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研究

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研究[20191210090203]
摘 要
P2P网络借贷是一种依托于网络且属于小额民间借贷范畴的新型微金融运营模式,主要用于满足一些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的小额贷款需求。它对传统正规金融体系来说既是一股不可小觑的竞争力量,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近年来,由于主体广泛、手续简便、方式灵活等特点,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高速发展,也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我国P2P网络借贷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包括用户、监管方以及网贷平台本身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风险和隐患。本文以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对目前该行业存在的信用风险、监管风险及平台自身引发的风险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以上风险提出相关规范化管理建议,以促进P2P网络借贷在新金融领域更有效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P2P网络借贷现状风险防范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方法 1
1.4研究框架 2
2.P2P网络借贷概述 3
2.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3
2.2 P2P网络借贷的起源及发展 3
2.3 P2P网络借贷风险研究综述 6
3.P2P网络借贷过程存在的风险 8
3.1借贷用户双方的信用风险 8
3.1.1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信用评级综合体系 8
3.1.2资金来源不明,易引发洗黑钱风险 8
3.1.3借款用途难确认,增加道德风险及违约风险 9
3.2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风险 9
3.2.1 P2P网贷平台身份界定模糊,监管主体缺位 9
3.2.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P2P网贷平台合法性难确认 10
3.2.3 P2P网贷统计监控不足,削弱宏观政策有效性 10
3.3 P2P网络借贷企业自身引发的风险 11
3.3.1 无抵押模式风险高,缺乏对借款人的有效制约 11
3.3.2坏账风险控制手段单一落后,坏账风险高 12
3.3.3企业内控不足,员工监守自盗,增加操作风险 13
3.3.4网站技术存在漏洞,易受恶意攻击,损害用户利益 14
4.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以“人人贷”为例 15
4.1“人人贷”平台机制 15
4.2“人人贷”借贷业务流程图 15
4.3“人人贷”2013年度报告分析 15
4.3.1贷款成交总金额分析 16
4.3.2贷款数据分析 16
4.4“人人贷”风险管理措施 17
4.4.1贷前严格审核,贷后完善管理 17
4.4.2制定本金保障计划 18
4.4.3保护账户及信息安全 18
5.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措施 19
5.1全面完善征信系统,降低信用风险 19
5.1.1建立信用评级综合体系,形成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 19
5.1.2建设网贷平台反洗钱监测系统,建立可疑交易报告报送机制 19
5.1.3加强征信管理,管好平台资金清算 19
5.2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控制监管风险 20
5.2.1明确P2P网贷企业的法律地位和监管主体 20
5.2.2 完善网络借贷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网贷企业行为 20
5.2.3建立P2P统计监测体系,保证宏观政策有效性 21
5.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减少企业自身引发的风险 21
5.3.1加强对借款人的制约,适当抬高违约成本 21
5.3.2加强P2P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员工素质 21
5.3.3完善网站安全防护体系,保护用户个人信息 21
结语 23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6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造成居民资产保值困难,同时,国家宏观调控趋紧,银行信贷也日益收紧,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不断加重。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兴的微金融信贷模式——P2P(peer to peer)网络借贷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2012年,P2P网络借贷成为“2012年中国年度创新成长企业100强”中唯一入选的金融信息服务类企业。P2P网络借贷的出现给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能够大大地缓解居民资产保值困难问题。
然而,由于P2P网络借贷门槛低、无抵押等自身特点再加上各P2P网贷平台大同小异,总体风险控制水平不高,以及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兴起时间短,立法不完善等原因,导致P2P网络借贷无论是给用户、监管方还是借贷平台本身都带来了很多问题和风险。因此,研究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研究意义
本文以P2P网络借贷在国内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为基础,站在P2P网贷用户、政府监管部门和P2P网络借贷平台三个角度对P2P网络借贷的不完善给三者分别带来的信用风险、监管风险以及P2P网贷企业自身引发的风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而对完善我国的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体系提出相关建议,并探讨出相关有效措施。
通过分析与总结,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国内外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风险以及现有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为我国对P2P网络借贷的有效管理提供研究价值,也为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1.3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三个方法进行研究。
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了解P2P网络借贷相关历史和现状,提取国内外学者在P2P网络借贷风险方面的合适的理论和思维方法,紧密结合本课题进行综述,从而对自己研究P2P网贷风险的防范提供学术上的帮助;
第二,定量分析法。通过定量分析,更直观地了解P2P网络借贷的真实现状,同时也为本文论点提供相关数值依据,给整个课题的研究带来帮助;
第三,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对个例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更深入地了解P2P网络借贷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并从中找到突破口。
相关资料均来自于校图书馆各期刊报纸、论文专著、各网贷平台网络调查和网上数据库。
1.4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为: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
第二章,P2P网络借贷概述。主要阐述了P2P网贷的概念、起源、发展现状及研究综述。
第三章,P2P网络借贷过程存在的风险。主要列举了P2P网贷的信用风险、监管风险及网贷企业自身引发的风险。
第四章,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以“人人贷”为例。通过对“人人贷”2013年年度报告的分析,学习其风险管理经验。
第五章,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措施。主要针对上述风险,对防范P2P网贷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
最后,得出结论。
图1-1 研究框架
2.P2P网络借贷概述
2.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P2P网络借贷(Peer-to-Peer Lending)是指个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相互借贷,借款人在P2P平台上发布贷款需求信息,出借人则以该平台为桥梁,将资金出借给借款人。P2P网络借贷具有参与主体广泛、风险分散、准入门槛较低、渠道成本低、透明度较好、可甄别信用等特点。在该模式下,借款人和出借人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对接,自由竞价,从而建立借贷关系,一方获得资金支持,另一方获得利息收入。[1]在借贷过程中,P2P网贷公司则充当信息中介,以向借贷双方收取的手续费为收益。P2P网络借贷最大的优越性在于使一些难以从传统银行获得资金支持的借款人可以借助网络这一更广阔的平台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
2.2 P2P网络借贷的起源及发展
P2P网络借贷起源于P2P小额信贷,由来自孟加拉国的经济学家、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首创。[2]
而P2P网络借贷模式则于2005年起源于英国的Zopa网站。自成立至2014年初,Zopa伦敦办公室员工已由最初的23人发展为45人,拥有超过50万的会员、超过45000的积极储户和71000的贷款用户,帮助储户放贷超过4.66亿英镑,就刚过去的 2013年而言,其放贷总额就超过了165万英镑。Zopa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向客户收取的佣金,其中包括了向借款人收取的手续费(一般为100镑),以及向资金出借人收取的服务费(一般为总借出金额的1%)。英国未来调查公司调查数据显示,有将近八成的英国民众认为Zopa在创业资助和风险控制上要比传统银行更具有显著性优势。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Zopa对每位客户进行实名认证,并根据客户的日常交易及其他相关信息,对其信用评级情况进行考察,与此同时还强制借款人每月还款。为了降低风险,Zopa还遵循“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把每个出借人的资金平均发放给至少50个借款人。然而,作为P2P网络借贷的先行者,Zopa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其中“监管模糊”是Zopa公司的主要发展障碍:首先,专业的金融监管机构尚未将其纳入监管范畴;其次,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也还未完全覆盖到这一新兴行业,就算设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对P2P网贷的监管工作也会由于缺乏监管依据而困难重重,这也是制约全球P2P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但经过多方努力,英国政府已经承认了Zopa的合法经营性,并宣布自2014年4月起,英国P2P网贷行业将被列入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的监管范畴。打破P2P网贷监管僵局指日可待。
紧随其后, P2P网络借贷网站Prosper Marketplace(繁荣市场,下文简称Prosper)于2006年在美国成立,该网站允许个人借贷不高于2.5万美元。与Zopa相类似,Prosper的收入也主要来源于每年向借款人收取的手续费(贷款的2%-3%)和向出借人收取的手续费(所放贷款的1%)。成立至今,Prosper所拥有的会员数量和借贷规模可谓增长迅猛。截止至2014年2月,它已拥有超过219万的会员和8.9亿的个人借贷发生额,较成立之初,分别大幅增加了20.9倍和43.5倍(见图2-1),已然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
针对信用风险,美国Prosper平台采取了信息透明化、投资多元化、限定借款用途、内外部双重信用评级等一系列措施来进行有效地控制。而在对P2P网贷平台的监管方面,美国政府监管部门对P2P信贷服务业的认识和监管仍在探索中,也经历了一定的调整和反复。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证监会(SEC)曾一度勒令Prosper关闭网站,其原因主要在于Prosper借款人的违约率过高,甚至一度达到了借款总额的1/3。直至2009年7月,在SEC要求P2P公司将各自出售的贷款作为证券进行注册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后,Prosper才得以继续运营。前不久,Lendstats网站正式上线运营,该网站是致力于跟踪P2P网贷公司贷款数量及投资收益的专门网站,可见,P2P网贷行业自律和监管初成气候。[4]
除Zopa和Prosper之外,国际上比较有名的P2P借贷网站还有非盈利借贷网站Kiva、美国的Lending Club、韩国的Popfunding、日本的Aqush、德国的Auxmoney、巴西的Fairplace以及西班牙的Comunitae等。由于西方国家的信用体系相对比较完善,经过几年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并且迅速扩展,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小额贷款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中国,首家成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是 “拍拍贷”,它于2007年8月在上海正式成立,而自其成立以来,网络借贷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如今,国内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已超过2000家;平台注册地也迅速蔓延开来,从起初的“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逐渐延伸到内陆二、三线城市,乃至县级区域,注册资金由起初的上百万元增加到上亿元(见表2-1),网络融资规模也由最初的几千万元增加到上百亿元。
(数据来源:网贷之家数据库)
然而,由于网络借贷的参与者良莠不齐,致使危害金融安全的恶意事件频发,例如: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洗黑钱、高利贷等。P2P网贷行业正处于信任危机关头,据悉,从2013年10月初至12月底,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已经有50家左右的网贷公司发生风险事件。然而,即便如此,P2P网贷行业依然凭借着它巨大的商机、广阔的市场及较低的门槛,吸引了愈来愈多网贷公司亮相。2013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带动组织当地近20家网络贷款企业在上海设立了国内首家“上海市网络信贷服务企业联盟”,并于12月发布了我国国内行业协会的第一部行业标准——《网络信贷行业标准》。主要从经营条件、经营规范、运营持续性要求、信息披露、征信报告、高层人员任职资格条件、出借人权益保护、行业监督、风险防范九个方面对国内的P2P行业进行了规范和约束。这将对改变目前P2P的创业门槛及上线标准过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局面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