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政府采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财政支出方式,是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的关键组成部分。政府采购的完成情况和单位的业务成效、工作质量是彼此挂钩的。然而,我国政府采购尚处于初级阶段,加之贪污腐败现象的存在,既影响到政府采购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公平性,还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利益。内部控制是规范政府采购的重要手段,它能保证政府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因此,强化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力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必要性和现状,然后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对应的问题成因,提出解决对应问题的方法措施。最后结合实际,以某行政事业单位为例,探讨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
目 录
1 引言 1
2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必要性 1
2.1 法律法规赋予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部门的职责 2
2.2 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快速发展 2
2.3助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金最大效益 2
2.4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3
3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现状 3
3.1采购规模逐年扩大3
3.2政府采购涉及众多领域4
4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必要性4
4.1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整4
4.2有助于打击贪腐,提高政府公信力4
5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5
5.1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5
5.2信息交流不畅,沟通不足6
5.3采购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6
5.4会计基础工作薄弱7
6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问题的原因8
6.1内部控制意识不到位8
6.2内控制度不够完善8
6.3问责制度不够明确9
7 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问题的相关措施9
7.1强化监督,授予实权9
7.2强化信息沟通10
7.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10
7.4强化会计基础工作10
8 行政事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流程10
9 以G行政事业单位为例,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13
9.1 G单位简介13
9.2设置政府采购部门13
9.3配备专业政府采购人员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图1 20022015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增长图 3
图2 政府采购内控流程图 12
1 引言
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施行以来,我国的政府采购活动逐渐步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一年后,财政部又颁布了《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规章,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不断规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政府采购规模逐年增加,节省了大量的财政资金,采购效率有所提高。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内部监督力度不够等原因,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采购出现漏洞会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譬如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社会的权益受到侵犯,政府公信力受损等等,这些负面影响严重制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那么,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出现问题到底原因何在,如何治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根据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现状?深入探究政府采购内控的原因?进而寻找治理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对策,就成为当前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2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必要性
政府采购可以这样定义:各级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以及民间团体组织,为了服务大众或者满足开展日常政务活动的需要,遵循合法、公正、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信原则,依据法定方式和程序,使用国家财政资金,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消费行为。
政府采购可根据采购模式,分为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混合采购三种模式。
集中采购,由一个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负责本级政府的全部采购任务。即用户单位向政府的财政部门申请,审核通过后,再让政府执行机构负责采购,采购合同签订后由用户单位组织验收,最后按合同金额支付。其优点是可以减少采购次数,提高采购效益。不过,集中采购的主要特征就是单位不可以随意购买物品,也就意味着其不能满足所有用户单位的个性化需求。
分散采购,各支出部门可以根据获批的预算计划自行采购。该模式只适用于小规模采购,因为分散采购有着扩大资源的铺张,采购效率较低等不足。
混合采购,一部分项目使用集中采购,另一部分采用分散采购。也就是说,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负责部分项目的采购,而其他的则由各单位自行采购。同时采用集中和分散两种采购模式,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发挥各自所长。通常,混合采购能达到资金的最优配置。[1]现阶段绝大部分国家都实行这种混合式采购。
2.1 法律法规赋予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部门的职责
2003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第二条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均应当实施政府采购。依据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采购项目组织的需要设立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法》的第十八条规定,“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2.2 助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金最大效益
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即公共资金的一种,也可称其为预算资金。其实,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余小部分则是来自于其它渠道的单位自筹资金。不可避免地,多多少少的随意使用和盲目跟风等不当行为会发生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上,这必定会干扰到财政资金的恰当管理与合理分配,也会大大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做到采购信息公开透明化,科学合理地管理采购资金,则可以节省财政开支,实现采购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采购提高资金使用率方面,已经过实践证明,实行政府采购后,公共预算资金的节约率都在10%左右。[2]比如,根据《关于徐州市 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15年整个徐州市 “全年采购金额115.01亿元,比预算节约13.64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6%。”[3]再比如,2014年常州市政府采购服务类项目已超过5300万元,达到2013年规模的2倍多,节约预算资金大致为598万元,采购资金的节约率为10.12 %。[4]据此可见,政府采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实现预算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起到了不容忽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目 录
1 引言 1
2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必要性 1
2.1 法律法规赋予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部门的职责 2
2.2 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快速发展 2
2.3助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金最大效益 2
2.4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3
3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现状 3
3.1采购规模逐年扩大3
3.2政府采购涉及众多领域4
4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必要性4
4.1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整4
4.2有助于打击贪腐,提高政府公信力4
5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5
5.1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5
5.2信息交流不畅,沟通不足6
5.3采购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6
5.4会计基础工作薄弱7
6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问题的原因8
6.1内部控制意识不到位8
6.2内控制度不够完善8
6.3问责制度不够明确9
7 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问题的相关措施9
7.1强化监督,授予实权9
7.2强化信息沟通10
7.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10
7.4强化会计基础工作10
8 行政事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流程10
9 以G行政事业单位为例,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13
9.1 G单位简介13
9.2设置政府采购部门13
9.3配备专业政府采购人员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图1 20022015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增长图 3
图2 政府采购内控流程图 12
1 引言
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施行以来,我国的政府采购活动逐渐步入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一年后,财政部又颁布了《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规章,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工作不断规范,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政府采购规模逐年增加,节省了大量的财政资金,采购效率有所提高。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内部监督力度不够等原因,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采购出现漏洞会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譬如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社会的权益受到侵犯,政府公信力受损等等,这些负面影响严重制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那么,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出现问题到底原因何在,如何治理,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根据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现状?深入探究政府采购内控的原因?进而寻找治理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的对策,就成为当前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2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必要性
政府采购可以这样定义:各级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以及民间团体组织,为了服务大众或者满足开展日常政务活动的需要,遵循合法、公正、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信原则,依据法定方式和程序,使用国家财政资金,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消费行为。
政府采购可根据采购模式,分为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混合采购三种模式。
集中采购,由一个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负责本级政府的全部采购任务。即用户单位向政府的财政部门申请,审核通过后,再让政府执行机构负责采购,采购合同签订后由用户单位组织验收,最后按合同金额支付。其优点是可以减少采购次数,提高采购效益。不过,集中采购的主要特征就是单位不可以随意购买物品,也就意味着其不能满足所有用户单位的个性化需求。
分散采购,各支出部门可以根据获批的预算计划自行采购。该模式只适用于小规模采购,因为分散采购有着扩大资源的铺张,采购效率较低等不足。
混合采购,一部分项目使用集中采购,另一部分采用分散采购。也就是说,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负责部分项目的采购,而其他的则由各单位自行采购。同时采用集中和分散两种采购模式,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发挥各自所长。通常,混合采购能达到资金的最优配置。[1]现阶段绝大部分国家都实行这种混合式采购。
2.1 法律法规赋予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部门的职责
2003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第二条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均应当实施政府采购。依据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制度,“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采购项目组织的需要设立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法》的第十八条规定,“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采购未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2.2 助力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金最大效益
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即公共资金的一种,也可称其为预算资金。其实,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余小部分则是来自于其它渠道的单位自筹资金。不可避免地,多多少少的随意使用和盲目跟风等不当行为会发生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上,这必定会干扰到财政资金的恰当管理与合理分配,也会大大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遵守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做到采购信息公开透明化,科学合理地管理采购资金,则可以节省财政开支,实现采购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采购提高资金使用率方面,已经过实践证明,实行政府采购后,公共预算资金的节约率都在10%左右。[2]比如,根据《关于徐州市 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15年整个徐州市 “全年采购金额115.01亿元,比预算节约13.64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6%。”[3]再比如,2014年常州市政府采购服务类项目已超过5300万元,达到2013年规模的2倍多,节约预算资金大致为598万元,采购资金的节约率为10.12 %。[4]据此可见,政府采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实现预算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起到了不容忽视、不可小觑的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