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洋股份为例(附件)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企业兼并与收购逐渐成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优化资本结构的有力手段。但是,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成熟,并购融资渠道不够流畅。导致企业在并购中往往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鉴于此,本文从融资角度对企业并购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相关的国际融资理论。其次,总结了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然后以南洋股份为例分析了其在并购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对案例的并购融资行为进行评价。最后,为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提出了一些普适化的建议。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并购融资理论阐述 2
(一)并购融资的概念 3
(二)并购融资方式 3
(三)并购融资相关理论 3
三、我国企业并购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4
(一)融资方式少,渠道窄 4
(二)忽视融资风险 4
(三)资本市场不完善 4
四、南洋股份公司并购融资案例剖析 5
(一)南洋股份有限公司并购融资案例简介 5
(二)南洋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存在的风险 5
(三)南洋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 6
(四)南洋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策略评价 7
五、完善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建议 7
(一)优化融资结构 7
(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8
(三)熟悉现行法律法规 8
(四)寻求商业银行并购贷款支持 8
(五)精心策划制定正确的策略 8
总结和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并购是一种企业行为。企业并购能够促使企业低成本进行扩张,在短时间内拉动经济增长,从而扩大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优化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并购已成为一些公司发展自己的重要手段,并购公司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并购所需资金主要来自债务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股权融资和混合融资。
上述融资方式可以为公司带来必要的资金,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并购定价方法单一、企业融资渠道较少、替代融资金融工具缺乏、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不健全等,这些都使得企业在融资时,出现融资渠道窄、成本高、风险大和规模有限等问题。因此,深入探讨企业在并购融资时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规避就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我国企业并购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学术界在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和实施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本文以南洋股份公司并购为例,分析我国企业并购融资问题,希望能够对并购融资理论研究有所扩充,为其增砖添瓦。
2.实践意义
本文以南洋股份公司并购为例展开深入研究,针对南洋股份公司并购融资难问题,介绍南洋股份公司在并购融资创新方面的一些经验,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可借鉴的并购融资建议,并加以讨论探索,相信对公司并购融资发展有所帮助。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K.D.Brouthers(1998)把企业并购原因归纳总结为协同效应、代理问题和管理者自负等,并通过分析实证来表明,各动因所能产生的效应结果,如以代理问题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并购交易,将会给企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美国学者亚历山德拉?里德?拉杰斯(2001)在《并购的艺术整合》著作中对于企业并购融资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解说。其指出了美国市场上企业并购融资的主要来源、融资工具种类以及融资与再融资的相关策略、全球性宏观和微观税务问题等都给出了详细、缜密的论证与总结。
Kode,Ford,Sutherland在(2003)提出企业的协同效应促使了企业的并购行为,并对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相关模型提出了评价。
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对于企业并购融资的研究仍然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基于西方国家对于企业融资的研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王欢(2011)分析了如何在并购融资过程中应用可转换公司债券,我国与国外融资方式相比差距很大,尤其是在规模上。完成了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定义的阐述,分析了如何应用在并购融资过程中的可转换债券,比较了可转换债券利率和银行借款利率的不同。并为可转换债券的法律法规需要完善提出了建议。
李艳琴(2016)对中国企业并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融资问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文章围绕融资方式展开系统研究,分析了并购企业在运用融资方式时,融资工具比较单一,权益外部融资方式的使用较少,主要是由于并购融资法律政策的不完善和资本市场不够成熟,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落后,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席彦群(2016)运用了博弈论中的动态博弈模型对并购融资的策略进行分析,并考虑了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他认为,并购活动是一个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过程,并购活动的结果是由双方在并购中的相互博弈共同决定的。因此企业并购融资中应同时考虑买方与卖方因素,才能做出更利于并购目标实现的并购决策。
吴凡(2017)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显现反向选杼性,具体表现为:轻视企业内部融资、忽略企业债务融资以及股权融资偏好,他们对此现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方针对策。就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并购发展来看,并购所需资金问题成为了实现并购的主要阻碍。
蒋雪(2017)认为,目前企业并购应当以各国国情为主要分析对象,选择合适身发展的融资方式。西方国家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很多,但在国内由于企业受证券市场发展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的内部环境等诸多综合因素影响,目前仍以自有资金这一内部融资方式为主,其次为发行股票融资,而其他融资方式应用较少。
3.小结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活动十分频繁,学者们在这方面研究也格外活跃。相比之下,中国国内对于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研究相对滞后,主要基于西方国家对于企业融资的研究,然后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二、并购融资理论阐述
(一)并购融资的概念
并购融资是指企业完成并购与资金融通的全过程。并购融资是为企业的特别经营管理目标而采取的活动,特别的经营管理目标是并购方企业能够更好的合并或收购其他企业经营管理权。区别于其他融资,并购融资的特征是其融资数额较大,时间较紧迫,方式方法也较多,同时,在进行并购后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发展战略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并购融资方式
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内部管理筹集所需的资金,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更多采用的融资方式是外部融资,就是凭借企业外部资源获取所需的资金,其中包括: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通过证券市场发行有价证券。
(三)并购融资相关理论
1.代理成本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利益冲突造就了代理成本,从它的模型来看,代理成本又决定了资本结构。这一理论产生于1976年,由梅克林和詹森两位学者提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7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