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
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职能业务和其他的公益活动提供了优质的条件。现今,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在不断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也越来越受到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很多的问题,那么将采取何种方式使得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取得合理成效?如何发挥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在此将会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加强讨论关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如何有效管理和预防错误的机制。关键词 固定资产 管理 内部控制
目录
1 引言 1
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述 1
2.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 1
2.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2
3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 2
4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3
5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 4
5.1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5
5.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得力 5
5.3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控制不顺、监督不力 5
5.4 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考核不到位 5
5.5 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素质要求 5
6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6
6.1职务分离制度 6
6.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调拨、处置等项工作程序 6
6.3 预算控制 7
6.4 固资产处置内部控制建设 7
6.5信息反馈控制 8
7以xxx行政事业单位为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8
8总结 10
致 谢 11
参 考 文 献 12
1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化也越来越突出,办公条件在不断的改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固定资产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构成的主体,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广泛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健全的制度、职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不明确、对管理的忽视、不合规定的处置、使用效率低以及监督力度不足等方面,对此需要急需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
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述
2.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可以定义为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归单位所有。比如房屋及建筑物,这种资产一般不介入市场经营,不是以赢取利润和资本增值为目的,而是对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服务,是以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一种有形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最大限度的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固定资产对于实现政府公共职能以及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具有推动作用。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使得在单位资产的总额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也越来越重要。固定资产是实物的有形资产,与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相比,固定资产可以多次参与事业单位的运营活动,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在若干会计期间内保持不变,在使用过程中,价值也会而逐渐、分期转移。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动植物。另外,固定资产与存货等资产相比较,它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从而能在较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取得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要,或出租给他人或在日常运营中使用,而不是用于出售。不仅如此,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之上,具有恒久、耐用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其原有物质形态基本保持,以自用为原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是政府行政机构用预算内、外的资金所购入的对单位职能的发挥有作用的设备,还有国家资源分配配置调入的相关固定资产。通常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了方便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各个单位并不是各单位并不是把所有的财产设备都作为固定资产,而是按照使用期限长短和单位价值的大小,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的区别在于,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实物形态是保持稳定的,而且单个价值是在最低金额以上。但是专业图书、椅子及事业照付的专用设备也属于固定资产,原因是这些资产虽然单项价格虽不够规定的限额,但是它们属于大宗的或主要的设备,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控制。
2.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在中国经济社会中,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主要的资金来自于财政的拨款特殊的组织群体, 它往往承担着对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来说,行政事业单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社会法人组织相比,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状况却相对落后,不利于其社会职责的实现,主要表现为行政成本的过高,管理制度方面相对薄弱,各个单位的相关职能划分不明确。这些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有些乃至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激发了社会的矛盾。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应将内部控制管理贯穿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实现对其的全面控制,同时,关注和控制重要的经济活动,强化各部门和岗位的管理、加强责任分工、优化业务活动的流程,从而形成岗位之间的互相制约和监督机制,内部控制管理应当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随着单位业务活动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以达到对固定资产管理最好的控制效果,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3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断的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保存和日常合理使用。但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制定相应的内部资产管理的规范,或者是虽然有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大,这就容易使得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过于注重表面,没有真正起到管理固定资产的作用。另外,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过于松散,固定资产属于实物资产,一般情况下增减变化比较小,当出现增减变化时,相关人员并没有履行手续,使得管理缺乏漏洞,有瑕疵可钻。而且,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不够,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严重违反账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给“监守自盗”者打开了方便之门,难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有相关的审计部门,但是对于相关资产的审计并不能做的真正的公正。其原因在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受到管理层的约束,或者内部审计人员多为兼任,这就导致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独立性,从而使自身的职能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的社会普遍现状有以下几点。
目录
1 引言 1
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述 1
2.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 1
2.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2
3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 2
4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3
5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 4
5.1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5
5.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得力 5
5.3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控制不顺、监督不力 5
5.4 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考核不到位 5
5.5 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素质要求 5
6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6
6.1职务分离制度 6
6.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调拨、处置等项工作程序 6
6.3 预算控制 7
6.4 固资产处置内部控制建设 7
6.5信息反馈控制 8
7以xxx行政事业单位为例,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8
8总结 10
致 谢 11
参 考 文 献 12
1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化也越来越突出,办公条件在不断的改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固定资产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构成的主体,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广泛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健全的制度、职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不明确、对管理的忽视、不合规定的处置、使用效率低以及监督力度不足等方面,对此需要急需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管理。
2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述
2.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可以定义为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归单位所有。比如房屋及建筑物,这种资产一般不介入市场经营,不是以赢取利润和资本增值为目的,而是对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服务,是以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一种有形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最大限度的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固定资产对于实现政府公共职能以及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具有推动作用。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使得在单位资产的总额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也越来越重要。固定资产是实物的有形资产,与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相比,固定资产可以多次参与事业单位的运营活动,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在若干会计期间内保持不变,在使用过程中,价值也会而逐渐、分期转移。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动植物。另外,固定资产与存货等资产相比较,它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从而能在较长的时期内发挥作用。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取得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要,或出租给他人或在日常运营中使用,而不是用于出售。不仅如此,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之上,具有恒久、耐用性,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使其原有物质形态基本保持,以自用为原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是政府行政机构用预算内、外的资金所购入的对单位职能的发挥有作用的设备,还有国家资源分配配置调入的相关固定资产。通常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了方便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各个单位并不是各单位并不是把所有的财产设备都作为固定资产,而是按照使用期限长短和单位价值的大小,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与其他资产的区别在于,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实物形态是保持稳定的,而且单个价值是在最低金额以上。但是专业图书、椅子及事业照付的专用设备也属于固定资产,原因是这些资产虽然单项价格虽不够规定的限额,但是它们属于大宗的或主要的设备,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控制。
2.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在中国经济社会中,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以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主要的资金来自于财政的拨款特殊的组织群体, 它往往承担着对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来说,行政事业单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其他社会法人组织相比,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状况却相对落后,不利于其社会职责的实现,主要表现为行政成本的过高,管理制度方面相对薄弱,各个单位的相关职能划分不明确。这些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有些乃至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激发了社会的矛盾。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应将内部控制管理贯穿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实现对其的全面控制,同时,关注和控制重要的经济活动,强化各部门和岗位的管理、加强责任分工、优化业务活动的流程,从而形成岗位之间的互相制约和监督机制,内部控制管理应当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随着单位业务活动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以达到对固定资产管理最好的控制效果,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3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不断的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保存和日常合理使用。但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制定相应的内部资产管理的规范,或者是虽然有制度,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大,这就容易使得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过于注重表面,没有真正起到管理固定资产的作用。另外,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过于松散,固定资产属于实物资产,一般情况下增减变化比较小,当出现增减变化时,相关人员并没有履行手续,使得管理缺乏漏洞,有瑕疵可钻。而且,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不够,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严重违反账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给“监守自盗”者打开了方便之门,难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有相关的审计部门,但是对于相关资产的审计并不能做的真正的公正。其原因在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受到管理层的约束,或者内部审计人员多为兼任,这就导致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独立性,从而使自身的职能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的社会普遍现状有以下几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