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概述 1
2.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历程 1
2.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特征 3
3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必要性 4
3.1 内源性融资有限 4
3.2 证券融资门槛高 5
3.3 银行放贷严格 5
3.4 民间借贷乏力 6
4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 6
4.1 担保机构自身方面 6
4.2 担保机构体系方面 7
4.3 企业自身方面 8
4.4 政府方面 8
5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9
5.1 担保机构自身方面 9
5.2 担保机构体系方面 10
5.3 企业自身方面 11
5.4 政府方面 13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图1 我国2005-2012年担保机构数量及增长情况 3
表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及经营年限比较 4
1 引言
中小企业指的是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雇佣人员和经济成交量很小,通常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提供资金。在中小企业的运作中,大多是小规模的业主直接管理。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金融为先,经济是主要生产力的时代。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生力军,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众多的融资渠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earch_exp&ie=utf8>中,担保行业以其独具的优势愈来愈受到了中小企业的注视和喜爱。在中国现有的情况下,逐渐改善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 困难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有着积极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从无到有,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差、贷款来源差、资本不足等特点,以及外部银行信贷管理逐步规范化、合理化、手续的不断完善,和国家的建设支持力度缺乏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的融资劣势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解决融资担保,制约中小企业经济困难的问题,只有在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断改善和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取得的初步成果上逐步加强这一体系的建设,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更加蓬勃发展,使我国经济建设更加迅速,最终建设一个庞大完善的经济体系。
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概述
2.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历程
我国的信用担保业成长起步的比较晚,于1999年我国首次启动了信用担保试点计划。在原国家经贸委的广泛调查研究下,在向国务院提交的“关于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时间情况报告”的基础上,原国家经贸委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国经贸中小企业[1999]540号),自此我国初次进入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试点阶段。在这一个良好的试点前提下,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开始了各地区领导小组对我国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实践[1]。
在200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59号),明确的提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要求。同时,国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税发[2001]37号文下发通知,对纳入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范围的担保机构,其担保收入三年免征营业税[2]。
2002年6月,在全国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关注下,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至此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了法律依据,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全国性信用担保业已初步形成,信用担保行业由试点探索进入了依法规范的新阶段[3]。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进 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建立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加强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监督制度,并提出了“谁审批设立、谁监督管理”的原则,确定地方相应的监管职责。《通知》的出台有利于规范担保行业,促进担保行业的发展。
2013年生效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指出信用担保机构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创立与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其在缓解就业压力和拉动民间投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对担保行业的法律保护力度,为我国的信用担保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一系列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持政策的出台让我国的担保行业拥有蓬勃的发展生机,行业市场繁荣,在数量上首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图1所示,2005年全国仅有2914家担保机构,2006年增加了452家,2007年又比上年增多了363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5至2009年达到了一个增长高峰,全国拥有5547家担保机构,是2005年的1.9倍。2010至2011年是增长最大的一年,相比上年增幅达到39.34%。2012年,我国的担保机构数量达到了8590家。
从组建形式上来看,可把我国的担保机构分为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式担保机构三种。政策性担保机构由政府投资控股,执行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和发展方向的企业进行扶持,而且政府财政对其亏损给予适当的补助。政策性担保公司 在支持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银企纽带,活跃地方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的作用。而商业担保公司和政策担保机构是完全不同的。商业担保公司是由业主自筹资金,自担亏盈,自己管理风险,完全以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控制原理来运作,发生亏损需要用自有资金来弥补。互助式担保机构则是属于私营企业,通过与农村信用社建立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向农村信用社提供全额连带保证担保为主,下设会员企业,再由会员企业向担保公司提供财产权,股权,债务,以及其他形式的实物资产作为反担保模式,来实现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目的。
银行贷款是指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在银行放贷方面,我国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得到的金额数量是很小很小的。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效率低,风险大,以及中小企业自身规模的条件限制,缺少抵押品,资本运作能力不足等原因,使得中小企业很难满足银行严格的贷款条件。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没能建立起真正的信用关系。在银行已经发放的信贷业务中,存在着中小企业拖欠利息,持有大量不良资产的现象。这就使得中小企业想使用银行贷款却得不到,银行想贷款帮助中小企业又不敢的情况。而且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增多,银行的贷款资金也越来越紧张,对中小企业的把控也更加严格。在2010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10次上调,冻结的资金预计3600多亿元[5]。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5%的历史高位。银行为了对抗出现的通货膨胀而上调准备金率,同时也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放用贷款,尤其是增加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这也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必须要逐步改善中小企业质押担保难和贷款效率低下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