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20200105105645]
成本控制是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更是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必然需要。由于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了我国成本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愈发严重,企业成本控制的变革迫在眉睫。预计在今后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它的功能和作用将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介绍了成本控制的概念,阐述了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其次对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了解并阐述了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然后又以宁波茂旺铆钉制造有限公司为案例分析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对策
目 录
1 引 言1
2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概述1
2.1 成本控制的定义 1
2.2 成本控制的内容2
3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2
4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3
4.1 思想观念落后3
4.2 忽视隐性成本控制4
4.3 成本核算方法过于简单4
4.4 员工培训环节过于薄弱5
5 针对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提出对策5
5.1 树立成本控制观点5
5.2 注重隐性成本6
5.3 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6
5.4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6
6 成本控制问题案例分析——以宁波茂旺铆钉制造有限公司为例7
6.1 茂旺公司简介 7
6.2 茂旺公司所处的内部环境7
6.3 茂旺公司生产成本核算系统设计10
6.4 对茂旺公司非生产成本方面的改进建议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激烈,整个社会进入到一个“微利时代” [1],一些企业家深刻地感受到在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企业面临的挑战就是价格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一种成本竞争赛。中小企业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发展速度飞快,能够很好的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思想观念落后,忽视隐性成本控制,核算方法过于简单,员工培训环节过于薄弱等问题,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上处于弱势竞争地位。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谋求发展、获得生存、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产品成本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要想降低产品成本,开展成本控制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如果没有成本控制,就不可能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成本控制也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手段。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成本控制己经不仅仅是影响企业利润高低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企业竞争力大小和生存发展潜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企业要想生产出质高价廉的产品,关键在于进行成本控制,而探索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又是对实现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具有实际意义的。因此,本文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为研究课题,总结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发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2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概述
2.1成本控制的定义
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
成本控制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成本控制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根据历史数据确定产品的工时即人工成本、制造费用,根据材料表确定材料成本,从而算出产品的标准成本,实际发生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升高和降低的原因,调整标准成本,使标准成本接近实际成本,从而控制成本,达到降低的目的。[2]广义的成本控制是包括企业发生的从采购、生产、销售、研发、管理等的全部费用,分析全部发生费用成本的降低和控制。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实施科学的成本控制,既能够促进企业优化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又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资源的浪费,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水平,并保持低成本的生产方式。
2.2 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控制,包括生产过程前的控制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生产过程前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在产品的研制和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设计、工艺、工艺装备、材料选用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价值分析,以求用最低的成本使产品达到质量的要求。[3]生产控制中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产品成本形成的主要阶段,做好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对于按质量而又低成本地完成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是生产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
成本控制的内容较为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地平均使用力量,成本控制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区别对待。每行每业都有不同的控制重点。而控制内容一般可分为成本形成过程和成本费用两种。按成本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产品投产前的控制、制造过程中的控制、流通过程中的控制;按成本费用的构成划分为:原材料成本控制、工资费用控制、制造费用控制、企业管理费用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成本发生的过程,包括: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销售过程、物流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管理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所发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成本达到规定的要求。
3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是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5.00%、38.51%和22.83%,即85%的中小企业均为非国有企业。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1%。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1%、58%和41%;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89%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6%的城镇就业机会。[4]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我国提供给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宽松,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强,然而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要积极开展管理成本管理活动,其中,成本控制又是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今许多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现状却令人担忧,管理者对成本控制的理解存在着诸多误区,并由此导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难度做大、做强并全面地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对其加以改进和完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们逐步认识到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加强了成本规划和成本控制,但仍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存在这样的误解,即成本控制就是根据成本计算的结果进行的,通过成本计算取得的实际成本资料,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今儿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这种事后的控制活动虽然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成本费用已经发生,成本降低的成果只能在下期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因而不能有效地降低当期的成本费用。[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