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电器公司的融资结构及其优化(附件)

摘 要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得到了提升,由此以来人均的消费水平也在快速的增长。家电零售企业也都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趋势,同时家电零售行业也在迅速的发展。我国目前最大的家电连锁上市公司中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近几年其经营结构,规模高速扩张,并且采用了在证券市场使用定向增发的手段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以及采用金融的融资模式为其发展扩张提供资金渠道得到有效保障。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会需要大量资金,而不同资金的来源会组合从而产生不同的融资结构,而一个合理的融资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企业融资的核心是融资结构的选择,最优融资结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采用对苏宁电器公司的融资结构为其研究对象,分析本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及其特征,最后对其融资结构提出优化。通过对苏宁电器公司的融资结构问题研究,对其融资结构中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提出了优化建议,便于在经营过程中加以修改,使其更趋于合理化,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Key words: Financing structure; Suning applianc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目 录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
2.融资结构相关理论综述 4
2.1融资结构相关定义 4
2.1.1融资结构 4
2.1.2资本结构 4
2.2古典融资结构理论 5
2.3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6
3.苏宁电器融资现状概括 7
3.1苏宁电器企业简介 7
3.2苏宁电器的融资状况 7
3.3苏宁电器融资结构的特征 8
3.3.1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股权融资和内部融资,债券融资所占的比例较小 9
3.3.2伙伴融资在融资结构所占比重最大 9
3.3.3资产负债率过高 10
4.苏宁电器融资存在的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2
4.1资产负债率较高,加大了财务风险 12
4.2债券市场发展滞后 12
4.3 负债结构不合理,短期流动性负债比例偏高 12
4.4苏宁电器销售渠道的“寡头垄断” 12
5.改善苏宁电器融资结构的优化 13
5.1降低资产负债率 13
5.2加快公司债券发行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13
5.3提高长期负债水平 13
5.4充分利用商业信用短期融资,与供应商实现共赢 1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融资结构是财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方的融资结构理论是相对较成熟的,对企业的融资行为起着引导作用。从杜兰特的古典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到莫迪利亚尼和米勒的MM理论,再到优序融资理论和激励理论信息传递理论,这些理论都为企业融资结构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理论结构上来讲,最优的融资结构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想要达到企业最优的融资结构是比较困难的。对企业而言,融资模式,融资渠道的选择方式有很多。但是要考虑到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风险以及企业偿债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企业要达到最佳的融资状态就要综合以上几点因素,选择最合理的融资方式。
企业治理结构,市场价值,资本成本和总体经济增长与稳定等因素都对企业的融资结构具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离不开资金,不论企业的经营规模有多大,经营业绩有多好,发展前景有多乐观都同样有着对资金的强烈要求。资金是企业通过一定融资方式获得的,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就要选择正确合理的融资方式。正因为如此,融资结构的确定是企业经营者关注问题的重中之重。
资本结构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确立资本结构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到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再到新资本结构理论,以大卫杜兰特、莫迪利亚尼、米勒、梅耶斯和麦克林等著名学者为代表他们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一系列理论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总的来说,西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已经步入到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阶段,并且对西方企业的融资行为起到了巨大的的指导作用。
为了能够准确的判断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并通过分析这种特征形成的原因更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建议,使得上市公司通过融资结构的改善提升其价值。本文在通过对苏宁电器融资结构问题的研究中,对其融资结构发现存在有不合理的因素,提出了优化建议,便于在经营过程中加以修整,使得其结构更趋于合理化,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1.2 国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企业的融资结构,又称为资本结构,是从融资方式的角度对企业资金结构的划分,是指内源性融资与外源性融资在企业融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资本结构是企业进行融资活动,在内部决策与外部约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状态,其中包含的信息含量大,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这对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是非常显著的,所以对资本结构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理论界对企业融资理论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1952年,Durand系统总结了资本结构的三种理论: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由于Durand的理论缺乏相关实证和重大的行为意义,所以在经济理论界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85年Modigliani和Miller的MM理论开创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Myers(1984)提出的新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尽量回避利用外部股权融资或者其他风险融资的方式筹集项目资金,同时为了使内部融资能达到正常权益回报率,必须事先确定拟投资项目的目标股利率水平,只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公司才会选择外部股权融资或者其他风险证券来融资,在选择外部股权融资时优先选择债券融资形式。
Narayanan(1984) 、Heinkel和Zechner(1990)认为,当信息不对称仅仅限于新投资项目的价值时,股权融资不仅造成投资不足,也有可能产生投资过度的现象。Holderness和Sheehan(1988)通过对拥有绝对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行比较,得出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关系。
Titman(2002)指出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相分离的情况下,选择最佳债务融资时机能够增加公司的价值。
Wolfgang Drobetz(2003),GAUD,JANI,HOESLI and BENDER(2003)对瑞士的融资结构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国国内企业融资结构的决定因素。
Barker,Greenwood和Wurgler(2003)的研究显示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大部分可以用市场条件如通货膨胀率,短期利率和期限差价来解释,并且这些市场条件同样可以用来预测债券的超额报酬率。
尽管有许多学者通过不同的样本选择和检验方法得出与市场时机理论不一致的结论,但随着越来越多针对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融资时机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的出现。市场时机选择理论已经成为与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并行的三大融资理论,并且市场时机选择理论更适合于解释一些新兴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06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