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钢铁公司股权并购与重组问题研究
摘 要在我国供给侧改革当中,钢铁行业作为排头兵,其意义已经局限了本行业本身,而是会对整个制造业改革成果带来重要影响。当前,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无序竞争现象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水平,钢铁企业纷纷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分析法等方式,对于宝钢武钢并购重组进行研究分析,从去产能等层面地评价这一并购重组行为。最后,针对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使钢铁行业并购重组之后的绩效得到进一步提升。
目 录
1.绪 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现状 1
1.4研究方法 3
2.理论基础 4
2.1并购动因理论 4
2.2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4
3.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案例概况 6
3.1宝钢武钢并购重组背景 6
3.1.1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6
3.1.2钢铁行业盈利状况持续下滑 6
3.1.3行业组织分散,产业集中度低 7
3.2合并双方背景 7
3.2.1合并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7
3.2.2被合并方: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8
3.3并购重组方式 9
3.4宝钢武钢的并购过程 9
3.5并购重组的具体方案 10
4.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效应分析 12
4.1提升市场集中度 12
4.2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 12
4.3第三加强技术协同 14
4.4促进环境保护 14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启示 16
5.1对政府的启示 16
5.1.1要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减少进入壁垒 16
5.1.2优化金融机构职能 16
5.2对企业的启示 17
5.2.1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协同发展 17
5.2.2提升技术效率,加强核心竞争力 17
5.2.3加速进行产业内部的产能整合调整 17
5.2.4降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增效提高产品竞争力 18
5.2.5优化要素结构、提升要素质量 18
结 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绪 论
1.1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换挡期,进入新常态阶段。无论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产业产业业态,还是增长动力,都今非昔比。经济增速放缓,结构需优化升级。为了应对新常态,结构性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钢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属于支柱产业,但是在新常态阶段,但是钢铁行业在新常态阶段、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等诸多挑战,必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宝钢和武钢进行并购重组,两家企业联合重组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出协同效应,提升中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可为我国其他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起到样本效应。
1.2研究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改善供给端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我国钢铁行业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亏损严重的状态,整个行业亟待进行供给侧改革。宝钢和武钢在2016年12月进行了并购重组。这一并购重组行为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加完成度。对于这一并购重组行为进行研究,能够为我国钢铁企业提升并购重组绩效,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内容。
1.3研究现状
(1)并购重组类型。在并购双方在产业链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可将企业并购重组划分为横向纵向以及混合并购三种类型。对于企业财务状况,不同的并购类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Martynova, M. and L. Renneboog(2013)对于并购行为市场产生的影响和反应并不显着。对于并购企业股东财富而言,横向并购会有减损作用。而混合并购,则可起到提升作用。侯永丰(2012)认为,若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则企业的并购绩效在进行横向并购之后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张瑞(2012)认为并购类型不同,产生的并购绩效也不尽相同。当前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着政府干预过多,绩效不高等问题。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很多学者研究并购类型的视角日益多远。赵惠、王亮(2014)引入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如果处于成熟阶段,提升业绩可通过纵向并购来实现。黄晓薇、郭红玉(2016)认为混合并购可提升衰退行业企业当中的业绩。
(2)并购重组支付方式。很多学者都认为对于并购绩效而言,其支付方式会产生显著影响。Movshuk(2015)认为,从并购绩效层面来看,通过现金支付要优于股票支付。刘家英2014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现金支付,并不能带来超额收益。刘淑莲等2014认为对于并购绩效而言,融资约束会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学者认为,企业高管持股比例以及资本结构与并购方式的选择息息相关。李胜男(2013)认为,通常情况下,那些高管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更加青睐于并购过程中通过现金进行支付。Young S. Kim(2015)认为方面的因素会共同影响支付方式,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资本结构、控制权结构等方面支付方式同样也会产生影响。而以上因素会对并购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并购重组过程当中,要在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Jeong H. Lee(2015)将加拿大在1998年至2018年发生的并购重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对于并购重组方而言,股票支付现金支付及其混合支付都能够带来真正的收益。
(3)并购重组动因。行业不同,能够重组动因也不尽相同。刘润朝(2014)分析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并购活动,认为对于市场势力、战略规划、经济规模、财务协同等方面并购动因可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郭保民,刘巍(2015)深入研究我国家电行业的并购活动,认为企业可在财务视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并购动因。谭艳(2013)将并购重组之后的政府行为予以考虑得出。从本质上来看,并购重组的真正动因是由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4)并购重组效应
当前很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扩张资本以及持续经营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深入的研究并购重组效应。袁天荣(2015)认为并购重组能够降低成本,扩大经济规模。但传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管理效率无法提升。Martynova, M(2012)认为可通过价值链的形式,实现并购重组之后的协同效应。对于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效益,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如刘思兰(2017)认为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并购重组企业规模得到扩大,获得协同效应,但是整体上来看受制于科技水平。中国钢铁企业并购效应并不凸显。再加之产业集中度不高,产能过剩,对于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并且银行第五,并购绩效并购重组财务绩效。Young S. Kim(2017)认为,偿债民用盈利及其发展能力。企业并购一段时间之后,的主要财务绩效指标。王宋涛、温宪元(2012)认为能够重组可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可增加股东财富。张学平(2018)以我国30起典型并购实践,通过会计研究法进行分析,认为并购绩效从长期来看并没有显着的改善。从短期来看,企业的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Changqi Wu(2013)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存在一定的劣势。赵丽丽2013。选取了盈利性、成长性规模效益等13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钢铁企业的规模会对并购重组绩效产生影响。大型钢铁企业的并购绩效要优于小型企业。
目 录
1.绪 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现状 1
1.4研究方法 3
2.理论基础 4
2.1并购动因理论 4
2.2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4
3.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案例概况 6
3.1宝钢武钢并购重组背景 6
3.1.1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6
3.1.2钢铁行业盈利状况持续下滑 6
3.1.3行业组织分散,产业集中度低 7
3.2合并双方背景 7
3.2.1合并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7
3.2.2被合并方: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8
3.3并购重组方式 9
3.4宝钢武钢的并购过程 9
3.5并购重组的具体方案 10
4.宝钢武钢并购重组效应分析 12
4.1提升市场集中度 12
4.2促进产业链优化升级 12
4.3第三加强技术协同 14
4.4促进环境保护 14
5.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启示 16
5.1对政府的启示 16
5.1.1要推动企业并购重组减少进入壁垒 16
5.1.2优化金融机构职能 16
5.2对企业的启示 17
5.2.1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协同发展 17
5.2.2提升技术效率,加强核心竞争力 17
5.2.3加速进行产业内部的产能整合调整 17
5.2.4降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增效提高产品竞争力 18
5.2.5优化要素结构、提升要素质量 18
结 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绪 论
1.1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换挡期,进入新常态阶段。无论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产业产业业态,还是增长动力,都今非昔比。经济增速放缓,结构需优化升级。为了应对新常态,结构性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钢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属于支柱产业,但是在新常态阶段,但是钢铁行业在新常态阶段、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等诸多挑战,必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宝钢和武钢进行并购重组,两家企业联合重组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出协同效应,提升中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可为我国其他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起到样本效应。
1.2研究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改善供给端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我国钢铁行业普遍面临着产能过剩,亏损严重的状态,整个行业亟待进行供给侧改革。宝钢和武钢在2016年12月进行了并购重组。这一并购重组行为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加完成度。对于这一并购重组行为进行研究,能够为我国钢铁企业提升并购重组绩效,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内容。
1.3研究现状
(1)并购重组类型。在并购双方在产业链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可将企业并购重组划分为横向纵向以及混合并购三种类型。对于企业财务状况,不同的并购类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Martynova, M. and L. Renneboog(2013)对于并购行为市场产生的影响和反应并不显着。对于并购企业股东财富而言,横向并购会有减损作用。而混合并购,则可起到提升作用。侯永丰(2012)认为,若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则企业的并购绩效在进行横向并购之后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张瑞(2012)认为并购类型不同,产生的并购绩效也不尽相同。当前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着政府干预过多,绩效不高等问题。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很多学者研究并购类型的视角日益多远。赵惠、王亮(2014)引入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如果处于成熟阶段,提升业绩可通过纵向并购来实现。黄晓薇、郭红玉(2016)认为混合并购可提升衰退行业企业当中的业绩。
(2)并购重组支付方式。很多学者都认为对于并购绩效而言,其支付方式会产生显著影响。Movshuk(2015)认为,从并购绩效层面来看,通过现金支付要优于股票支付。刘家英2014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通过现金支付,并不能带来超额收益。刘淑莲等2014认为对于并购绩效而言,融资约束会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学者认为,企业高管持股比例以及资本结构与并购方式的选择息息相关。李胜男(2013)认为,通常情况下,那些高管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更加青睐于并购过程中通过现金进行支付。Young S. Kim(2015)认为方面的因素会共同影响支付方式,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资本结构、控制权结构等方面支付方式同样也会产生影响。而以上因素会对并购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并购重组过程当中,要在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Jeong H. Lee(2015)将加拿大在1998年至2018年发生的并购重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对于并购重组方而言,股票支付现金支付及其混合支付都能够带来真正的收益。
(3)并购重组动因。行业不同,能够重组动因也不尽相同。刘润朝(2014)分析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并购活动,认为对于市场势力、战略规划、经济规模、财务协同等方面并购动因可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郭保民,刘巍(2015)深入研究我国家电行业的并购活动,认为企业可在财务视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并购动因。谭艳(2013)将并购重组之后的政府行为予以考虑得出。从本质上来看,并购重组的真正动因是由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4)并购重组效应
当前很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扩张资本以及持续经营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深入的研究并购重组效应。袁天荣(2015)认为并购重组能够降低成本,扩大经济规模。但传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管理效率无法提升。Martynova, M(2012)认为可通过价值链的形式,实现并购重组之后的协同效应。对于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效益,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如刘思兰(2017)认为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并购重组企业规模得到扩大,获得协同效应,但是整体上来看受制于科技水平。中国钢铁企业并购效应并不凸显。再加之产业集中度不高,产能过剩,对于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并且银行第五,并购绩效并购重组财务绩效。Young S. Kim(2017)认为,偿债民用盈利及其发展能力。企业并购一段时间之后,的主要财务绩效指标。王宋涛、温宪元(2012)认为能够重组可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同时可增加股东财富。张学平(2018)以我国30起典型并购实践,通过会计研究法进行分析,认为并购绩效从长期来看并没有显着的改善。从短期来看,企业的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Changqi Wu(2013)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存在一定的劣势。赵丽丽2013。选取了盈利性、成长性规模效益等13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钢铁企业的规模会对并购重组绩效产生影响。大型钢铁企业的并购绩效要优于小型企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