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耀州区联社近几年来由于借贷管理体制滞后,当地信用整体环境不佳,国家政策及历史遗留问题,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远远超出国家不良贷款标准警戒线,严重拖慢了信用社的发展进程,且对该地区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力度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以国内外对于不良贷款问题产生和减缓的理论办法,对耀州区农村信用联社实际现状和特点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
1.1 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1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2
2 不良贷款问题基础理论概述 3
2.1 不良贷款的概念 3
2.2 不良贷款的种类 3
2.3 不良贷款的成因 4
3 陕西铜川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问题分析 5
3.1 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简介 5
3.2 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现状特点 5
3.3 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成因 6
4 减少和规避的措施及对策 9
4.1 体制改革和分社重组 9
4.2 严审借贷对象,提高借贷资本及社会支助质量 9
4.3 规范借贷程序,优化内部管理,提升信誉度 9
4.4 通过政府干预解决信用社不良贷款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目的
不良贷款在陕西铜川耀州区信用联社贷款中所占比重较大,严重制约了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对当地经济发展形成巨大阻力,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极大地危害了信用社对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支持能力,必须尽快得到解决。对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选题意义
通过对耀州区农村信用联社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良贷款率过高问题,最终将之解决,实现信用社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
1.2 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预防及规避研究较早,大多出现在关于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研究文献中。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理论随着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发展状况如下:
Hoslli和Kashyap(2012)指出,高坏账水平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影响银行对企业资金方面的支持能力。LukeGower和Dominicwison(2010)也持相同的观点。
KoichiHamada(2012)认为,20世纪90 年代日本经济长期衰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泡沫经济的崩溃。
LauridS5.Lauridsen (2013)认为,泰国不良贷款问题导致实体经济衰败,从而推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Banerjee(2013)、Bikehandani(2013)、lin和Leally(2014)、Lee(2014、)、Chari和Kehoe(2015)等人的模型解释了为何理性投资者在此类环境下会产生羊群行为。
SimonH.Kwan(2013)抽选了几个国家2002至2009年的银行运作绩效,并加以分析,结果证明银行运行资本和不良贷款具有重要关系。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不良贷款的研究主要为不良贷款成因和影响因素。
谭劲松,简宇演,陈颖(2012)以某国有商业银行20012008年不良贷款数据进行原始样本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干预。
王东浩(2012)以资产管理公司为视角,根据新资本协议对金融风险管理的要求,研究出了一套专业的处置不良贷款的方法。
刘加森(2014)根据自身经验,结合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设想以及相应防范和处置措施。
研究不良贷款问题,需要进行大量调研,搜集资料,更系统地了解农村在需求方面的多样化、区域的差异性等特征,在此理论研究基础上,根据其他地区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建立适合于指导陕西铜川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建设的金融体系和制度,以促进当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文章参考大量有关文章,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等。
统计调查法。根据调查目的与要求,搜集大量数据,收集重要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对重要信息进行系统分析,获得结论。
综合分析法。将多种统计的整体数据用于讨论和研究当中,并将总体划分为多个个体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及多个个体和特点性质,系统的融合成一个总体。
2 不良贷款问题基础理论概述
2.1 不良贷款的概念
2.1.1 法律界定
1996年8月1日国家颁布了《贷款通则》,将不良贷款划分为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三类。。呆账贷款,指贷款人两年没有按时间清还的银行贷款,以及贷款在期限上没有截止可经营者停止生产、相关项目停工且能将贷款全部视为计提坏账。呆滞贷款,指根据国家财政部相关规定,超出还款期限、或未到还款期限但经营者在生产上已停止、项目建设已停工的贷款。逾期贷款,指的是所借贷款已到合同约定期限但尚未清还的贷款。
1998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推出五级分类方法制度,依据不同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五种类别。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2006年起,农村信用合作社由现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全面过渡到贷款五级分类。
2.1.2 国内学者界定
不良贷款是指银行经营情况不佳时,无法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收益且难以收回本金的资产,包括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及其利息(何仕彬,1998)。
不良贷款能够说明银行之前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周小川,1999)。不良贷款问题能够反映社会总的供求关系的失衡,失衡的矛盾越大,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就越大(李勇,2005)。
2.2 不良贷款的种类
1996年8月1日颁布的《贷款通则》将不良贷款划分为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三类。
呆账贷款,指贷款人两年没有按时间清还的银行贷款,以及贷款在期限上没有截止可经营者停止生产、相关项目停工且能将贷款看作计提坏账。
呆滞贷款,指根据国家财政部相关规定,超出还款期限、或未到还款期限但经营者在生产上已停止、项目建设已停工的贷款。
逾期贷款,指的是所借贷款已到合同约定期限但尚未清还的贷款。
2.3 不良贷款的成因
2.3.1信用环境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对象以农户为主,绝大多数是信用贷款,没有抵押和担保条件。目前社会信用环境普遍不佳,不少企业逃债废债现象屡见不鲜,加之农户果木粮食养殖等收入起伏不定,一些农户在此大环境下便出现赖债,拒绝还款等现象,促使农村信用社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目 录
1 绪论 1
1.1 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1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2
2 不良贷款问题基础理论概述 3
2.1 不良贷款的概念 3
2.2 不良贷款的种类 3
2.3 不良贷款的成因 4
3 陕西铜川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问题分析 5
3.1 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简介 5
3.2 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现状特点 5
3.3 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不良贷款成因 6
4 减少和规避的措施及对策 9
4.1 体制改革和分社重组 9
4.2 严审借贷对象,提高借贷资本及社会支助质量 9
4.3 规范借贷程序,优化内部管理,提升信誉度 9
4.4 通过政府干预解决信用社不良贷款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目的
不良贷款在陕西铜川耀州区信用联社贷款中所占比重较大,严重制约了信用社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对当地经济发展形成巨大阻力,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极大地危害了信用社对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支持能力,必须尽快得到解决。对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选题意义
通过对耀州区农村信用联社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良贷款率过高问题,最终将之解决,实现信用社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
1.2 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预防及规避研究较早,大多出现在关于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研究文献中。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理论随着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发展状况如下:
Hoslli和Kashyap(2012)指出,高坏账水平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影响银行对企业资金方面的支持能力。LukeGower和Dominicwison(2010)也持相同的观点。
KoichiHamada(2012)认为,20世纪90 年代日本经济长期衰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泡沫经济的崩溃。
LauridS5.Lauridsen (2013)认为,泰国不良贷款问题导致实体经济衰败,从而推动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Banerjee(2013)、Bikehandani(2013)、lin和Leally(2014)、Lee(2014、)、Chari和Kehoe(2015)等人的模型解释了为何理性投资者在此类环境下会产生羊群行为。
SimonH.Kwan(2013)抽选了几个国家2002至2009年的银行运作绩效,并加以分析,结果证明银行运行资本和不良贷款具有重要关系。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不良贷款的研究主要为不良贷款成因和影响因素。
谭劲松,简宇演,陈颖(2012)以某国有商业银行20012008年不良贷款数据进行原始样本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干预。
王东浩(2012)以资产管理公司为视角,根据新资本协议对金融风险管理的要求,研究出了一套专业的处置不良贷款的方法。
刘加森(2014)根据自身经验,结合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设想以及相应防范和处置措施。
研究不良贷款问题,需要进行大量调研,搜集资料,更系统地了解农村在需求方面的多样化、区域的差异性等特征,在此理论研究基础上,根据其他地区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建立适合于指导陕西铜川耀州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建设的金融体系和制度,以促进当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文章参考大量有关文章,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等。
统计调查法。根据调查目的与要求,搜集大量数据,收集重要信息,对数据进行统计,对重要信息进行系统分析,获得结论。
综合分析法。将多种统计的整体数据用于讨论和研究当中,并将总体划分为多个个体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及多个个体和特点性质,系统的融合成一个总体。
2 不良贷款问题基础理论概述
2.1 不良贷款的概念
2.1.1 法律界定
1996年8月1日国家颁布了《贷款通则》,将不良贷款划分为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三类。。呆账贷款,指贷款人两年没有按时间清还的银行贷款,以及贷款在期限上没有截止可经营者停止生产、相关项目停工且能将贷款全部视为计提坏账。呆滞贷款,指根据国家财政部相关规定,超出还款期限、或未到还款期限但经营者在生产上已停止、项目建设已停工的贷款。逾期贷款,指的是所借贷款已到合同约定期限但尚未清还的贷款。
1998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推出五级分类方法制度,依据不同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五种类别。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2006年起,农村信用合作社由现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全面过渡到贷款五级分类。
2.1.2 国内学者界定
不良贷款是指银行经营情况不佳时,无法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收益且难以收回本金的资产,包括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及其利息(何仕彬,1998)。
不良贷款能够说明银行之前的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周小川,1999)。不良贷款问题能够反映社会总的供求关系的失衡,失衡的矛盾越大,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就越大(李勇,2005)。
2.2 不良贷款的种类
1996年8月1日颁布的《贷款通则》将不良贷款划分为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三类。
呆账贷款,指贷款人两年没有按时间清还的银行贷款,以及贷款在期限上没有截止可经营者停止生产、相关项目停工且能将贷款看作计提坏账。
呆滞贷款,指根据国家财政部相关规定,超出还款期限、或未到还款期限但经营者在生产上已停止、项目建设已停工的贷款。
逾期贷款,指的是所借贷款已到合同约定期限但尚未清还的贷款。
2.3 不良贷款的成因
2.3.1信用环境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对象以农户为主,绝大多数是信用贷款,没有抵押和担保条件。目前社会信用环境普遍不佳,不少企业逃债废债现象屡见不鲜,加之农户果木粮食养殖等收入起伏不定,一些农户在此大环境下便出现赖债,拒绝还款等现象,促使农村信用社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