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咏盛制衣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阳澄湖咏盛制衣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20191229210633]
摘 要
当前服装企业特别是中小服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少中小服装企业的利润接近临界点,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较大危机。文章试图运用所学到财务管理知识,以苏州阳澄湖咏盛制衣厂为研究对象典型,研究其面临的财务管理存在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苏州阳澄湖咏盛制衣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营运资金周转率低下、营运资金流动性不足,资金链紧绷、赊销业务不规范、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等。因此,苏州阳澄湖咏盛制衣厂应该进行下列整改:提高工作效率,相应降低成本费用、改善财务操作规程,实时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审批制度,事前控制财务、引人PPG商业模式,实现低成本运营、货币资金实行总部统一管理、合理规避外汇风险。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苏州阳澄湖咏盛制衣厂中小服装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目 录
1.引言 1
1.1 问题的提出1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1
1.3 服装加工制造企业的财务困境2
1.3.1 资源竞争激烈,成本费用增加2
1.3.2 供销双向压缩,利润空间缩小2
1.3.3 信息共享程度低,财务管理滞后2
1.3.4 质检责任难明确,生产损耗提高2
1.3.5 金融政策不稳,融资难度加大3
2.苏州阳澄湖咏盛制衣厂的财务问题及原因3
2.1服装企业日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3
2.1.1 营运资金周转率低下3
2.1.2 营运资金流动性不足,资金链紧绷3
2.1.3 赊销业务不规范4
2.1.4 存货管理存在问题4
2.2 服装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及运营难点4
2.2.1 服装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5
2.2.2 服装加工制造企业的运营难点5
3.苏州阳澄湖咏盛制衣厂财务问题的解决措施6
3.1 提高工作效率,相应降低成本费用6
3.1.1科学设计作业流程6
3.1.2 加强存货管理 7
3.2 改善财务操作规程,实时财务管理8
3.3 完善财务审批制度,事前控制财务9
3.4 引人PPG商业模式,实现低成本运营9
3.5货币资金实行总部统一管理10
3.6 合理规避外汇风险11
4.结束语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1.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服装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的现象,和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包括审美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和商品本身价值等,经营主体由此可以获得理想的利润和价值、,这也是服装业经营动力的不竭源泉。然而,然而服装业也是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粗放型经营的企业已经无法生存,必须实现经营管理的精致细化,这意味着经营者必须致力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创造附加值高的知名品牌,同时致力于企业内部事物管理的运营机制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州阳澄湖咏盛制衣厂在苏州发展多年,其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上,由于制度和管理的欠缺,加之经济竞争激烈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赊销业务缺乏管理,存货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屡屡发生,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苏州阳澄湖咏盛制衣厂的财务管理问题。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中小型服装企业的进步和发展速度飞快,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资本和技术成本低、规模小,又受外部经济体制和传统体制的制约,使其在财政控制方面存在着和市场经济相抵触的缺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的冲击下陷入困境。本文尝试以某个服装公司的财政状况为蓝本,对现代中小型服装企业的财政状况进行剖析,并积极探索有关的解决方案。
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决定着公司的脉搏强弱,是公司成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一些中小型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十分差强人意,是公司发展的软肋。服装行业的门槛相对不高,又是人员密集型企业,员工的素质有高有低,导致公司在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上捉襟见肘,财政管理中暴露出很多弊端。
本文通过研究苏州阳澄湖咏盛制衣厂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其原因,从而探寻服装中小企业在激烈竟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途径。
2.苏州阳澄湖咏盛制衣厂的财务困境和财务问题
2.1.服装加工制造企业的财务困境
2.1.1 市场源头竞争残酷,资源短缺抬高成本
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展开,市场上部分小供应商因为利润太低而走向失败,大的功能供应商方可幸存下来,这样一来生产商面临原材料越来越少的困境,供不应求的态势径直提高了价格,水涨船高,企业的材料成本随着原材料的价格一路上涨。同样的困境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人手短缺又使人工成本上举。那些销售渠道局限于家族式网络的企业,此时会看不清路迈不动步,对于最新的市场趋势既难以看清又难以把握,最终导致销售成本上涨。
2.1.2 供销两头挤压,利润幅度缩减
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下,服装企业的客户被迫直接找到原材料的供应商,和他们建立直接合作关系,根据调查显示,这类合作关系已经上升到60-70%。服装企业上下游的合作伙把价格谈妥之后,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一目了然,毫无秘密可言,留给服装厂商手里的就只有加工费了,而且因为失去了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资格,无法敦促供应商及时交货,他们只对客户负责,导致经常会延迟交货,严重阻碍了服装加工厂的生产进程,促使加工成本提高,削减了销售盈利。
原材料成本的提高是服装厂的营业利润减少的直接原因;客户一味地要求服装厂降低成本,使得服装厂寸步维艰,只有通过合理的理财规划,才能使其得到持续经营。
2.1.3 内部信息不能及时充分共享,财务管理跟不上
电算化是把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管理手段,可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找不到各行业通用的相关软件,企业若想独立开发花费资金较多,大部分服装加工厂通过手工的形式,经过网上邻居共享Excel表格的途径对信息实施共享,从某个角度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缺点在于无法实时更新数据,企业内部信息交换程度令人沮丧。举例来说,采购员把原料买回来后,仓库保管员仅仅在某个时刻更新相关数据,不可能对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库存数据有误差,别的部门运用Excel表采取的策略就会是错的。每一环节各部门都要进行最后确认,才会获取准确确定的资料,发现的财政管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2.1.4 质量检验把关难。加工损耗增加
通常来说采购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跟单员要负责收料环节的检验任务,尚无专职负责检验收料质量的人,责任分工模糊。服装原料采买到厂后,版房在裁作二版的时候,需要对用布量再次计算,跟单组进而核查这一次的使用标准和第一版的计算是不是一样,然后对进货量的多少进行估计。假如,购置了多余的布料,要和客户协调,能否做多一点的服装,避免布料的浪费;如果原料不充足,还得增加采购布料。一般来说,调整区间在3%-5%之内,客户基本上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客户反对,多出来的布料就得在仓库里面积压,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布料一次性供应个车间,如果车间浪费了布料,导致布料紧缺,则向仓库申请领取,这是管理系统暴露出的缺陷,现在还不具备检验布料损耗合理区间的条件,原因在于无法实时统计和调查车间的损耗,假如把供应频率改成以天为单位,又会面临工作量太大的问题,将耗费太多的人力资源。
2.1.5 金融政策不稳,融资难度加大
全球经济环境动荡不安,目前金融政策不安全。这就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的确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时即使有业务也不瞻前顾后、不敢扩大规模生产,现金周转缓慢,资金链存在断裂的隐患,没有稳固的银行信贷,不能储备充足的经营资金,融资又面临很多难题,都是现在经营者面对的共同的挑战。
2.2 服装企业日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经营资金不能高效周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