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1 国外研究现状 2
2.2 国内研究现状 2
3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3
3.1 企业集团的定义 3
3.2 财务管理的概述 3
3.3 财务战略的基本理论 5
4 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7
4.1 组织结构较为单一,管理体制较为僵化 8
4.2 财务决策体系分散,缺乏战略协调意识 8
4.3 财务控制能力较弱,集中管控作用无法体现 8
4.4 财务管理的手段落后,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 9
4.5 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9
4.6 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胜任能力不强 9
5 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的相关对策 10
5.1 优化组织结构,创新管理体制 10
5.2 完善决策体系,提升财务战略水平 10
5.3 加强财务控制,发挥集中管控应有作用 10
5.4 创新管理方法,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11
5.5 强化审计监督,不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11
5.6 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培养职业胜任能力 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不仅需要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更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面对新环境、新经济、新科技的挑战,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从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问题进行研究,已经成为管理界的一种新潮流和新趋势。如果说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旋律,那么财务战略管理就应该是这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音符。但是,与相对成熟的战略管理学科相比,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历史很短,成果也不多,而且大部分的著作都只是从财务的某一方面来探讨企业的财务战略问题的。怎样跳出企业固有的财务管理思维模式,顺应战略管理的动态性发展,不再就财务论财务,而是就管理论财务、就战略论财务,已经成为当前财务管理工作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将战略思想引入财务管理领域的一种尝试和创新,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企业总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我国出现了企业集团这类经济组织,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发展前景良好的集团型企业。但是由于规模的不断膨胀,组织结构的复杂化,怎样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困扰集团型企业健康发展、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一大难题。文章就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1.2 研究意义
企业战略的生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财务战略作为企业的职能性战略之一,其重点关注的是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是财务战略管理的灵魂,也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因素[2]。企业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战略期间是否有充裕的资金保障,是否有与其协调一致的财务战略决策和措施相匹配。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关键性因素。由此可见,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基石,是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综合的子战略。它不仅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还通过资金这条主线以及综合的财务信息将企业各个层次的战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个成功的企业战略必然要有相应的财务战略与之相配合,因此,对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1985年,E.F.Harrison与 C.H.John等提出了“财务战略”,并把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了一系列的财务决策[3]。同年,Fred.R.David从企业战略实施过程方面,对财务职能的要求进行了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筹集所需的资金、进行资本预算、编制预计财务报表和评估业务价值[4]。1987年,Carl M.Sandberg等认为财务战略研究的核心是融资决策中的财务杠杆使用度,即公司的债务与资本总额的目标比率[5]。1988年,J.A.Pearce和R.B.Robinson提出了“财务策略”,并指出企业的财务策略包括:资金筹集、资金分配与分红和营运资金管理三个方面。1993年,Ruth Bender和Keith Ward等人提出应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将企业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强调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反向搭配战略。由此可见,西方对于财务战略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战略管理的研究主要以国外战略管理的研究为基础,仅将财务战略作为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个职能层次。下面就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
1997年,刘志远从理财环境下财务战略管理过程的角度,对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基本范畴与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企业资金的投放战略、筹措和分配战略的目标与原则、生成的方法和类型等进行了论述[6]。1999年,陆正飞以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作为企业发展财务战略分析的逻辑起点,分类研究了常规企业的财务战略,并提出了三种可供企业选择的财务战略类型,即积极型财务战略、稳定增长型财务战略和收缩型财务战略[7]。同年,朱元午研究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对策、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和理财环境分析、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审计模式、资本结构、内源融资、现金流、增值考核指标体系等内容[8]。2001年,张志刚从企业集团母公司这一角度研究了集团公司的理财环境及理财目标。2002年,张延波研究了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战略、预算控制体系、投资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等内容[9]。
3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3.1 企业集团的定义
企业集团是由一个或多个具有雄厚实力的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经济内具有重要地位,发展前景广阔,基础条件和经济效益较好,赢利和增值空间比较大的企业为核心,以集团规章制度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以及其它成员企业或机构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约化组织[10]。因此,企业集团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必须重视集团的整体利益,而不能仅仅考虑集团母公司或某些子公司的利益。
3.3 财务战略的基本理论
3.3.1 财务战略的内涵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在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及各种条件对企业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为了谋求企业的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进行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创造性的谋划。企业财务战略对企业长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是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也是企业组织或处理重大财务活动和复杂财务关系的智谋策略。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具有战略性的财务活动进行的管理,它既是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企业财务战略具有战略管理和企业财务的双重特征,它是二者融合的产物,是财务管理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是围绕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评价与控制而展开的。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1 国外研究现状 2
2.2 国内研究现状 2
3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3
3.1 企业集团的定义 3
3.2 财务管理的概述 3
3.3 财务战略的基本理论 5
4 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7
4.1 组织结构较为单一,管理体制较为僵化 8
4.2 财务决策体系分散,缺乏战略协调意识 8
4.3 财务控制能力较弱,集中管控作用无法体现 8
4.4 财务管理的手段落后,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 9
4.5 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9
4.6 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胜任能力不强 9
5 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的相关对策 10
5.1 优化组织结构,创新管理体制 10
5.2 完善决策体系,提升财务战略水平 10
5.3 加强财务控制,发挥集中管控应有作用 10
5.4 创新管理方法,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11
5.5 强化审计监督,不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11
5.6 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培养职业胜任能力 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不仅需要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更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面对新环境、新经济、新科技的挑战,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从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问题进行研究,已经成为管理界的一种新潮流和新趋势。如果说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旋律,那么财务战略管理就应该是这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音符。但是,与相对成熟的战略管理学科相比,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历史很短,成果也不多,而且大部分的著作都只是从财务的某一方面来探讨企业的财务战略问题的。怎样跳出企业固有的财务管理思维模式,顺应战略管理的动态性发展,不再就财务论财务,而是就管理论财务、就战略论财务,已经成为当前财务管理工作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将战略思想引入财务管理领域的一种尝试和创新,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实践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企业总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与完善,我国出现了企业集团这类经济组织,并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形成了一大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发展前景良好的集团型企业。但是由于规模的不断膨胀,组织结构的复杂化,怎样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困扰集团型企业健康发展、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一大难题。文章就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1.2 研究意义
企业战略的生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财务战略作为企业的职能性战略之一,其重点关注的是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是财务战略管理的灵魂,也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因素[2]。企业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战略期间是否有充裕的资金保障,是否有与其协调一致的财务战略决策和措施相匹配。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关键性因素。由此可见,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基石,是企业战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综合的子战略。它不仅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还通过资金这条主线以及综合的财务信息将企业各个层次的战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个成功的企业战略必然要有相应的财务战略与之相配合,因此,对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1985年,E.F.Harrison与 C.H.John等提出了“财务战略”,并把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了一系列的财务决策[3]。同年,Fred.R.David从企业战略实施过程方面,对财务职能的要求进行了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筹集所需的资金、进行资本预算、编制预计财务报表和评估业务价值[4]。1987年,Carl M.Sandberg等认为财务战略研究的核心是融资决策中的财务杠杆使用度,即公司的债务与资本总额的目标比率[5]。1988年,J.A.Pearce和R.B.Robinson提出了“财务策略”,并指出企业的财务策略包括:资金筹集、资金分配与分红和营运资金管理三个方面。1993年,Ruth Bender和Keith Ward等人提出应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将企业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强调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反向搭配战略。由此可见,西方对于财务战略的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战略管理的研究主要以国外战略管理的研究为基础,仅将财务战略作为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个职能层次。下面就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
1997年,刘志远从理财环境下财务战略管理过程的角度,对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基本范畴与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企业资金的投放战略、筹措和分配战略的目标与原则、生成的方法和类型等进行了论述[6]。1999年,陆正飞以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作为企业发展财务战略分析的逻辑起点,分类研究了常规企业的财务战略,并提出了三种可供企业选择的财务战略类型,即积极型财务战略、稳定增长型财务战略和收缩型财务战略[7]。同年,朱元午研究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对策、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和理财环境分析、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审计模式、资本结构、内源融资、现金流、增值考核指标体系等内容[8]。2001年,张志刚从企业集团母公司这一角度研究了集团公司的理财环境及理财目标。2002年,张延波研究了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战略、预算控制体系、投资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等内容[9]。
3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3.1 企业集团的定义
企业集团是由一个或多个具有雄厚实力的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经济内具有重要地位,发展前景广阔,基础条件和经济效益较好,赢利和增值空间比较大的企业为核心,以集团规章制度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以及其它成员企业或机构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约化组织[10]。因此,企业集团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必须重视集团的整体利益,而不能仅仅考虑集团母公司或某些子公司的利益。
3.3 财务战略的基本理论
3.3.1 财务战略的内涵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在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及各种条件对企业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为了谋求企业的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的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进行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创造性的谋划。企业财务战略对企业长期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是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也是企业组织或处理重大财务活动和复杂财务关系的智谋策略。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具有战略性的财务活动进行的管理,它既是企业集团战略管理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企业财务战略具有战略管理和企业财务的双重特征,它是二者融合的产物,是财务管理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是围绕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评价与控制而展开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