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高新区支行信贷风险因素分析(附件)
摘 要随着金融全球化、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与自由化的稳步推进,各国或地区对金融监管的日益加紧。这使得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十分关键时期,这对已经全面对外开放的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体制、技术和水平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作比较,我国银行仍旧是以信贷业务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那么在目前我国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中,信贷风险便成为银行经营过程中所面临最重要的、最致命的风险,中国农业银行西安高新区支行不例外。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信贷风险管理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国内外研究与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农业银行西安高新区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简要概括,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农业银行西安高新区支行的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对中国农业银行西安高新区支行西安新区支行信贷风险分析,第五部分是对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 国外研究 2
1.2.2 国内研究 3
1.3 研究方法 4
2 银行信贷风险理论
2.1银行信贷风险概念 5
2.2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起因及影响 5
2.3研究分析信贷风险因素并有效规避风险的现实意义 6
3 农业银行西安高新区支行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3.1 西安高新区支行基本情况 7
3.2 西安高新区支行信贷风险现状 7
4 西安新区支行信贷风险分析
4.1 分析西安高新区支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 9
4.1.1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 9
4.1.2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上的缺陷 9
4.1.3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10
4.1.4贷后管理工作薄弱 10
4.1.5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 11
4.2分析西安高新区支行存在信贷风险的原因 11
4.2.1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大 11
4.2.2贷款三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度执行不严 11
4.2.3行政干预依然存在 11
4.2.4不良贷款清收乏力 12
5 分析并构建农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5.1重新架构农业银行的组织管理体制,完善其运作机制 13
5.1.1细化贷款风险分类 13
5.1.2科学构建银行贷前风险量化模型 13
5.1.3讲究正确的贷款定价策略 13
5.2 完善贷款管理制度,改进贷款管理方式 14
5.2.1加强信贷风险内控制度建设 14
5.2.2制定信贷风险内控新措施 14
5.3建立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的预警防范机制 14
5.3.1构建完善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15
5.3.2革除信贷风险管理弊端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信贷风险是指运用信用工具从事信用活动时,信用工具的本金与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贷款业务而从事的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因客户违约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不仅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更影响到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业稳定、确保金融安全运行的效果。目前亟需研究制定规避、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防止不良贷款的反弹,从而有效地抑制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业安全、稳健地运行。众所周知,巨额的不良贷款一直是我国银行业发展中的一大隐患,它不但直接造成银行业效益低下和经营困难,同时严重阻碍了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前进的步伐[1]。因此,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促进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增强同外资银行的竞争,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业稳定、确保金融和经济安全运行也就成了当前政府及国有商业银行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商业银行自身的努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90.17亿元,不良率2.96%。但是,由于经营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完善,特别是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不良贷款反弹的较大压力。所以,本文旨在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强化信贷管理,如何防范不良贷款风险的增加,以及如何提高贷款发放和管理的质量[2]。通过对农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研究,探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1.1.2 研究意义
农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织机构,为国内企业提供了绝大部分金融资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是以偿还为条件,并且收取利息为获取报酬的借贷行为它的运行方式为吸收来自个体储户的存款,然后将之发放给信用可靠的贷款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人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通过利息的不同来获取收益,银行信贷具有聚集,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职能。而风险在经济领域中,一般将之理解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损失的发生因为影响因素的大量性,无规则性和随机性而具有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与信贷活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从农业银行的资产和收入结构可以看出,信贷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农业银行风险的主要集中领域。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确保银行资产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突显出重大的研究意义[3]。对农业银行信贷风险开展科学预警,并根据预警结果提出有效防控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使农业银行在支持“三农”和区域经济过程中实现稳健发展,是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
美国底特律大学的Jim.W.Green教授认为,中国银行在管理机制上与美国银行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必须有一个彻底转变,否则银行只是一个政府机器,很难做到和金融自动化接轨,更不能抵挡国际金融业的强势竞争,要切实转变经营机制,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办成真正的金融企业,深化金融改革,强化内部控制这是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强化央行监管,发挥金融系统合力作用。企业要深刻领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坚决制止各种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信贷风险是全球银行业面临的共同风险,以引起各国银行和金融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西方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以美国为例,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只有1%。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完善的贷款内部控制制度。一是贷款政策和程序[4]。在美国,银行制定贷款政策和程序,通常以银行的经营规模、品种、方式、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管理层的专业程度为依据。二是贷款的审查制度。美国银行对贷款的审查非常严格,实行的是贷前、贷中不间断审查。三是贷款文档的管理。贷款文档的作用在于:掌握借款人的历史及资信状况等情况,反应借款人的借款目的、还款计划等,体现银行贷款的意图,为银行管理层和监督人员提供帮助。(2)有效的制约和惩罚措施。西方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记录保存和使用方法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形成了比较有效的方法。银行对客户都建立了相应的档案,并对其同银行的资金往来及相应的活动持有完整的记录。各银行之间大都有信息资源共享的协议,特别是对那些有不良记录的借款客户的信息,银行之间往往都及时予以广泛传播。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 国外研究 2
1.2.2 国内研究 3
1.3 研究方法 4
2 银行信贷风险理论
2.1银行信贷风险概念 5
2.2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起因及影响 5
2.3研究分析信贷风险因素并有效规避风险的现实意义 6
3 农业银行西安高新区支行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3.1 西安高新区支行基本情况 7
3.2 西安高新区支行信贷风险现状 7
4 西安新区支行信贷风险分析
4.1 分析西安高新区支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 9
4.1.1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 9
4.1.2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上的缺陷 9
4.1.3信贷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 10
4.1.4贷后管理工作薄弱 10
4.1.5信贷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 11
4.2分析西安高新区支行存在信贷风险的原因 11
4.2.1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大 11
4.2.2贷款三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度执行不严 11
4.2.3行政干预依然存在 11
4.2.4不良贷款清收乏力 12
5 分析并构建农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5.1重新架构农业银行的组织管理体制,完善其运作机制 13
5.1.1细化贷款风险分类 13
5.1.2科学构建银行贷前风险量化模型 13
5.1.3讲究正确的贷款定价策略 13
5.2 完善贷款管理制度,改进贷款管理方式 14
5.2.1加强信贷风险内控制度建设 14
5.2.2制定信贷风险内控新措施 14
5.3建立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的预警防范机制 14
5.3.1构建完善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15
5.3.2革除信贷风险管理弊端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信贷风险是指运用信用工具从事信用活动时,信用工具的本金与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贷款业务而从事的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因客户违约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不仅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更影响到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业稳定、确保金融安全运行的效果。目前亟需研究制定规避、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防止不良贷款的反弹,从而有效地抑制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业安全、稳健地运行。众所周知,巨额的不良贷款一直是我国银行业发展中的一大隐患,它不但直接造成银行业效益低下和经营困难,同时严重阻碍了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前进的步伐[1]。因此,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促进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增强同外资银行的竞争,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业稳定、确保金融和经济安全运行也就成了当前政府及国有商业银行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商业银行自身的努力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90.17亿元,不良率2.96%。但是,由于经营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完善,特别是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着不良贷款反弹的较大压力。所以,本文旨在研究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强化信贷管理,如何防范不良贷款风险的增加,以及如何提高贷款发放和管理的质量[2]。通过对农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研究,探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1.1.2 研究意义
农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织机构,为国内企业提供了绝大部分金融资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是以偿还为条件,并且收取利息为获取报酬的借贷行为它的运行方式为吸收来自个体储户的存款,然后将之发放给信用可靠的贷款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人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通过利息的不同来获取收益,银行信贷具有聚集,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职能。而风险在经济领域中,一般将之理解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损失的发生因为影响因素的大量性,无规则性和随机性而具有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与信贷活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从农业银行的资产和收入结构可以看出,信贷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是农业银行风险的主要集中领域。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确保银行资产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突显出重大的研究意义[3]。对农业银行信贷风险开展科学预警,并根据预警结果提出有效防控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使农业银行在支持“三农”和区域经济过程中实现稳健发展,是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
美国底特律大学的Jim.W.Green教授认为,中国银行在管理机制上与美国银行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必须有一个彻底转变,否则银行只是一个政府机器,很难做到和金融自动化接轨,更不能抵挡国际金融业的强势竞争,要切实转变经营机制,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办成真正的金融企业,深化金融改革,强化内部控制这是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强化央行监管,发挥金融系统合力作用。企业要深刻领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坚决制止各种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信贷风险是全球银行业面临的共同风险,以引起各国银行和金融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西方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以美国为例,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只有1%。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完善的贷款内部控制制度。一是贷款政策和程序[4]。在美国,银行制定贷款政策和程序,通常以银行的经营规模、品种、方式、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管理层的专业程度为依据。二是贷款的审查制度。美国银行对贷款的审查非常严格,实行的是贷前、贷中不间断审查。三是贷款文档的管理。贷款文档的作用在于:掌握借款人的历史及资信状况等情况,反应借款人的借款目的、还款计划等,体现银行贷款的意图,为银行管理层和监督人员提供帮助。(2)有效的制约和惩罚措施。西方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记录保存和使用方法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形成了比较有效的方法。银行对客户都建立了相应的档案,并对其同银行的资金往来及相应的活动持有完整的记录。各银行之间大都有信息资源共享的协议,特别是对那些有不良记录的借款客户的信息,银行之间往往都及时予以广泛传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