4.2.2事中控制 17
4.2.3事后控制 17
4.3建立保障措施 18
4.3.1充分披露环境成本信息 18
4.3.2建立环境成本责任中心 18
4.3.3完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 19
4.3.4加强人员环保理念 19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绪论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造大国,当下仍存在很多的高能耗企业。工业生产对煤炭的消耗量也在逐年上升, 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大量的排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在2017年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早日实现碳排放峰值, 并研究2030年达峰之前全国与地区各行业的节能减排以及清洁能源新目标;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国共识[1]。低碳经济要求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小、低污染与低排放,这就使得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而且,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逐渐短缺,这使得企业的资源使用成本不断升高。此外,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自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都使得极具污染性的制造业的环保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及付出的成本, 同时要积极采取各种方案措施来减小这种影响和环境成本。而作为五大污染行业之首的造纸业,面对这一挑战,如何合理控制环境成本、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研究意义
本文以造纸业为研究对象,造纸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将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出来,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面对这一情况,国家制定出各项政策方案对其进行整治,如此一来,企业在整治污染方面的费用支出越来越多。面对这一趋势,造纸企业需尽快找出控制环境成本的有效方法,以满足企业、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需要。然而,由于环境成本自身的不确定性和难以计量性,现阶段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由于环境成本控制意识以及环保意识的薄弱,大多数企业还认为环境成本只是强制征收的排污费及有关环境污染的罚款。可见,目前对于环境成本的控制范围极为狭窄。因此,对于造纸业乃至整个制造业来说,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企业环境成本的方案以规避日益增长的环境成本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环境成本
国外有关环境成本的理论研究起源于1971年F.A.Bcams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J.T.Marlin撰写的《污染的会计问题》再一次提到应将企业和环境污染问题联系起来,同时建立了环境污染会计的模型[2]。此后,环境成本研究正式开始。
1993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hartered Accountants of Canada,CICA)提出了关于环境成本的分类,表示应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将环境成本主要分为环境对策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两方面[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