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的供应链融资

摘 要本文将供应链融资的相关理论与苏宁公司相结合,分析企业在实施供应链融资中不同的融资方案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苏宁供应链融资的不合理之处,为苏宁的供应链融资更好的实施提出对策及建议。本文主要有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具体阐述了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供应链融资的理论知识。第三部分以苏宁公司为例,对供应链融资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论证。第四部分主要分析苏宁供应链融资中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建议。第五部分总结本文从苏宁案例中获得的启示和结论。
Key words: Supply chain financing;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的背景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评价 3
1.3研究方法 3
2 供应链融资理论描述 4
2.1供应链融资 4
2.2 供应链的特点和功效 4
2.3基于电商平台上的供应链融资 4
2.3.1基于电商平台上的供应链融资概念 4
2.3.2 电商平台上的供应链融资与传统融资的区别 5
3 苏宁的供应链融资分析 6
3.1 苏宁简介 6
3.2 苏宁的供应链融资方式 6
3.2.1应收账款业务 7
3.2.2 苏宁小贷 8
3.2.3 苏宁银行 9
3.2.4 供应商信用融资商品 10
3.3 苏宁与上下游企业供应链融资分析 10
3.3.1 苏宁的融资分析 10
3.3.2 上下游企业的融资分析 11
4 苏宁供应链融资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2
4.1苏宁供应链融资实施存在的问题 12
4.1.1苏宁自身平台的限制 12
4.1.2苏宁的信用风险问题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4.1.3线下业务被占用资金的风险 12
4.1.4线上业务被银行制约的风险 13
4.2对苏宁供应链融资的建议 13
4.2.1降低自身平台的限制 13
4.2.2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价系统 13
4.2.3合理规划好资金,加强线下的财务控制 13
4.2.4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14
5苏宁供应链融资的启示及结论 15
5.1 启示 15
5.2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20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以京东、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取得的惊人了发展。截止至2017年上半年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13.35万亿,仅2017年的11月11日1682亿元,网上购物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而网店成为众多创业者的选择。这些创业者大都数资金链短缺,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其对资金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但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上下游中小型企业由于信用等级不高、抵押资产不足等问题使企业融资更是难上加难。
针对电子商务平台上企业融资难问题,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都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它们拥有着大量的客户资源和数据资料,通过电商小额贷款业务,它使上下游企业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融资。同时由于电子商务平台上储存着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相关的贸易记录,这有利于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运作进行监管同时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1.1.2 研究的意义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较为综合的创新服务体系,包含了金融服务以及物流服务,其打破打破了资金瓶颈的问题,因此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发展的非常迅猛。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显露出问题,主要是融资的渠道过于单一,且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的情况,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闲置的情况,但是有些企业缺出现资金供应不足的现象。同时,融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融资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融资企业将需求、成本以及效益作为考虑的重点,而金融机构将金融风险、安全、流动、盈利等作为重点。我国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较为局限,只为一些大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不能在社会中普及,无法与国际供应链接轨。因此,本文以苏宁公司为例,对供应链融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旨在实现企业自身和供应商双赢的局面,尽早与国际供应链接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很多学者一直再用数据和事实论证核心企业提供融资的正确性。Giannetti(2012)[1]认为核心企业提供融资的优势主要在于信息优势。
Fabbri(2013)[2]认为供应商比银行对企业的信息更加了解,因此合作的机会更大。
Xu cheng (2015)[3]认为供应链上各公司间的协调是成功合作的核心要素,供应链协调也成为了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订货与库存策略研究一直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相关的研究模型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是这些模型中的多数都是建立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来考虑订货及库存控制等决策问题。
XiaoDongX(2012)[4]通过融资模型来分析资金不足对企业进营决策产生的影响。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何昊(2017)[5]认为供应链就是由供应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上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而所谓融资则是指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闫煦霖(2016)[6]提出电商平台主导的供应链融资的市场主体主要包含电子商务企业、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等。
张爽(2013)[7]提出现在供应链融资中主要存在问题为:核心企业的道德风险、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物流企业质押单风险。
周忆文(2013)[8]提出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供应链融资发展的一大障碍。
李典(2017)[9]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 依此划分三种供应链融资模式,即:采购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销售阶段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生产阶段的存货融资模式。
徐广彦(2017)[10]认为供应链融资风险通常包括供应链融资市场风险、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供应链融资操作风险、供应链融资法律风险,若不对这些风险加以处理的话,便会导致供应链融资各项风险的产生,不利于企业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8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