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特征与审计质量(附件)
摘 要在本文的规范性研究中,对审计质量和审计师个人特征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回顾,确定了有关审计质量的相干概念,提出了进行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本文将从性别,学历,专业,从业经验,所内职位和政治面貌等六个方面探究审计师的个人特征和审计质量的相关性。 本文以审计师的个体特征作为出发点,对审计质量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以2014-2015年创业板经筛选后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与审计数据及审计其的注册会计师个体特征为样本,对审计师特征与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实证结果表明,审计师的学历、专业和职位会对审计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审计师的性别、从业经历和政治面貌对审计质量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合理地描述注册会计师的个体特征,探讨了不同层级的审计人员组合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希望能一定程度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三) 贡献之处 1
二、 文献综述 2
(一) 审计质量的界定 2
(二) 个人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
三、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3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
(二) 审计师个人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4
(三) 研究假设 4
四、 实证研究 6
(一) 样本选择与变量描述 6
(二) 模型设计 8
(三) 模型结果和分析 8
五、 研究结论及建议 12
(一) 研究结论 12
(二) 建议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绪论
研究背景
审计质量是指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揭示财务报告虚假陈述的联合概率,审计质量高的主要表现是能够提高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可信度,审计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判断在审计决策中的重要性,而审计服务的结果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审计师个体特征的影响,因此,人们愈来愈关注审计师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探究审计师的哪些特征最能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对我国的审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意义
本文以审计师的个体特征作为出发点,对审计质量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以20142015年创业板经筛选后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与审计数据及审计其的注册会计师个体特征为样本,对审计师特征与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
由于注册会计师在参与审计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极大程度上容易受其本身的主体性的影响,如会计师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都能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合理地描述注册会计师的个体特征,综合考虑审计师个人特点的合理选择,探讨了不同层级的审计人员组合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希望能一定程度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还对于会计事务所、高校在会计教育、会计培训、会计人员培训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提供了学术支持。
贡献之处
本文的创新于研究角度方面。之前的学者大部分大都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从微观层面对影响审计质量因素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基于此,本文以审计师这一特殊视角,检验审计师特征能否影响审计质量。此外,本文以资产负债率、资产报酬率事务所规模和审计意见为控制变量,新増了从注册会计师的是否为党员和是否为合伙人两个方面研究注册会计师个人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文献综述
审计质量的界定
审计质量的含义的研究
DeAngelo(1981)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并报告错报的联合概率,Palmrose(1986)提出,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以公平的方式保证被审计单位的在财务报表的所有重要方面的财务状况的程度。彭桃英(2005)认为,审计质量为审计工作和出具的审计报告能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的程度。
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研究
王跃堂(2001)根据不同的事务规模研究发现,发行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大多是由于会计公司规模相对较大。王振林(2002)认为审计收费额的能够作为衡量审计质量一种代替指标。Srinidhi 和 Gul (2007)认为审计质量取决于审计过程中对盈余管理的审计限制效应,高额的审计收费能够降低盈余管理行为。
个人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Deis,Giroux(1992)通过研究,审计人员掌握的有关审计的专业知识越丰富,其所能提供的审计质量越高。Ghosh 与Moon(2005)研究发现,审计师的执业年限越长,审计质量越高,Keller 等(2007)认为,相对较高学历教育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可以更好的遵守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行为规范,当面对一个问题时,人类的大脑倾向于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同样的问题被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因此,每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努力都是不同的,因为这些人的主观原因,每个人的最终决定必然会不同Bamber(2010)。
叶琼燕,于忠泊(2011)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注册会计师的年龄、学历背景等个体特征均对审计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丁利、李明辉和吕伟(2012)把政治背景定义为两名签字注册会计师中至少有一名为党员,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这一特征并不能对审计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他们认为,党派关系仅是审计师的政治背景和信仰。Gulet.al(2013)认为审计师的职业背景与审计质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闫焕民(2015)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党员背景与审计质量没有相关关系。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审计主体
(1)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及其行业声誉
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一般能够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不会有一个客户能够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客户,因此,其不易受到客户的影响并拥有更好的独立性。此外,国内外业大规模事务所通常为了维护本身在业内声誉,一定要考虑低审计质量的审计报告所迸发的负面影响。
(2)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师有必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行组合和判断辨别,这就需要审计师具有极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准确度极高的职业专业判断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增强审计效果。
审计客体
(1)被审单位自身的经营情况
审计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意见表达。因此,被审单位自身的经营情况是影响审计师的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
被审计单位完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审计师计划的涵盖内容、审计期限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助于审计师在能够在较短时间就发现高审计风险,从而提供较高的审计质量。
(3)被审单位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配合
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财务信息提供评价和鉴证服务,因此,高效率的审计工作的不能脱离与被审计单位的密切合作,如果被审单位能够积极的配合,及时提供审计所需的相关资料,有助于开展高效的审计工作。
审计环境
(1)经济环境
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为被审单位提供鉴证服务收取审计费用,受这种供求关系的影响,事务所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发表不客观的审计意见,影响审计质量。另外,我国审计市场上还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现象,这就决定了客户在审计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有可能因为双方地位不平等导致审计师丧失审计独立性,影响审计质量。
(2)法律环境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三) 贡献之处 1
二、 文献综述 2
(一) 审计质量的界定 2
(二) 个人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
三、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3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3
(二) 审计师个人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4
(三) 研究假设 4
四、 实证研究 6
(一) 样本选择与变量描述 6
(二) 模型设计 8
(三) 模型结果和分析 8
五、 研究结论及建议 12
(一) 研究结论 12
(二) 建议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绪论
研究背景
审计质量是指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揭示财务报告虚假陈述的联合概率,审计质量高的主要表现是能够提高报告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内容的可信度,审计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判断在审计决策中的重要性,而审计服务的结果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审计师个体特征的影响,因此,人们愈来愈关注审计师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探究审计师的哪些特征最能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对我国的审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研究意义
本文以审计师的个体特征作为出发点,对审计质量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以20142015年创业板经筛选后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与审计数据及审计其的注册会计师个体特征为样本,对审计师特征与审计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
由于注册会计师在参与审计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极大程度上容易受其本身的主体性的影响,如会计师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都能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合理地描述注册会计师的个体特征,综合考虑审计师个人特点的合理选择,探讨了不同层级的审计人员组合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希望能一定程度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还对于会计事务所、高校在会计教育、会计培训、会计人员培训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提供了学术支持。
贡献之处
本文的创新于研究角度方面。之前的学者大部分大都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从微观层面对影响审计质量因素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基于此,本文以审计师这一特殊视角,检验审计师特征能否影响审计质量。此外,本文以资产负债率、资产报酬率事务所规模和审计意见为控制变量,新増了从注册会计师的是否为党员和是否为合伙人两个方面研究注册会计师个人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文献综述
审计质量的界定
审计质量的含义的研究
DeAngelo(1981)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并报告错报的联合概率,Palmrose(1986)提出,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以公平的方式保证被审计单位的在财务报表的所有重要方面的财务状况的程度。彭桃英(2005)认为,审计质量为审计工作和出具的审计报告能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的程度。
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研究
王跃堂(2001)根据不同的事务规模研究发现,发行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倾向大多是由于会计公司规模相对较大。王振林(2002)认为审计收费额的能够作为衡量审计质量一种代替指标。Srinidhi 和 Gul (2007)认为审计质量取决于审计过程中对盈余管理的审计限制效应,高额的审计收费能够降低盈余管理行为。
个人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Deis,Giroux(1992)通过研究,审计人员掌握的有关审计的专业知识越丰富,其所能提供的审计质量越高。Ghosh 与Moon(2005)研究发现,审计师的执业年限越长,审计质量越高,Keller 等(2007)认为,相对较高学历教育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可以更好的遵守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行为规范,当面对一个问题时,人类的大脑倾向于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同样的问题被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因此,每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努力都是不同的,因为这些人的主观原因,每个人的最终决定必然会不同Bamber(2010)。
叶琼燕,于忠泊(2011)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注册会计师的年龄、学历背景等个体特征均对审计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丁利、李明辉和吕伟(2012)把政治背景定义为两名签字注册会计师中至少有一名为党员,经过实证分析发现,这一特征并不能对审计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他们认为,党派关系仅是审计师的政治背景和信仰。Gulet.al(2013)认为审计师的职业背景与审计质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闫焕民(2015)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党员背景与审计质量没有相关关系。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审计主体
(1)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及其行业声誉
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一般能够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不会有一个客户能够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客户,因此,其不易受到客户的影响并拥有更好的独立性。此外,国内外业大规模事务所通常为了维护本身在业内声誉,一定要考虑低审计质量的审计报告所迸发的负面影响。
(2)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师有必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行组合和判断辨别,这就需要审计师具有极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准确度极高的职业专业判断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增强审计效果。
审计客体
(1)被审单位自身的经营情况
审计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意见表达。因此,被审单位自身的经营情况是影响审计师的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
被审计单位完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审计师计划的涵盖内容、审计期限产生重要的影响,有助于审计师在能够在较短时间就发现高审计风险,从而提供较高的审计质量。
(3)被审单位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配合
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财务信息提供评价和鉴证服务,因此,高效率的审计工作的不能脱离与被审计单位的密切合作,如果被审单位能够积极的配合,及时提供审计所需的相关资料,有助于开展高效的审计工作。
审计环境
(1)经济环境
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为被审单位提供鉴证服务收取审计费用,受这种供求关系的影响,事务所有可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发表不客观的审计意见,影响审计质量。另外,我国审计市场上还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现象,这就决定了客户在审计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有可能因为双方地位不平等导致审计师丧失审计独立性,影响审计质量。
(2)法律环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