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高送转研究胜宏科技案例研究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浪潮不断推进,与现金分红相比来说,股票分红的政策更受上市公司的青睐,投资者也更倾向于投资“高送转”类股票。从14年起,发行“高送转”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增多。不管是“送”还是“转”,其本质都是股权内部价值在变动,没有对公司产生真正利益的影响。即使这样,投资者们和上市公司对于“高送转”类股票的热情仍持续上涨,这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惠州胜宏科技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以其“高送转”开始的背景前提、发生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作简单的论述,并通过分析其发展能力和行业前景,发行其违规行为使得媒体及证券部都对其送转事件起怀疑,从这个案例揭示了上市公司利用发行“高送转”股票,一旦投资者盲目跟风投资,利益会从中受损,并且给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上市公司要根据经营状况、业绩水平以及行业前景科学地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证监部门加强对此类事件的监管和干预;中小投资者在掌握相关投资信息前提下,做出合理判断和投资行为。
目 录
1绪论 8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8
1.1.1研究背景 8
1.1.2研究意义 8
1.2文献综述 8
1.2.1“高送转”的理论基础 8
1.2.2“高送转”的市场影响 10
1.3研究方法及思路 10
1.3.1研究方法 10
1.3.2研究框架 11
2.“高送转”界定和理论基础 12
2.1概念论述 12
2.1.1股利的政策 12
2.1.2“高送转”的界定 12
2.2我国“高送转”概况 12
2.2.1“高送转”的现状 13
2.2.2“高送转”的动因 14
3.“高送转”影响分析 16
3.1“高送转”公司的特征 16
3.1.1财务状况——“高指标” 16
3.1.2盈利能力——“高增长” 16
3.1.3股本特点——“高成长” 16
3.2“高送转”对公司的影响 16
3.2.1配合大股东减持 16
3.2.2满足公司再融资需求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
3.2.3减轻公司税赋 16
3.2.4增加公司未来压力 17
3.3“高送转”对市场的影响 17
3.3.1活跃股本市场 17
3.3.2造成股市不公 17
3.3.3形成盲目跟风 18
3.3.4引发监管关注 18
3.4“高送转”对投资者的影响 18
3.4.1消极影响 18
3.4.2积极影响 18
4.胜宏科技“高送转”案例分析 20
4.1胜宏科技和所属行业概况 20
4.1.1公司基本情况 20
4.1.2所属行业概况 20
4.2案例的选择 21
4.3胜宏科技“高送转”分析 22
4.3.1“高送转”情况介绍 22
4.3.2“高送转”能力分析 22
4.3.3“高送转”影响分析 26
5.结论与建议 30
5.1研究结论 30
5.2建议 30
5.2.1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30
5.2.2对投资者的建议 31
5.2.3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31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A股的不断成熟,为使自己的公司受到投资者的吸引,大多上市公司都选择“高送转”这一股利政策,即作为赠与或配股授予股民而发行高比例股票的行为。当代投资者不仅关注股票的利息收入,还关注他们投资的公司所采用的股息政策。所以,“高送转”这一独特的方式受到了投资者的喜欢。于是,这一循环就导致了“高送转”数量越来越多,比例越来大,投资需求也是越来越旺。
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并不健全,法律法规落实不够到位,监管部门对于一些交易漏洞缺乏对应的法律文献,信息不对称也是原因之一。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不健全,加之大多投资者非理性追捧“高送转”股票,种种原因最终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1.1.2研究意义
具备发行“高送转”的上市公司一般是指利润丰厚、经营条件良好的公司,同时,它也向投资者展示了公司未来乐观的前景。所以,一旦发行“高送转”股票,会对股民造成暗示,即预示着有高额回报。因为这些特点,股市上“高送转”的股票数量不断增多,引发的却是股东不断地减持,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其中原因是因为一些公司在发行过程中存在不正当的行为和目的,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胜宏科技发行“高送转”股票的动机、分析其发行能力以及发行后对各方的影响,使投资者了解公司发行股票的真正动机,了解公司的发行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切忌跟风投资,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做出理性判断,合理预估“高送转”股票的市值和盈利能力。同时,通过揭露上市公司某些恶意行为,为其敲响警钟,这不仅是给自己公司带来负面影响,还有碍于长期发展。此外,证监部门应关注股市的健康发展,制定相关法律,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监察力量,提高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质量,严惩非法“高送转”公司,以促进股票市场良好的发展,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权利和利益。
1.2文献综述
1.2.1“高送转”的理论基础
(1)流动性论
对于有资金条件限制的中小投资者来说,过于高的股票价格难以接受,因此投资空间受限,对于那些进行“高送转”过后的公司股票,不仅其价低,它的市场流动性也是非常强的。针对这一特性,国外研究学者通过研究“高送转”后公司股票的情况,确实发现这其中的关联性。如Copeland(1979年)发现 “高送转”后的股票不仅其换手率提高了,而且公司股东的个数也相应地增多了,从而大大提高了股票的流动能力;Angel(1997年)对“高送转”股票的拆分进行研究,也发现其流动性确实提高了,这也验证了“高送转”对股票流动性有积极作用。
我国的股市仍属于初级阶段,相比国外成熟的市场,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于我国投资市场留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针对国外的研究理论是否适应我国投资市场,仍需探究。陈小悦(2003年)首次将流动理论和信号传递论与我国证券市场相联系,发现该两种理论都难以适用我国股票市场的“高送转”行为。钱智通(2016年)发现部分国内公司为使得自身股价降低而进行送转股,以提高股票的流动性,同样验证了流动性与“高送转”的相关性。
目 录
1绪论 8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8
1.1.1研究背景 8
1.1.2研究意义 8
1.2文献综述 8
1.2.1“高送转”的理论基础 8
1.2.2“高送转”的市场影响 10
1.3研究方法及思路 10
1.3.1研究方法 10
1.3.2研究框架 11
2.“高送转”界定和理论基础 12
2.1概念论述 12
2.1.1股利的政策 12
2.1.2“高送转”的界定 12
2.2我国“高送转”概况 12
2.2.1“高送转”的现状 13
2.2.2“高送转”的动因 14
3.“高送转”影响分析 16
3.1“高送转”公司的特征 16
3.1.1财务状况——“高指标” 16
3.1.2盈利能力——“高增长” 16
3.1.3股本特点——“高成长” 16
3.2“高送转”对公司的影响 16
3.2.1配合大股东减持 16
3.2.2满足公司再融资需求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
3.2.3减轻公司税赋 16
3.2.4增加公司未来压力 17
3.3“高送转”对市场的影响 17
3.3.1活跃股本市场 17
3.3.2造成股市不公 17
3.3.3形成盲目跟风 18
3.3.4引发监管关注 18
3.4“高送转”对投资者的影响 18
3.4.1消极影响 18
3.4.2积极影响 18
4.胜宏科技“高送转”案例分析 20
4.1胜宏科技和所属行业概况 20
4.1.1公司基本情况 20
4.1.2所属行业概况 20
4.2案例的选择 21
4.3胜宏科技“高送转”分析 22
4.3.1“高送转”情况介绍 22
4.3.2“高送转”能力分析 22
4.3.3“高送转”影响分析 26
5.结论与建议 30
5.1研究结论 30
5.2建议 30
5.2.1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30
5.2.2对投资者的建议 31
5.2.3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31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A股的不断成熟,为使自己的公司受到投资者的吸引,大多上市公司都选择“高送转”这一股利政策,即作为赠与或配股授予股民而发行高比例股票的行为。当代投资者不仅关注股票的利息收入,还关注他们投资的公司所采用的股息政策。所以,“高送转”这一独特的方式受到了投资者的喜欢。于是,这一循环就导致了“高送转”数量越来越多,比例越来大,投资需求也是越来越旺。
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并不健全,法律法规落实不够到位,监管部门对于一些交易漏洞缺乏对应的法律文献,信息不对称也是原因之一。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不健全,加之大多投资者非理性追捧“高送转”股票,种种原因最终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1.1.2研究意义
具备发行“高送转”的上市公司一般是指利润丰厚、经营条件良好的公司,同时,它也向投资者展示了公司未来乐观的前景。所以,一旦发行“高送转”股票,会对股民造成暗示,即预示着有高额回报。因为这些特点,股市上“高送转”的股票数量不断增多,引发的却是股东不断地减持,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其中原因是因为一些公司在发行过程中存在不正当的行为和目的,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胜宏科技发行“高送转”股票的动机、分析其发行能力以及发行后对各方的影响,使投资者了解公司发行股票的真正动机,了解公司的发行能力和未来盈利能力,切忌跟风投资,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做出理性判断,合理预估“高送转”股票的市值和盈利能力。同时,通过揭露上市公司某些恶意行为,为其敲响警钟,这不仅是给自己公司带来负面影响,还有碍于长期发展。此外,证监部门应关注股市的健康发展,制定相关法律,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监察力量,提高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质量,严惩非法“高送转”公司,以促进股票市场良好的发展,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权利和利益。
1.2文献综述
1.2.1“高送转”的理论基础
(1)流动性论
对于有资金条件限制的中小投资者来说,过于高的股票价格难以接受,因此投资空间受限,对于那些进行“高送转”过后的公司股票,不仅其价低,它的市场流动性也是非常强的。针对这一特性,国外研究学者通过研究“高送转”后公司股票的情况,确实发现这其中的关联性。如Copeland(1979年)发现 “高送转”后的股票不仅其换手率提高了,而且公司股东的个数也相应地增多了,从而大大提高了股票的流动能力;Angel(1997年)对“高送转”股票的拆分进行研究,也发现其流动性确实提高了,这也验证了“高送转”对股票流动性有积极作用。
我国的股市仍属于初级阶段,相比国外成熟的市场,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于我国投资市场留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针对国外的研究理论是否适应我国投资市场,仍需探究。陈小悦(2003年)首次将流动理论和信号传递论与我国证券市场相联系,发现该两种理论都难以适用我国股票市场的“高送转”行为。钱智通(2016年)发现部分国内公司为使得自身股价降低而进行送转股,以提高股票的流动性,同样验证了流动性与“高送转”的相关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