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摘 要定西市是中国著名的薯都,马铃薯产业为提高定西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大的奉献,但近些年来,定西市的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瓶颈,多年累积的营销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小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借助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发展历程、支柱性产业地位、营销发展现状、运输现状等4个方面对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虽然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产量逐年来稳定增长,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开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但是,定西市马铃薯产业仍然存在营销进展不均衡、农村物流发展滞后、粗放式经营问题依然突出、科研水平有待提升、科技推广力度不足、机械化生产水平低、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均衡开展定西马铃薯营销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多举措解决马铃薯深加工问题、提升科研水平与推广力度、提高定西马铃薯产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加大定西马铃薯的金融支持力度等建议,以期能够推动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目 录
1绪论 1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1
1.1.1选题目的 1
1.1.2选题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3
1.4研究方法 4
2相关理论与定义 5
2.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 5
2.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内容 5
3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7
3.1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 7
3.2马铃薯成为定西的支柱性产业 8
3.3定西马铃薯营销发展现状 9
3.4定西市马铃薯产业运输现状 10
4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
4.1营销进展不均衡 12
4.2农村物流发展滞后 12
4.3粗放式经营问题依然突出 13
4.4科研水平有待提升,科技推广力度不足 13
4.5机械化生产水平低 14
4.6金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支持力度不足 14
5促进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16
5.1均衡开展定西马铃薯产业营销活动 16
5.2大力发展农村物流 16
5.3多举措解决马铃薯深加工问题 17
5.4提升科研水平与推广力度 18
5.5提高定西马铃薯产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18
5.6加大定西马铃薯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18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1绪论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1.1.1选题目的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多年以来,甘肃省省委、省政府一直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促进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定西是中国的薯都,每年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居全国第二。脱毒年产量超过10亿,居全国首位;马铃薯总产量超过500万吨,加工能力超过70万吨,马铃薯的储备能力超过350万吨。而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对马铃薯的发展现状和市场进行分析,使马铃薯产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有所上升,从而积极打造定西市马铃薯品牌,使马铃薯产业真正成为兴边富民的具有鲜明特征的产业,为促进定西市的经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最终实现定西市薯民的增收致富。
1.1.2选题意义
定西市马铃薯的产量近年来是稳固增长的,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份额,所以马铃薯产业相应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针对如何使当地的经济水平有所体升是当地人民和政府都关心在乎的内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可以使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质量提升,同时能够带动相干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定西市以打造“中国薯都”为目的,尽管甘肃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并不是很好,但定西市马铃薯已成为本市第一大特色鲜明的产业,也是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性产业,本文关于定西市马铃薯的产业现状和种植优势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研讨,继而对于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劣势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从而使马铃薯产业更快速地发展并真正成为富民的产业,而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政府在制定相关马铃薯发展政策的时候提供参考价值。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追溯国外对马铃薯的研究,论文发现国外学者不仅对马铃薯的研究起步非常早。Y. Cohen和Y. Samoucha(1990)在研究中发现,在马铃薯消费过程中运用杀菌剂,有利于加强病虫害控制,增强马铃薯的病虫害抵抗力,从而完成减少马铃薯产业的生产成本的目标。[1]Lamont(1993)认为加强马铃薯营销活动的整合和加大对马铃薯新产品的开发,是荷兰种用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主要原因,对扩大荷兰种用马铃薯扩大出口意义重大。[2]Walker et al.(1999)通过对消费者差异化的马铃薯消费观念、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全球马铃薯种植区的三个主要因素,认为马铃薯在价格风险的负面影响是制约马铃薯专业化生产和供给量的主因素,并通过传导机制最终影响了供应地区地区马铃薯产业核心竞争力。[3]Araji & Love(2002)提出,马铃薯品种的开发有利于加快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增强马铃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4]Scott et al(2011)通过相关数据的世界粮食和农业组织(fao),拉丁美洲的马铃薯种植面积,马铃薯产量,和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斯科特在拉丁美洲等思想影响马铃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马铃薯生产技术、消费和营销。[5]
1.2.2国内研究现状
李晶(2005)认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能够达到增收农民收入、政府税收的作用,在发展中需要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并进行规模化种植、调整政府服务结构、建立自主的销售体系、以科技立本生产多样化产品。[6]姚乔花、李学文(2007)认为,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在地质地貌、气候资源、耕地资源的独具区位优势,将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展开历程分为自给自足、发展培养、块状经济雏形等3个阶段,提出要建设梯级种薯繁育体系、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马铃薯精深加工体系、贮藏体系建设、市场流通体系、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等建议。[7]曹子坚、冯哲英(2010)以产业集群的视角研究了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其存在马铃薯种植与贮藏科学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加工转化能力较低、效应和集群程度不高、企业管理模式陈旧等问题。[8]庞芳兰(2010)使用钻石模型的六个关键因素深化钻研了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形成,认为发展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要害在于协调好六要素的发展。[9] 胡汉民(2016)从新品种推广步伐、脱毒种薯生产能力、脱毒种薯覆盖率、在定西市的马铃薯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归纳,解决了马铃薯种子种植情况提出的对接市场选择品种,坚持抓好质量,建立了法律法规发展的机制。[10]王琴梅,曹琼(2016)借助波特的五力“钻石模式”实证研究了影响定西市马铃薯产业集群的相关因素,论文认为五大要素中企业因素对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最小,因而要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风让定西马铃薯“走出去”,培育出一个强大的马铃薯产业龙头企业作为关键措施。[11]马菁菁(2016)针对定西市马铃薯产业中的品种类型单一、技术力量薄弱,团队意识不强、服务能力受限,产业化水平较低,效益发挥不充分,市场运营模式单一、存贮能力不够等特点,经过调研总结,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有序农业,加强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协会,完善分销体系,加强终端市场调研,培育专业批发市场等马铃薯发展建议。[12]
目 录
1绪论 1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1
1.1.1选题目的 1
1.1.2选题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3
1.4研究方法 4
2相关理论与定义 5
2.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 5
2.2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内容 5
3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7
3.1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 7
3.2马铃薯成为定西的支柱性产业 8
3.3定西马铃薯营销发展现状 9
3.4定西市马铃薯产业运输现状 10
4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
4.1营销进展不均衡 12
4.2农村物流发展滞后 12
4.3粗放式经营问题依然突出 13
4.4科研水平有待提升,科技推广力度不足 13
4.5机械化生产水平低 14
4.6金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支持力度不足 14
5促进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16
5.1均衡开展定西马铃薯产业营销活动 16
5.2大力发展农村物流 16
5.3多举措解决马铃薯深加工问题 17
5.4提升科研水平与推广力度 18
5.5提高定西马铃薯产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18
5.6加大定西马铃薯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18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1绪论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1.1.1选题目的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多年以来,甘肃省省委、省政府一直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促进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定西是中国的薯都,每年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居全国第二。脱毒年产量超过10亿,居全国首位;马铃薯总产量超过500万吨,加工能力超过70万吨,马铃薯的储备能力超过350万吨。而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对马铃薯的发展现状和市场进行分析,使马铃薯产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有所上升,从而积极打造定西市马铃薯品牌,使马铃薯产业真正成为兴边富民的具有鲜明特征的产业,为促进定西市的经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最终实现定西市薯民的增收致富。
1.1.2选题意义
定西市马铃薯的产量近年来是稳固增长的,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份额,所以马铃薯产业相应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针对如何使当地的经济水平有所体升是当地人民和政府都关心在乎的内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可以使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质量提升,同时能够带动相干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定西市以打造“中国薯都”为目的,尽管甘肃省的整体经济发展情况并不是很好,但定西市马铃薯已成为本市第一大特色鲜明的产业,也是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性产业,本文关于定西市马铃薯的产业现状和种植优势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研讨,继而对于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劣势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从而使马铃薯产业更快速地发展并真正成为富民的产业,而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政府在制定相关马铃薯发展政策的时候提供参考价值。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追溯国外对马铃薯的研究,论文发现国外学者不仅对马铃薯的研究起步非常早。Y. Cohen和Y. Samoucha(1990)在研究中发现,在马铃薯消费过程中运用杀菌剂,有利于加强病虫害控制,增强马铃薯的病虫害抵抗力,从而完成减少马铃薯产业的生产成本的目标。[1]Lamont(1993)认为加强马铃薯营销活动的整合和加大对马铃薯新产品的开发,是荷兰种用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主要原因,对扩大荷兰种用马铃薯扩大出口意义重大。[2]Walker et al.(1999)通过对消费者差异化的马铃薯消费观念、马铃薯生产专业化、全球马铃薯种植区的三个主要因素,认为马铃薯在价格风险的负面影响是制约马铃薯专业化生产和供给量的主因素,并通过传导机制最终影响了供应地区地区马铃薯产业核心竞争力。[3]Araji & Love(2002)提出,马铃薯品种的开发有利于加快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增强马铃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4]Scott et al(2011)通过相关数据的世界粮食和农业组织(fao),拉丁美洲的马铃薯种植面积,马铃薯产量,和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斯科特在拉丁美洲等思想影响马铃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马铃薯生产技术、消费和营销。[5]
1.2.2国内研究现状
李晶(2005)认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能够达到增收农民收入、政府税收的作用,在发展中需要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并进行规模化种植、调整政府服务结构、建立自主的销售体系、以科技立本生产多样化产品。[6]姚乔花、李学文(2007)认为,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在地质地貌、气候资源、耕地资源的独具区位优势,将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展开历程分为自给自足、发展培养、块状经济雏形等3个阶段,提出要建设梯级种薯繁育体系、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马铃薯精深加工体系、贮藏体系建设、市场流通体系、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体系等建议。[7]曹子坚、冯哲英(2010)以产业集群的视角研究了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其存在马铃薯种植与贮藏科学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加工转化能力较低、效应和集群程度不高、企业管理模式陈旧等问题。[8]庞芳兰(2010)使用钻石模型的六个关键因素深化钻研了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集群的形成,认为发展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要害在于协调好六要素的发展。[9] 胡汉民(2016)从新品种推广步伐、脱毒种薯生产能力、脱毒种薯覆盖率、在定西市的马铃薯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归纳,解决了马铃薯种子种植情况提出的对接市场选择品种,坚持抓好质量,建立了法律法规发展的机制。[10]王琴梅,曹琼(2016)借助波特的五力“钻石模式”实证研究了影响定西市马铃薯产业集群的相关因素,论文认为五大要素中企业因素对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最小,因而要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风让定西马铃薯“走出去”,培育出一个强大的马铃薯产业龙头企业作为关键措施。[11]马菁菁(2016)针对定西市马铃薯产业中的品种类型单一、技术力量薄弱,团队意识不强、服务能力受限,产业化水平较低,效益发挥不充分,市场运营模式单一、存贮能力不够等特点,经过调研总结,提出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有序农业,加强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协会,完善分销体系,加强终端市场调研,培育专业批发市场等马铃薯发展建议。[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