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雅迪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附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也在变化。然而,企业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企业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与隐患,使得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态也变得复杂多样。随着企业财务危机的周期变短,企业的经营风险变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有必要为了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利用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以期达到防范财务危机发生,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的目的。本文紧紧围绕财务危机模型下的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这一主题,考察了雅迪公司在Z分数模型下的财务状况,指出相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Keywords: Financial Crisis; The Early Warning Model; Z Score Model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1
1.1.1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2.1 国外研究综述 2
1.2.2 国内研究综述 2
1.3 研究方法 3
2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相关理论
2.1 财务危机 4
2.2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4
2.2.1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含义 4
2.2.2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功能 4
3基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雅迪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3.1 雅迪公司财务现状分析 6
3.1.1 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 6
3.1.2 应收、应付款项大幅度上升 7
3.1.3 逾期贷款不断发生 7
3.1.4 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降、现金净流量减少 8
3.2 基于Z分数模型的雅迪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9
3.2.1 Z分数模型 9
3.2.2分析结果 10
3.3 雅迪公司存在的问题 11
3.3.1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11
3.3.2企业财务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11
3.3.3 Z分数模型存在一定局限性 12
4 对策建议
4.1 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基于Z分数模型的雅迪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9
3.2.1 Z分数模型 9
3.2.2分析结果 10
3.3 雅迪公司存在的问题 11
3.3.1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11
3.3.2企业财务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11
3.3.3 Z分数模型存在一定局限性 12
4 对策建议
4.1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13
4.2 加强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建设 13
4.3 加强对财务预警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 14
结 论 16
参 考 文 献 17
致 谢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1.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企业全面走向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大的资金和产品销售市场,另一方面市场中的企业,时刻面临各种风险,如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外部市场环境恶化等,每种风险都有可能导致企业走向灭亡。这些变化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已成为当今发达国家一种流行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企业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使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不能满足其支出的需要,因此出现了财务危机,财务危机贯穿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体现在各种财务的关系上,它是财务管理系统各种矛盾的整体反映。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研究目的
我国财务风险管理无论在科研水平、管理方式、投资力度和资金的利用上都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许多企业决策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使财务管理黯然失色,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选择恰当的财务指标,建立合理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增强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就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本文以雅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例,基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2)研究意义
企业出现财务困境的征兆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这正是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所传递的信息。企业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将面临的危机情况可以告知企业,及时发现企业的异常并分析危机原因最终指出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提醒企业决策者在财务危机出现萌芽时及时处理并做好预防措施,为校正企业经营决策和有效配置企业资源提供可靠依据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使企业能更早的规避风险,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最早进行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的是Fitzpateick(1932)所做的单变量破产预测模型,他以19世纪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研究结果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例,而且在经营失败之前三年这些比率呈现出显著差异[1]。Dcakin(1972)选用了11个指标,采用二分类法检测和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进一步地检验,得出的结论是:股东权益/负债、营运资本/总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三项指标能够提前六年对企业破产作出预测。
马克威茨(HarryM.Makowitz)在1952年提出的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Selection)理论,发展了一个在不确定条件下严格陈述的可操作的选择资产组合理论:均值方差方法,把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化视为随机变量,以它的均值来衡量收益,以它的方差来衡量风险。
威廉.米勒然后对财务风险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三位学者的理论一脉相承,正是他们在财务经济学上做出的贡献,在1990年,他们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进入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普遍确立起风险管理的职能,风险管理的应用更加广泛。国外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后如何应对和如何摆脱财务风险的策略问题,对于财务风险的成因、发展过程则缺少理性分析和实证研究。
1.2.2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财务风险的相关研究比较迟,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1999年4月陈静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国内首篇关于财务预警的文章《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他对样本进行了单变量风险和多元判别分析,提出来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z分数财务危机预警模型[2]。
李秉祥(2005)选择了26个财务指标作为备选变量,采取逐步回归选择变量方法最终确定了盈利增长、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营运资本与总资本比、资产周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0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