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研究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附件)

摘 要内部控制审计于2011年开始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此后其他企业也相继开始关注。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对财务报表审计有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审计意见类型,并且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会使财务报告可信度更高。该论文用实证方法来说明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首先对以往文献进行分析,说明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再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相关理论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实证研究设计,利用回归分析解释说明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影响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并进一步证明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更容易被出具标准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政策。
Key words: The internal control auditing;The audit opinion type;Financial statements audit 目 录
一、绪论 1
(一)背景 1
(二)意义 1
(三)内容及方法 2
(四)文献回顾 2
二、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理论分析 3
(一)委托代理分析 3
(二)信息理论 3
(三)知识溢出效应 4
三、实证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假设 4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
(三)模型构建 4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6
(一)因子分析模型 6
(二)回归分析 8
(三)结果分析 9
五、结论建议与展望 10
(一)结论 10
(二)建议 10
(三)论文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一、绪论
背景
财政部、国资委等部门在2006年成立了内部控制委员会,这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提供了保障;财政部等在2008年发布了一条新规定,对上市公司提出要求,即上市公司应聘请注册会计师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体系进行评价,检测体系的有效性,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2010年三大指引(评价指引、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用指引、审计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这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的框架初步形成和规范性得到了保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由企业内控指引和规范制度共同组成,2011年在同时上市的公司内施行,2012年扩大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内主板上市公司施行。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曾在发布的报告中提出,管理层可以测试内部控制的运行,将结果提供给工作人员,为书面认定提供了指导。美国会计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3月制定了内部控制相关协议,2006年SEC相继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各种框架、公告、指南,在这些相关文件中对如何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做出了明文规定。2007年6月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整合审计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对内部控制审计又制定了新的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产业规模和公司的复杂性进行分析。2007年日本会计审议会出台了审计准则及审计实施准则等文件,文件中提出自2008年4月以后会计年度评价审核内部控制适用于此法。
(二)意义
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内部控制审计可以监督企业是否执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执行状况,也可以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和审计工作者的共识。
对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有利于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有利于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更加标准,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审查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和有效,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来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对资本市场而言,可以提高披露信息质量,资本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对投资者而言,企业信息披露的完整性有所保证,可以加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决策的科学性增强,从而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对政府而言,有利于满足政府监管资本市场的需求,使政府的监管效率进一步提高,规范市场秩序,更好的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注册会计师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事务所的转型升级,抓住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
(三)内容及方法
1.研究内容
前文主要是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后文进行模型构建以此得出结论,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从企业是否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包含五个章节,分布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从背景、意义、文献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相关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是模型设计,在前文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
第四部分是结果分析,运用回归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来说明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对标准审计报告有积极的影响,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更容易接收标准的审计意见报告;第五部分是结论建议,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及展望。
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法:首先会对2016年度的中小板上市公司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回归模型和因子分析对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中小板上市公司如果进行内部控制审计,那么审计意见类型很可能是标准的。
(2)文献研究法:在前人研究的前提下,对以往的文献进行搜集,对研究的问题加深了解。整理有关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为下文的模型设计提供依据。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研究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和有关政策理论,采用定性的方法找到内部控制审计的鉴别标准,并且采用从定量的角度通过模型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进行衡量。
(四)文献回顾
朱彩婕、韩小伟(2013)[1]对我国2011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模型分析了企业在自愿情况下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二者负相关。
岑俊峰(2016)[2]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研究两者之间会对彼此有何影响。
汪 瑶 ( 2012 )[3]对2008—2011年内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主要是运用模型对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公司规模和审计意见负相关。
(4)苏晓红(2017)[4]从理论上研究内部控制审计和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原因是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5)吕爱军(2017)[5] 对2015年主板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出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存在密切的联系,他还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审计市场业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4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