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与研究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与研究[2020010512343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的主要税种也愈发受到企业的重视。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活动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本文基于现阶段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发展情况,阐述了纳税筹划的涵义和作用,以一家公司为例阐述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方法,对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列举的了一些措施。最终得出我国企业所得税应该如何纳税筹划与研究,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的经济体制结构,实现效益最大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运用,解决措施
目 录
1 引言 1
2 纳税筹划的概述 1
2.1 纳税筹划含义及特点 1
2.2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原则 1
3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主要作用 2
3.1 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 2
3.2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3.3 有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
3.4 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征税意识和普法意识 3
4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具体应用分析 3
4.1 政策利用筹划法 4
4.2 利用准予扣除项目 5
4.3 固定资产折旧筹划法 6
5 当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7
5.1 筹划组织责任不具体并且结构尚不太明确 7
5.2 流程设计方面缺乏科学有序性 7
5.3 纳税筹划操作性不强 8
5.4 纳税筹划风险尚未得到正确辨认 8
6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9
6.1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9
6.2 制定合理的避税计划 9
6.3 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合理利用政策 10
6.4 加强税法规定的学习,谨慎执行申报操作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如今,企业所得税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是每个合法企业应尽的义务。与此同时,纳税筹划也备受关注。怎样在合法的条件下对企业所得税做出纳税筹划,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就现今我国的税收机制而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理论发展尚且存在一些缺陷,法制体系也没能达到全面、系统、完整的水平,纳税筹划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不是十分普遍。因此,如何系统的研讨税收筹划是一项深刻而长远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学习。
2 纳税筹划的概述
2.1 纳税筹划含义及特点
纳税筹划,是指企业等纳税主体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因素进行筹划分析,实现减轻税负、增加自身价值的目标。
纳税筹划的特点包括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合法性,是指筹划活动必须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进行。合法性作为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别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逃税的标志。筹划性,是指企业应当提前做好涉税业务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预先制定不同的纳税方案,然后通过计算比较各种方案之间的税负差异,从而选择能使企业税负最小的有利方案来实施。目的性,是指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具有很强的目的,即降低税收支出,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
2.2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原则
2.2.1 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作为纳税筹划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则,企业在筹划过程中,无论是书面的筹划方案还是实际的实施过程都要满足合法这一条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不仅要遵守现行法律法规,而且要按照税法规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二是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方案,注意国家税法的新变化。只有在合理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措施的基础上依法纳税,才能满足税收筹划的合法性。
2.2.2 成本效益性原则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是一种经济行为,不管选用哪种纳税设计方案,企业在获益的同时必定会产生相关的成本费用。所以在纳税筹划期间,企业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适合自身的筹划方案,当所选方案需要花费的成本比实现的预期收益金额小时,说明该筹划方案是可取的;当企业采取的纳税设计方案所需的筹划成本费用比预期受益大的时候,说明该纳税设计方案是不可取的。企业在纳税筹划时,不能总是围绕如何降低税负这一个问题,要结合多方面考虑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
2.2.3 时效性原则
在既定的法律条件、经营规模大小以及经营方法下实行的纳税筹划活动,具有十分明确的针对性和特定性。在国家经济政策持续变化的情况下,对国家而言,税收作为主要的经济杠杆,税务政策法规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也就是说,每个国家的税务法律法规都是与时俱进的,国家税务法规发生改动,企业也随即要修改并整合自身的税收设计方案。在此同时,企业要懂得抓住纳税调整机会,对税务政策变动能做到应用自如,通过纳税计划方案持续的调整,企业才能够长期从中受益。
2.2.4 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纳税人不仅要在经营决策全局中思虑税收规划活动,而且还要统筹归纳各个税种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大小。企业应该明确纳税筹划方向,即自身的全部收益和长远利益,在纳税筹划后选择的最优纳税方案,虽然不能够完全减少当期的税收负担,但是可以尽可能多的取得整体收益。所以,纳税筹划开展时不仅需要整体考虑当时的经济情况和具体要求的影响力,还需要分析经济活动在不同情况下税收负担的差异大小。
3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主要作用
3.1 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
在同一税法体制下,企业采用不同的的纳税方案会形成不同的税收负担,实现税负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是纳税人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设计并采用企业所得税纳税方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在符合税收法律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同一税率通过纳税筹划,对税收收入进行合理有效的规范与控制,完全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压力。企业纳税人通过税收筹划,可以选择对企业最有益的纳税方案,从而节约企业的成本和开支,最大化地增加可支配收入,也有利于企业在税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其他经济活动。
3.2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是一个把如何获得更多利润作为宗旨的社会经济实体。每个企业都希望用尽可能少的资金或者成本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企业在研究且做到巧妙运用税法政策以及经营管理法则、深化企业管理的正规性、搞清企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才可以采取合理有效的纳税方案,以期企业资本、本钱和利益三者间达到最佳成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也就是说,只有有效地制定并且贯彻纳税筹划的方案,才能达到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即实现该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
3.3 有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体现了企业与国家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是企业对新所得税法的一种回应。
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税收法律法规时,既要考虑税收增长的稳定性,还要考虑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完成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企业所得税税法政策对一些特殊产业提供了优惠政策,如:新能源的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等,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按照国家的引导方针来调整生产经营、投资领域等方面。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活动时,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利用有关优惠政策,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本企业的投资领域,这样的做法不仅客观上配合了国家的政策方针引导,而且完成了政府调控市场的目的,同时也优化了社会资源的调整与配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的主要税种也愈发受到企业的重视。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活动一方面可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经济效益最优的目标。本文基于现阶段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发展情况,阐述了纳税筹划的涵义和作用,以一家公司为例阐述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方法,对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列举的了一些措施。最终得出我国企业所得税应该如何纳税筹划与研究,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的经济体制结构,实现效益最大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运用,解决措施
目 录
1 引言 1
2 纳税筹划的概述 1
2.1 纳税筹划含义及特点 1
2.2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原则 1
3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主要作用 2
3.1 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 2
3.2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3.3 有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
3.4 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征税意识和普法意识 3
4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具体应用分析 3
4.1 政策利用筹划法 4
4.2 利用准予扣除项目 5
4.3 固定资产折旧筹划法 6
5 当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 7
5.1 筹划组织责任不具体并且结构尚不太明确 7
5.2 流程设计方面缺乏科学有序性 7
5.3 纳税筹划操作性不强 8
5.4 纳税筹划风险尚未得到正确辨认 8
6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9
6.1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9
6.2 制定合理的避税计划 9
6.3 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合理利用政策 10
6.4 加强税法规定的学习,谨慎执行申报操作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如今,企业所得税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是每个合法企业应尽的义务。与此同时,纳税筹划也备受关注。怎样在合法的条件下对企业所得税做出纳税筹划,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就现今我国的税收机制而言,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理论发展尚且存在一些缺陷,法制体系也没能达到全面、系统、完整的水平,纳税筹划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不是十分普遍。因此,如何系统的研讨税收筹划是一项深刻而长远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学习。
2 纳税筹划的概述
2.1 纳税筹划含义及特点
纳税筹划,是指企业等纳税主体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所得税影响因素进行筹划分析,实现减轻税负、增加自身价值的目标。
纳税筹划的特点包括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合法性,是指筹划活动必须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进行。合法性作为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别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逃税的标志。筹划性,是指企业应当提前做好涉税业务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预先制定不同的纳税方案,然后通过计算比较各种方案之间的税负差异,从而选择能使企业税负最小的有利方案来实施。目的性,是指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具有很强的目的,即降低税收支出,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
2.2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原则
2.2.1 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作为纳税筹划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则,企业在筹划过程中,无论是书面的筹划方案还是实际的实施过程都要满足合法这一条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不仅要遵守现行法律法规,而且要按照税法规定开展纳税筹划工作;二是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方案,注意国家税法的新变化。只有在合理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相关措施的基础上依法纳税,才能满足税收筹划的合法性。
2.2.2 成本效益性原则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是一种经济行为,不管选用哪种纳税设计方案,企业在获益的同时必定会产生相关的成本费用。所以在纳税筹划期间,企业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适合自身的筹划方案,当所选方案需要花费的成本比实现的预期收益金额小时,说明该筹划方案是可取的;当企业采取的纳税设计方案所需的筹划成本费用比预期受益大的时候,说明该纳税设计方案是不可取的。企业在纳税筹划时,不能总是围绕如何降低税负这一个问题,要结合多方面考虑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
2.2.3 时效性原则
在既定的法律条件、经营规模大小以及经营方法下实行的纳税筹划活动,具有十分明确的针对性和特定性。在国家经济政策持续变化的情况下,对国家而言,税收作为主要的经济杠杆,税务政策法规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也就是说,每个国家的税务法律法规都是与时俱进的,国家税务法规发生改动,企业也随即要修改并整合自身的税收设计方案。在此同时,企业要懂得抓住纳税调整机会,对税务政策变动能做到应用自如,通过纳税计划方案持续的调整,企业才能够长期从中受益。
2.2.4 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纳税人不仅要在经营决策全局中思虑税收规划活动,而且还要统筹归纳各个税种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大小。企业应该明确纳税筹划方向,即自身的全部收益和长远利益,在纳税筹划后选择的最优纳税方案,虽然不能够完全减少当期的税收负担,但是可以尽可能多的取得整体收益。所以,纳税筹划开展时不仅需要整体考虑当时的经济情况和具体要求的影响力,还需要分析经济活动在不同情况下税收负担的差异大小。
3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主要作用
3.1 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
在同一税法体制下,企业采用不同的的纳税方案会形成不同的税收负担,实现税负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是纳税人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设计并采用企业所得税纳税方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在符合税收法律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同一税率通过纳税筹划,对税收收入进行合理有效的规范与控制,完全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的税负压力。企业纳税人通过税收筹划,可以选择对企业最有益的纳税方案,从而节约企业的成本和开支,最大化地增加可支配收入,也有利于企业在税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其他经济活动。
3.2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是一个把如何获得更多利润作为宗旨的社会经济实体。每个企业都希望用尽可能少的资金或者成本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企业在研究且做到巧妙运用税法政策以及经营管理法则、深化企业管理的正规性、搞清企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才可以采取合理有效的纳税方案,以期企业资本、本钱和利益三者间达到最佳成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也就是说,只有有效地制定并且贯彻纳税筹划的方案,才能达到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即实现该企业的长期稳步发展。
3.3 有利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体现了企业与国家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是企业对新所得税法的一种回应。
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税收法律法规时,既要考虑税收增长的稳定性,还要考虑税收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完成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企业所得税税法政策对一些特殊产业提供了优惠政策,如:新能源的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等,主要是为了鼓励企业按照国家的引导方针来调整生产经营、投资领域等方面。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活动时,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利用有关优惠政策,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本企业的投资领域,这样的做法不仅客观上配合了国家的政策方针引导,而且完成了政府调控市场的目的,同时也优化了社会资源的调整与配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