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运营为核心的地方政府ppp项目研究(附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政府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然而建设资金需求增加,使得政府财政压力过大,PPP模式作为新型融资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PPP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资本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为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提供了新的融资模式。本文通过搜集文献、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对PPP项目概念以及地方政府融资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政府引进PPP项目的重要性。论文选取了青岛海湾大桥典型案例,分析探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为后续地方政府PPP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
Key words: PPP model; operate; local government;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2
二、地方政府PPP项目运营模式概述 3
(一)地方政府PPP项目界定 3
(二)地方政府PPP项目发展现状 3
(三)地方政府PPP项目运营过程分析 4
(四)PPP项目的优缺点 5
三、地方政府PPP项目的案例分析 7
(一)PPP项目典型案例青岛海湾大桥项目 7
(二)青岛海湾大桥项目分析 8
(三)经验及教训 9
四、对地方政府PPP项目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 10
五、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PPP项目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通过签订合同来规定双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努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慢慢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国以往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政府出资,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政府财政压力过大,为了缓解这种困境,政府开始推行新的融资模式—PPP模式。
希望通过政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更大的发挥社会效益的优势的效果。
因此,通过对PPP运营模式的全面研究分析,一方面能够了解认识到我国地方政府PPP项目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分析PPP项目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解决措施,为我国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发展融资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002年,国务院发布有关处理外来投资者固定回报项目的保证通知,按“改、购、转、撤”的原则对外资高额固定回报项目进行清理,很多融资项目由地方政府进行了回购。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实施经济刺激政策。2014年,国家颁布了相关PPP项目的法律法规,标志着PPP模式上升到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层面,PPP模式成为了我国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主要融资模式。
郑卫国等(2008)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领域采用的PPP模式分析得出PPP模式的可行性与适用范围,并指出PPP模式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叶晓甦等(2011)主要通过相关理论体系出发,探讨了PPP模式中的政府监管机制问题,界定了主体客体需要监管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职责。
米璨(2011)认为PPP项目有利于地方政府为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融资,缓解的财政压力,提出PPP项目产生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的动因。
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PPP模式已经比较成熟,收到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反映。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PPP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撒切尔夫人为了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推行私有化,采用了PPP融资模式。1992年,为了减少政府压力,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英国提出私人融资计划(PFI)。20年多年的时间里,全球采用的PPP模式都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果,各国纷纷响应时代趋势,利用PPP模式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的公共服务设施。
Li Bing. A. Akintoye(2004)提出在PPP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政府与私人资本之间的风险承担,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应对策略,确保PPP项目的顺利进行。
Martinde Jong,MuRui,DominicStead(2010)利用对典型PPP案例的分析,得出我国成功实施PPP项目的因素,同时并就中国现有PPP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的发展提出建议。
迈克尔斯派克曼(2011)研究了一些发展中国家PPP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就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怎样改善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开展讨论,进一步分析了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参与程度问题。
国内目前对于PPP项目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研究也比较单一,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文献,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对于PPP模式的研究方向不一样,所得出的结果也不统一,因此要从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分析PPP模式的融资方式。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了解我国现有PPP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解决的方案,为地方政府PPP融资模式做出有利参考。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内容
本文通过查找与地方政府PPP项目研究的有关文献,并且理解加以运用,为本文增加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对地方政府典型PPP项目案例的分析研究,得出我国PPP项目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有关的意见跟建议。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查阅各类有关PPP项目的文献,针对PPP模式相关理论进行整理,了解PPP项目的发展现状,了解PPP项目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青岛海湾大桥典型案例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为后续地方政府发展PPP项目提供借鉴经验。
二、地方政府PPP项目运营模式概述
(一)地方政府PPP项目界定
1.PPP项目的定义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项目是指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共同承担风险,互相发挥各自的优势,既有利于简政放权,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又可以提高民营企业在国家公共事业上的参与程度,可谓“一举两得”。
2.PPP项目的分类
PPP项目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类:
(1)外包类
PPP项目是由政府出资,私人企业承包该项目的一种或几种职能,在这种模式下,私人资本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
(2)特许经营
私人资本承包大部分项目的建设运营,并通过签署一定的特许权协议与政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项目结束后将其移交给政府。
(3)私有化
PPP项目需要私人资本的全部投资,政府通过后期向私人资本收取费用来实现利润,在这种模式下,私人资本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大。
(二)地方政府PPP项目发展现状
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PPP项目,其范围拓展到了公路、桥梁、地铁线路等多种基础设施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PPP 融资项目模式增多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融资方式,改变了传统融资模式的弊端,但是我国PPP模式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仍然有着很多不足之处。我国PPP项目活跃度出现减弱趋势,近几年的投资占比也逐年下降。
Key words: PPP model; operate; local government;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2
二、地方政府PPP项目运营模式概述 3
(一)地方政府PPP项目界定 3
(二)地方政府PPP项目发展现状 3
(三)地方政府PPP项目运营过程分析 4
(四)PPP项目的优缺点 5
三、地方政府PPP项目的案例分析 7
(一)PPP项目典型案例青岛海湾大桥项目 7
(二)青岛海湾大桥项目分析 8
(三)经验及教训 9
四、对地方政府PPP项目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 10
五、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PPP项目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通过签订合同来规定双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努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慢慢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我国以往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政府出资,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政府财政压力过大,为了缓解这种困境,政府开始推行新的融资模式—PPP模式。
希望通过政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达到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更大的发挥社会效益的优势的效果。
因此,通过对PPP运营模式的全面研究分析,一方面能够了解认识到我国地方政府PPP项目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分析PPP项目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解决措施,为我国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发展融资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002年,国务院发布有关处理外来投资者固定回报项目的保证通知,按“改、购、转、撤”的原则对外资高额固定回报项目进行清理,很多融资项目由地方政府进行了回购。自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央实施经济刺激政策。2014年,国家颁布了相关PPP项目的法律法规,标志着PPP模式上升到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层面,PPP模式成为了我国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主要融资模式。
郑卫国等(2008)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领域采用的PPP模式分析得出PPP模式的可行性与适用范围,并指出PPP模式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叶晓甦等(2011)主要通过相关理论体系出发,探讨了PPP模式中的政府监管机制问题,界定了主体客体需要监管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职责。
米璨(2011)认为PPP项目有利于地方政府为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融资,缓解的财政压力,提出PPP项目产生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的动因。
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PPP模式已经比较成熟,收到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反映。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PPP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撒切尔夫人为了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推行私有化,采用了PPP融资模式。1992年,为了减少政府压力,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英国提出私人融资计划(PFI)。20年多年的时间里,全球采用的PPP模式都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果,各国纷纷响应时代趋势,利用PPP模式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的公共服务设施。
Li Bing. A. Akintoye(2004)提出在PPP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政府与私人资本之间的风险承担,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和风险应对策略,确保PPP项目的顺利进行。
Martinde Jong,MuRui,DominicStead(2010)利用对典型PPP案例的分析,得出我国成功实施PPP项目的因素,同时并就中国现有PPP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的发展提出建议。
迈克尔斯派克曼(2011)研究了一些发展中国家PPP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就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怎样改善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开展讨论,进一步分析了政府与私人部门的参与程度问题。
国内目前对于PPP项目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研究也比较单一,通过整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文献,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对于PPP模式的研究方向不一样,所得出的结果也不统一,因此要从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分析PPP模式的融资方式。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了解我国现有PPP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解决的方案,为地方政府PPP融资模式做出有利参考。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内容
本文通过查找与地方政府PPP项目研究的有关文献,并且理解加以运用,为本文增加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对地方政府典型PPP项目案例的分析研究,得出我国PPP项目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有关的意见跟建议。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查阅各类有关PPP项目的文献,针对PPP模式相关理论进行整理,了解PPP项目的发展现状,了解PPP项目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青岛海湾大桥典型案例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为后续地方政府发展PPP项目提供借鉴经验。
二、地方政府PPP项目运营模式概述
(一)地方政府PPP项目界定
1.PPP项目的定义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项目是指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私人企业之间共同承担风险,互相发挥各自的优势,既有利于简政放权,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又可以提高民营企业在国家公共事业上的参与程度,可谓“一举两得”。
2.PPP项目的分类
PPP项目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类:
(1)外包类
PPP项目是由政府出资,私人企业承包该项目的一种或几种职能,在这种模式下,私人资本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
(2)特许经营
私人资本承包大部分项目的建设运营,并通过签署一定的特许权协议与政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项目结束后将其移交给政府。
(3)私有化
PPP项目需要私人资本的全部投资,政府通过后期向私人资本收取费用来实现利润,在这种模式下,私人资本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大。
(二)地方政府PPP项目发展现状
我国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PPP项目,其范围拓展到了公路、桥梁、地铁线路等多种基础设施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PPP 融资项目模式增多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融资方式,改变了传统融资模式的弊端,但是我国PPP模式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仍然有着很多不足之处。我国PPP项目活跃度出现减弱趋势,近几年的投资占比也逐年下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