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方式筹资的利弊分析以明星电力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千变万化的市场经营环境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创造了许多挑战与机遇,而充裕的资金是企业迎接挑战与机遇的保障,是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投资规划的前提保障,所以企业的筹资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应格外关注。商业信用筹资是企业中常用的自然筹资方式,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性的作用,然而不适当利用商业信用筹资,可能会导致企业的销售利润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总风险提升。因此企业应当慎重合理利用商业信用筹资,使其得到持续有效的运用。本文从商业信用相关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其定义进行了系统的概述,结合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观点,对商业信用筹资的产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以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其具体形式利弊并提出相关建议。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1.1研究的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2
1.3.1研究的主要内容 3
1.3.2研究的方法 3
2. 商业信用相关基本理论 4
2.1商业信用概念 4
2.2商业信用产生原因 4
2.3商业信用筹资概述 4
2.4商业信用筹资方法 4
2.5商业信用筹资特点 5
3. 我国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方式筹资的现状分析 6
3.1我国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方式筹资的现状分析 6
3.2我国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方式筹资存在的问题 6
3.3商业信用在企业筹资中的地位与作用 7
3.3.1有助于完善融资途径 7
3.3.2成为短期外部融资手段 7
3.3.3优化信用等级 7
3.3.4提高企业竞争力 7
4. 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形式的利弊 8
4.1公司概括 8
4.2明星电力利用应付票据筹资分析 9
4.3 明星电力利用应付账款筹资分析 10
4.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商业信用在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的有利因素 12
4.4.1商业信用容易获得 12
4.4.2企业有较大的机动权 12
4.4.3企业一般不用提供担保 12
4.5商业信用在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筹资中的不利因素 12
4.5.1筹资成本高 12
4.5.2筹资期限短,还款压力大 12
4.5.3外部影响大 13
5.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商业信用筹资相关建议 14
5.1仔细估算筹资成本 14
5.2结合多种筹资方式进行资金筹集 14
5.3做好企业资金周转管理与加快资金回收速度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经济概念,起源于原始交换时期,商品经济时期开始广泛使用,但真正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时期,并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具体领域。即使在欧洲具备良好金融环境的国家,商业信用筹资仍作为重要的短期筹资方式。而在金融环境欠缺的国家,企业获得贷款的渠道较少,商业信用筹资基本成为唯一渠道。商业信用是把双刃剑,收益与风险同时而存在。企业要合理运用,将其优势发挥最大化,降低风险。
1.1.1研究的目的
企业选择筹集资金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筹集资金的方式成本不同,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财务风险大小,以及企业筹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企业要使集资金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就要对商业信用筹资方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明星电力有限公司(本文以下简称“明星电力”)利用商业信用筹资方式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其利用商业信用筹资的利弊及带来的影响,并判断其合理性。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根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提出企业在利用商业信用筹资时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有关理论知识及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提出可行性建议,减少其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1.1.2研究的意义
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依赖企业多次的筹资、投资、再筹资的循环往复过程。资本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血脉,也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推动力。商业交易中很早便有商业信用筹资这种方式。由于对理论研究的不透彻以及文化的落后,从而导致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如今,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而此时商业信用的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在本文的研究中从商业信用筹资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明星电力主要筹资方式之一—利用商业信用筹资,并对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商业信用方式筹资的实例分析,找出明星电力进行商业信用筹资的优势与存在的风险,提出可行性措施,以使企业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并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产生了一批新的资本结构理论。其中美国经济学家Mayer(2011)提出了著名的啄食顺序原则:内源融资、外源融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欧洲国家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一般遵循内源筹资、债券筹资、股权筹资的顺序。Rajan(2011)使用西方国家大型企业为样本,发现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往往信用等级较高,且不存在融资约束。
Schwartz(2012)提出商业信用降低交易成本动机理论,Ferris(2013)对理论进行系统解释,该理论假设交易为时间随机函数,存在着不确定性,研究认为,商业信用使得交易中的商品交换和货币交换在时间上相分离,买方企业在使用商业信用过程中能够获得准确的付款时间,从而减少了预防性资金,节省了交易费用,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资产。同时,卖方企业因为获得了货款收回的准确时间,其对自身资金的管理更加合理,从而减少了经营费用。
1.2.2国内研究现状
孙浦阳等(2014)在《商业信用能否成为企业有效的融资渠道》中使用中国企业数据验证了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能否成为企业有效的融资渠道这一问题。在考虑了中国信贷市场存在的信贷歧视等问题后,结果显示,中国企业能够利用商业信用作为融资渠道,对于小企业以及外部金融环境较差的企业,商业信用对其融资帮助更大。当正规部门融资成本上升时,国有及外资企业以及外部金融环境良好的企业能够更为有效的使用商业信用作为融资渠道。
饶品贵等(2013)在《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影响研究》中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的影响,以提供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微观证据。基于我国特定货币政策环境定义的货币政策紧缩年度虚拟变量和银行家信心指数,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受到的冲击更大,但企业以商业信用作为替代银行信贷的融资方式以弥补资金供给缺口。从而表明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微观机制在我国是存在的,同时也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互动关系的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9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