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研究以国电电力为例
目 录
一、前言 1
二、文献综述 1
三、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 2
(一)经营业绩评价系统流程 2
(二)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 2
(三)从非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 4
(四)从财务角度和非财务角度综合评价企业绩效 5
四、从财务角度分析评价国电电力的经营业绩 6
(一)沃尔评分法 6
(二)杜邦分析法 10
(三)国电电力经营业绩变化趋势原因分析 12
五、从非财务角度无法评价国电电力的经营业绩原因说明 13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一、前言
企业在进行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时候,财务指标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也是管理者不断改进企业,让企业向更好方向发展的关键一步。从过去到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方法都一直是热议课题。在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的方法探索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指标,创设合适的体系,是对企业本身的发展做出正确引导的关键问题。同时,电力行业可以说是社会的支柱行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现代社会之必须。于是,本文以国电电力为例,在继承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对指标及指标体系和方法有所改进,对国电电力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研究。
要想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其基础和重要前提是要理解企业经营业绩的真实含义和有确切的数据。经营业绩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可以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来反映,另一方面又可以用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顾客满意度、科技创新技术等非财务指标来反映[1]。所以,企业的经营业绩综合研究可从财务角度来看,也可以从非财务因素两种方向加进行解释研究。但就一般而言,大多数企业会选择财务角度进行企业经营业绩变化趋势研究,因为非财务角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调查难度。
对企业进行经营业业绩的评价,就是从宏观角度,不管是企业中高层领导还是顾客还是政府部门,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来反映,另一方面又可以用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顾客满意度、科技创新技术等非财务指标来反映[1]。所以,企业的经营业绩综合研究可从财务角度来看,也可以从非财务因素两种方向加进行解释研究。但就一般而言,大多数企业会选择财务角度进行企业经营业绩变化趋势研究,因为非财务角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调查难度。
对企业进行经营业业绩的评价,就是从宏观角度,不管是企业中高层领导还是顾客还是政府部门,为了更好的适应发展需求,对企业曾经的经营成果做出分析判断,进而进行对企业的活动行为做出解释,对接下来的工作加以指导,让企业适应时代要求,更好的成长。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企业主体,由于其行业性质不同、行业标准不同、评价方法不同,所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客观实际存在差异[2]。因此我们需要在以往的科学理论及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创立和选择更加符合评价对象的方法来进行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研究,已达到各自目标。
文献综述
泰勒(Taylor),美国“科学管理之父”。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分析和评价开始引起了许多企业家和管理学家的关注。一直以来,对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外不少的相关人士,一直在不断研究和实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我国的企业发展十分缓慢,加上金融风暴等因素,很多企业走下坡路,逐渐倒闭,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更是没有打开局面。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这种状况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在我国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国内才开始真正的了解和相信企业在社会上的作用,才开始明白对上市公司的行为结果和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重要性。
孟建民认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就是对企业的管理者占有、使用社会资源的结果进行总结,对于管理者对于企业的管理结果进行评价,为了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运用经营业绩评价来不断改善管理[3]。
王化成、刘勇和孙薇认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就是通过运用合理的方法,对企业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选择恰当的评价体系,通过获取相应数据,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做出更合理、更恰当的评价[4]。
李玲玲认为,通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分析,投资者可以清楚的明白和了解自己所投资的企业的盈亏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了解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 实现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提出合理建议[5]。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
经营业绩评价系统流程
对一个企业综合运营的治理,包括对企业经营成果评价系统的建立。因为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背景和情况都不一样,企业的运行规模和运营目标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系统也会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有所不同。但是,作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工具,各个公司的评价系统大同小异。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明确经营成果评价的最终目标和要求,建立合适的经营成果管理评价体系,因为这整个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整个评价系统进行的指导方向;其次,设定合适的评价标准体系,找准影响结果的因素,选取恰当的评价指标,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这是整个评价系统进行的先决条件;再次,获取评价信息,收集相应数据,确定业绩评价指标数据,这是整个评价系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最后,形成分析报告,分析影响经营成果的有关原因,归纳得出相关总结,并适当做出相应的整改,针对问题提出未来建议。
(二)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
1.沃尔评分法
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方法是由亚历山大沃尔最先提出的,他把一些财务数据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组合成财务指标,以评价企业的综合业绩[6]。沃尔选择了所有指标数据中的7组比率,分别给出这7组数据在总体所占的份额大小,合计为100分。随后根据行业情况相应的给出标准比率,并且与实际比率相比较,总结出每一部分的分数,最后相加得到总的分值,因此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沃尔评分法跟其他方法一样,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依据什么来选择的财务指标,为什么只选择七个指标,这七个指标到底能不能代表企业的经营业绩,这七个指标的具体含义和代表的意义具体是什么,能不能代表所有的公司,这个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合理的解释。
由于现代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现在的经济水平已经不能和沃尔时代相比较,旧的沃尔评分法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于是,现在对沃尔评分法有了新的改进,不仅仅只是选取七个指标,而是筛选出相对具有代表性的11项指标,这11项指标我们把它归纳为四部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指标
一、前言 1
二、文献综述 1
三、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 2
(一)经营业绩评价系统流程 2
(二)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 2
(三)从非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 4
(四)从财务角度和非财务角度综合评价企业绩效 5
四、从财务角度分析评价国电电力的经营业绩 6
(一)沃尔评分法 6
(二)杜邦分析法 10
(三)国电电力经营业绩变化趋势原因分析 12
五、从非财务角度无法评价国电电力的经营业绩原因说明 13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一、前言
企业在进行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时候,财务指标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也是管理者不断改进企业,让企业向更好方向发展的关键一步。从过去到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方法都一直是热议课题。在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的方法探索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指标,创设合适的体系,是对企业本身的发展做出正确引导的关键问题。同时,电力行业可以说是社会的支柱行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现代社会之必须。于是,本文以国电电力为例,在继承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对指标及指标体系和方法有所改进,对国电电力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研究。
要想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其基础和重要前提是要理解企业经营业绩的真实含义和有确切的数据。经营业绩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可以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财务指标来反映,另一方面又可以用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顾客满意度、科技创新技术等非财务指标来反映[1]。所以,企业的经营业绩综合研究可从财务角度来看,也可以从非财务因素两种方向加进行解释研究。但就一般而言,大多数企业会选择财务角度进行企业经营业绩变化趋势研究,因为非财务角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调查难度。
对企业进行经营业业绩的评价,就是从宏观角度,不管是企业中高层领导还是顾客还是政府部门,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来反映,另一方面又可以用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顾客满意度、科技创新技术等非财务指标来反映[1]。所以,企业的经营业绩综合研究可从财务角度来看,也可以从非财务因素两种方向加进行解释研究。但就一般而言,大多数企业会选择财务角度进行企业经营业绩变化趋势研究,因为非财务角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调查难度。
对企业进行经营业业绩的评价,就是从宏观角度,不管是企业中高层领导还是顾客还是政府部门,为了更好的适应发展需求,对企业曾经的经营成果做出分析判断,进而进行对企业的活动行为做出解释,对接下来的工作加以指导,让企业适应时代要求,更好的成长。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企业主体,由于其行业性质不同、行业标准不同、评价方法不同,所得出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客观实际存在差异[2]。因此我们需要在以往的科学理论及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创立和选择更加符合评价对象的方法来进行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研究,已达到各自目标。
文献综述
泰勒(Taylor),美国“科学管理之父”。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分析和评价开始引起了许多企业家和管理学家的关注。一直以来,对于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外不少的相关人士,一直在不断研究和实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我国的企业发展十分缓慢,加上金融风暴等因素,很多企业走下坡路,逐渐倒闭,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更是没有打开局面。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这种状况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在我国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国内才开始真正的了解和相信企业在社会上的作用,才开始明白对上市公司的行为结果和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重要性。
孟建民认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就是对企业的管理者占有、使用社会资源的结果进行总结,对于管理者对于企业的管理结果进行评价,为了使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运用经营业绩评价来不断改善管理[3]。
王化成、刘勇和孙薇认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就是通过运用合理的方法,对企业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选择恰当的评价体系,通过获取相应数据,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做出更合理、更恰当的评价[4]。
李玲玲认为,通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综合分析,投资者可以清楚的明白和了解自己所投资的企业的盈亏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了解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 实现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提出合理建议[5]。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理论
经营业绩评价系统流程
对一个企业综合运营的治理,包括对企业经营成果评价系统的建立。因为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背景和情况都不一样,企业的运行规模和运营目标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系统也会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有所不同。但是,作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工具,各个公司的评价系统大同小异。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明确经营成果评价的最终目标和要求,建立合适的经营成果管理评价体系,因为这整个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整个评价系统进行的指导方向;其次,设定合适的评价标准体系,找准影响结果的因素,选取恰当的评价指标,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这是整个评价系统进行的先决条件;再次,获取评价信息,收集相应数据,确定业绩评价指标数据,这是整个评价系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最后,形成分析报告,分析影响经营成果的有关原因,归纳得出相关总结,并适当做出相应的整改,针对问题提出未来建议。
(二)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
1.沃尔评分法
财务状况综合评价的方法是由亚历山大沃尔最先提出的,他把一些财务数据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组合成财务指标,以评价企业的综合业绩[6]。沃尔选择了所有指标数据中的7组比率,分别给出这7组数据在总体所占的份额大小,合计为100分。随后根据行业情况相应的给出标准比率,并且与实际比率相比较,总结出每一部分的分数,最后相加得到总的分值,因此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沃尔评分法跟其他方法一样,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依据什么来选择的财务指标,为什么只选择七个指标,这七个指标到底能不能代表企业的经营业绩,这七个指标的具体含义和代表的意义具体是什么,能不能代表所有的公司,这个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合理的解释。
由于现代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现在的经济水平已经不能和沃尔时代相比较,旧的沃尔评分法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于是,现在对沃尔评分法有了新的改进,不仅仅只是选取七个指标,而是筛选出相对具有代表性的11项指标,这11项指标我们把它归纳为四部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指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