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政策实施现状及建议
我国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政策实施现状及建议[20191210090345]
摘 要
环保税收作为宏观调控以及资源合理配置最为强有力的手段,能有效地约束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在国外发达国家他们工业开始得早,环境资源矛盾也出现得早,因此在环保税收方面一直走在我们前面。
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资源矛盾越来越突出。而钢铁行业这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能源的消耗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从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出发,然后对钢铁行业相关的环保税收进行研究,发现钢铁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本文专门对我国目前运用较广泛的排污费进行分析并提出存在的不足,最后对钢铁行业环保税收的完善提出改进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环保税收钢铁行业排污费环境税
目 录
1.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1.2.1 研究的目的 3
1.2.2 研究的意义 3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4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4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4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5
1.4.1 研究的思路 5
1.4.2 研究的方法 5
2.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及环保税收的概念界定 7
2.1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 7
2.2 环保税收的概念界定 8
3. 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政策实施现状 10
3.1 现行钢铁行业环保税收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10
3.1.1 现行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涉及的税种和税率 10
3.1.2 现行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涉及的税收优惠 13
3.1.3 现行钢铁行业环保税收存在的问题 15
3.2 我国钢铁行业排污费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16
3.2.1 我国钢铁行业排污费的实施现状 16
3.2.2 我国钢铁行业排污费存在的问题 16
4. 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政策的建议 18
4.1 完善钢铁行业现行的环保税收政策 18
4.1.1 完善资源税 18
4.1.2 完善消费税 18
4.1.3 完善关税 18
4.1.4 改善税收优惠政策 19
4.2 开征独立的环境税种 19
4.2.1 环境税的征收目的 19
4.2.2 环境税的相关要素 19
4.2.3 环境税的征管和使用 20
4.3 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的环保税收体系 20
5.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现在我们正处在“十二五”规划的第四个年头。这个五年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是第一次在五年计划中提出来,特别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也是为了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呼吁人们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近年来环境状况越来越差,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鸟语花香的怡人景色变得罕见,潺潺流水的小溪早已变绿甚至干涸,水面上到处漂浮着垃圾,越来越多的人出门必戴口罩,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一天天恶化。很多人觉得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其实在学过地理之后我们都知道,我们虽说资源总量不少可是我们的人口基数大,每人平均拥有的资源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乐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迫在眉睫。
在过去的2013年,那年5月统计出中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钢铁企业的城市占据85%。目前钢铁行业内脱硫配备较少与电力行业相差甚远,钢铁行业已经成为“十二五”整治的重点。在国务院发出的《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指导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了钢铁行业整治污染、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从下面的图1-1、1-2、1-3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各年度钢铁的产量几乎呈直线上升,可是,同时我国各年度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也几乎呈直线上升,虽说环境污染不只是钢铁行业的责任,但是钢铁行业必定是其中的重要角色。我国的钢铁行业最早诞生于1890年的汉阳,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练,钢铁行业早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国钢铁的产量在国外乃至全世界已经遥遥领先,成为第一钢铁生产大国。据统计,全国总用能的10%被钢铁企业占据。我国的淡水资源不仅稀少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人居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国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但是可开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铁矿石资源紧缺,一半以上的铁矿石依靠进口。但是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是平均每吨钢材的生产需要消耗的新水量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倍以上。因此,钢铁行业是环境保护方面最有潜力的行业。
根据国外长期的实践经验来看,当环境污染投资额占GDP达到1%~1.5%时,环境污染情况将不再继续恶化;当环境污染投资额占GDP达到2%~3%时,环境的质量将会有所改善。根据图1-3的数据可知,我国现在环境污染投资额约占GDP的1.5%多点,再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来看,似乎跟国际经验不太符合,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似乎仍然处在恶化阶段,那这些环境污染投资额为什么没有成效?问题出现在哪些环节呢?因此,我认为该选题的研究很符合我国的现状,具有一定得研究价值。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加大,我国钢材的需求量和生产量也在不断膨胀,2013年我国钢材的产量已经达到106762.2万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钢铁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但是钢铁行业在为国民经济做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钢铁行业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钢铁是铁与碳、硫、磷、锰、硅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铁和碳对钢铁的生产至关重要,因此钢铁行业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和碳能源。由于很多原因导致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设备老旧,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很多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严重超标,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本文研究钢铁行业的环保税收政策是为了能运用税收手段约束钢铁行业在未来创造价值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具有很好的意义和很高的价值。
1.2.2 研究的意义
本文从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几个小案例分析钢铁行业的现状,分析与钢铁行业相关的现行的环保税收政策及优惠政策,发现我国钢铁行业现行的环保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然后特别对我国排污费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最后根据前面文章分析得出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政策的建议。本文就是通过分析现状发现问题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使得环保税收体系得到完善。因此,在我国钢铁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钢铁行业的环保税收政策很有意义也很必要。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严格地来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真正的独立的环境保护税,国内外学者大多是理解成广义的环境保护税,也就是包含跟环境保护相关的一些税种。国外发达国家对环保税的研究开始得比国内早很多而且一直走在前沿。国内外研究环保税的学者很多,但很少有人研究具体的行业,那研究钢铁行业环保税收的人就更寥寥无几了。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目前没有单独的环境保护税,只有资源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车船税等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1]
我国1978年首次提出征收排污费,排污费制度正式建立是在1982年7月《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的颁布。之后从2003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目前征收排污费的对象有: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噪声等。[2]
1995年,王惠忠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税制对保护环境起到的作用,提出了不足,并建议开征独立的环保税具体见文献[3]。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财税专家贾康表示,应该设立独立的环境税种以促使企业减少排污,建议设置碳税、硫税具体见文献[4]。另外他还认为在设置环境税种时要考虑“双重红利”原则,也就是:一方面企业排污越多则税负就越重,另一方面降低企业的所得税因为现在很多企业的税负已经很重了,这样有利于平衡企业的税负,又能促使企业保护环境。2000年贾康和王桂娟还指出环境税制的制定要依据我国的国情,要符合税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具体见文献[5]。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庇古税”,他认为对排污者进行征税应该根据他们的行为造成的危害程度来定,用征得的税收来填补排污者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额,使两者相平衡” [6]。
1972年OECD环境委员会首次提出“污染者付费” 原则,随后环境税陆续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施行详细见文献[7]。1976年德国的部分州开始征收排污费,到了1981年全国开始征收排污费。1983年荷兰开始对水污染征收排污费。1985年法国开始对大气污染征收排污费,那一年也开始征收硫税。1972年美国首先开始征收二氧化硫税,1990年瑞典开始征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税主要的征税对象是石油和煤炭等,来抑制人们使用产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的燃料详细见文献[8]。1977年丹麦开始征收能源税而且征税对象一直在增加,到目前为止征收能源税的对象有:石油产品、电、煤、天然气以及企业用于供热的能源。此外,丹麦在1992年开征二氧化碳税,在1996年开征二氧化硫税详细见文献[9]。1988年荷兰开始对煤、石油焦炭、天然气等开始征收燃料税。
1984年国外就产生了环境税“双重红利”的研究萌芽,“双重红利”观点认为环境保护税的“红利”分为“绿色红利”和“蓝色红利”。 “绿色红利”是指环境保护税提高了环境的质量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蓝色红利”是指环境保护税也能削减一部分税收负担。[10]
综上所述,我国在环保税收方面与欧盟、OECD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起步比他们晚,但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也形成了一些可行的政策。但是,社会不断进步,我们不能止步不前,我们应当根据自身的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环保税收体系,例如开征新的环保税种,以及在已有税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等,把现有征收的环保费改为征收环保税等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本文从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出发,通过几个小案例发现钢铁行业在环保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了解环保税收,分析钢铁行业的环保税收实施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排污费进行专项分析并提出建议,最后得出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政策的可行性建议。
1.4.2 研究的方法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就是分析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是客观地分析过程、结果等事实但不做评价。而规范分析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要经过一定的判断,并要知道达到目标的实施步骤。两种方法相结合用理论做评判,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意见。
本文就是对我国钢铁行业现行的环保税收政策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可行性的建议,比如说完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以及设立新的环境税目。
二、比较研究法
把国内和国外关于钢铁行业的环保税收政策进行对比,找出我们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本文分析了我国的环保税收包括哪些税种,以及现行的环保税收中各税目的税率与国外相比我国是偏高还是偏低,然后对我国的环保税收体系的建立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
2.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及环保税收的概念界定
2.1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
我国钢铁行业最早可以上溯到1890年的汉阳钢铁厂,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第一个钢铁厂的诞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钢材产量只有13万吨,到我找到的最近的数据2012年,我国钢材的产量已经达到95578万吨。从下图2-1可见,从1949年到1999年,我国钢材产量的增长速度缓慢;从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时间增长速度最快,是1999年产量的5倍还不止;从2009年到2012年增长速度又有所下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的钢铁强国数英国、美国和德国,二次大战以后前苏联和日本的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钢铁产量份额越来越大,受到世界的瞩目,大概到1996年我国钢材产量突破了一亿吨。从那以后,中国的钢铁产量一直位居世界之首。从下图2-2可见我国的钢材产量每年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遥遥领先。
摘 要
环保税收作为宏观调控以及资源合理配置最为强有力的手段,能有效地约束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在国外发达国家他们工业开始得早,环境资源矛盾也出现得早,因此在环保税收方面一直走在我们前面。
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资源矛盾越来越突出。而钢铁行业这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能源的消耗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从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出发,然后对钢铁行业相关的环保税收进行研究,发现钢铁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本文专门对我国目前运用较广泛的排污费进行分析并提出存在的不足,最后对钢铁行业环保税收的完善提出改进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环保税收钢铁行业排污费环境税
目 录
1.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1.2.1 研究的目的 3
1.2.2 研究的意义 3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4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4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4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5
1.4.1 研究的思路 5
1.4.2 研究的方法 5
2.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及环保税收的概念界定 7
2.1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 7
2.2 环保税收的概念界定 8
3. 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政策实施现状 10
3.1 现行钢铁行业环保税收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10
3.1.1 现行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涉及的税种和税率 10
3.1.2 现行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涉及的税收优惠 13
3.1.3 现行钢铁行业环保税收存在的问题 15
3.2 我国钢铁行业排污费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16
3.2.1 我国钢铁行业排污费的实施现状 16
3.2.2 我国钢铁行业排污费存在的问题 16
4. 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政策的建议 18
4.1 完善钢铁行业现行的环保税收政策 18
4.1.1 完善资源税 18
4.1.2 完善消费税 18
4.1.3 完善关税 18
4.1.4 改善税收优惠政策 19
4.2 开征独立的环境税种 19
4.2.1 环境税的征收目的 19
4.2.2 环境税的相关要素 19
4.2.3 环境税的征管和使用 20
4.3 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的环保税收体系 20
5.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现在我们正处在“十二五”规划的第四个年头。这个五年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是第一次在五年计划中提出来,特别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也是为了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呼吁人们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近年来环境状况越来越差,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鸟语花香的怡人景色变得罕见,潺潺流水的小溪早已变绿甚至干涸,水面上到处漂浮着垃圾,越来越多的人出门必戴口罩,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一天天恶化。很多人觉得我国地大物博,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其实在学过地理之后我们都知道,我们虽说资源总量不少可是我们的人口基数大,每人平均拥有的资源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乐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迫在眉睫。
在过去的2013年,那年5月统计出中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钢铁企业的城市占据85%。目前钢铁行业内脱硫配备较少与电力行业相差甚远,钢铁行业已经成为“十二五”整治的重点。在国务院发出的《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指导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了钢铁行业整治污染、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从下面的图1-1、1-2、1-3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各年度钢铁的产量几乎呈直线上升,可是,同时我国各年度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也几乎呈直线上升,虽说环境污染不只是钢铁行业的责任,但是钢铁行业必定是其中的重要角色。我国的钢铁行业最早诞生于1890年的汉阳,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练,钢铁行业早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国钢铁的产量在国外乃至全世界已经遥遥领先,成为第一钢铁生产大国。据统计,全国总用能的10%被钢铁企业占据。我国的淡水资源不仅稀少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人居水资源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国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但是可开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铁矿石资源紧缺,一半以上的铁矿石依靠进口。但是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是平均每吨钢材的生产需要消耗的新水量比世界先进水平高2倍以上。因此,钢铁行业是环境保护方面最有潜力的行业。
根据国外长期的实践经验来看,当环境污染投资额占GDP达到1%~1.5%时,环境污染情况将不再继续恶化;当环境污染投资额占GDP达到2%~3%时,环境的质量将会有所改善。根据图1-3的数据可知,我国现在环境污染投资额约占GDP的1.5%多点,再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来看,似乎跟国际经验不太符合,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似乎仍然处在恶化阶段,那这些环境污染投资额为什么没有成效?问题出现在哪些环节呢?因此,我认为该选题的研究很符合我国的现状,具有一定得研究价值。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的需求不断加大,我国钢材的需求量和生产量也在不断膨胀,2013年我国钢材的产量已经达到106762.2万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钢铁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但是钢铁行业在为国民经济做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钢铁行业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钢铁是铁与碳、硫、磷、锰、硅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铁和碳对钢铁的生产至关重要,因此钢铁行业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和碳能源。由于很多原因导致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设备老旧,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很多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严重超标,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本文研究钢铁行业的环保税收政策是为了能运用税收手段约束钢铁行业在未来创造价值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具有很好的意义和很高的价值。
1.2.2 研究的意义
本文从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几个小案例分析钢铁行业的现状,分析与钢铁行业相关的现行的环保税收政策及优惠政策,发现我国钢铁行业现行的环保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然后特别对我国排污费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最后根据前面文章分析得出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政策的建议。本文就是通过分析现状发现问题进而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使得环保税收体系得到完善。因此,在我国钢铁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钢铁行业的环保税收政策很有意义也很必要。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严格地来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真正的独立的环境保护税,国内外学者大多是理解成广义的环境保护税,也就是包含跟环境保护相关的一些税种。国外发达国家对环保税的研究开始得比国内早很多而且一直走在前沿。国内外研究环保税的学者很多,但很少有人研究具体的行业,那研究钢铁行业环保税收的人就更寥寥无几了。
1.3.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目前没有单独的环境保护税,只有资源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车船税等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1]
我国1978年首次提出征收排污费,排污费制度正式建立是在1982年7月《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的颁布。之后从2003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目前征收排污费的对象有: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噪声等。[2]
1995年,王惠忠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税制对保护环境起到的作用,提出了不足,并建议开征独立的环保税具体见文献[3]。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财税专家贾康表示,应该设立独立的环境税种以促使企业减少排污,建议设置碳税、硫税具体见文献[4]。另外他还认为在设置环境税种时要考虑“双重红利”原则,也就是:一方面企业排污越多则税负就越重,另一方面降低企业的所得税因为现在很多企业的税负已经很重了,这样有利于平衡企业的税负,又能促使企业保护环境。2000年贾康和王桂娟还指出环境税制的制定要依据我国的国情,要符合税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具体见文献[5]。
1.3.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庇古税”,他认为对排污者进行征税应该根据他们的行为造成的危害程度来定,用征得的税收来填补排污者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额,使两者相平衡” [6]。
1972年OECD环境委员会首次提出“污染者付费” 原则,随后环境税陆续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施行详细见文献[7]。1976年德国的部分州开始征收排污费,到了1981年全国开始征收排污费。1983年荷兰开始对水污染征收排污费。1985年法国开始对大气污染征收排污费,那一年也开始征收硫税。1972年美国首先开始征收二氧化硫税,1990年瑞典开始征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税主要的征税对象是石油和煤炭等,来抑制人们使用产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的燃料详细见文献[8]。1977年丹麦开始征收能源税而且征税对象一直在增加,到目前为止征收能源税的对象有:石油产品、电、煤、天然气以及企业用于供热的能源。此外,丹麦在1992年开征二氧化碳税,在1996年开征二氧化硫税详细见文献[9]。1988年荷兰开始对煤、石油焦炭、天然气等开始征收燃料税。
1984年国外就产生了环境税“双重红利”的研究萌芽,“双重红利”观点认为环境保护税的“红利”分为“绿色红利”和“蓝色红利”。 “绿色红利”是指环境保护税提高了环境的质量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蓝色红利”是指环境保护税也能削减一部分税收负担。[10]
综上所述,我国在环保税收方面与欧盟、OECD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起步比他们晚,但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也形成了一些可行的政策。但是,社会不断进步,我们不能止步不前,我们应当根据自身的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环保税收体系,例如开征新的环保税种,以及在已有税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等,把现有征收的环保费改为征收环保税等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本文从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出发,通过几个小案例发现钢铁行业在环保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了解环保税收,分析钢铁行业的环保税收实施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排污费进行专项分析并提出建议,最后得出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环保税收政策的可行性建议。
1.4.2 研究的方法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就是分析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是客观地分析过程、结果等事实但不做评价。而规范分析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要经过一定的判断,并要知道达到目标的实施步骤。两种方法相结合用理论做评判,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意见。
本文就是对我国钢铁行业现行的环保税收政策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可行性的建议,比如说完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以及设立新的环境税目。
二、比较研究法
把国内和国外关于钢铁行业的环保税收政策进行对比,找出我们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本文分析了我国的环保税收包括哪些税种,以及现行的环保税收中各税目的税率与国外相比我国是偏高还是偏低,然后对我国的环保税收体系的建立提供更有价值的建议。
2.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及环保税收的概念界定
2.1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概况
我国钢铁行业最早可以上溯到1890年的汉阳钢铁厂,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第一个钢铁厂的诞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钢材产量只有13万吨,到我找到的最近的数据2012年,我国钢材的产量已经达到95578万吨。从下图2-1可见,从1949年到1999年,我国钢材产量的增长速度缓慢;从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时间增长速度最快,是1999年产量的5倍还不止;从2009年到2012年增长速度又有所下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的钢铁强国数英国、美国和德国,二次大战以后前苏联和日本的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钢铁产量份额越来越大,受到世界的瞩目,大概到1996年我国钢材产量突破了一亿吨。从那以后,中国的钢铁产量一直位居世界之首。从下图2-2可见我国的钢材产量每年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遥遥领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