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风电财务危机成因及对策(附件)
摘 要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增加,时刻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已成为企业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选取华锐风电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主要以该企业2012至2015年财务报表数据对华锐风电财务危机的表征进行描述。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华锐风电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运营管理两方面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依据财务危机相关理论,深入地剖析了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其应对财务危机提供科学依据及实际建议。进而得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以期为风电制造企业控制及应对财务危机提供参考意见,为投资者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提供重要参考,为债权人准确评价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降低其发生坏账的风险提供合理依据, 从而使监管机构更好地行使职能、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各相关主体的合法利益。
目 录
1 绪论 1
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1选题目的 1
1.1.2选题意义 1
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4.1研究内容 3
1.4.2 研究方法 4
2 财务危机成因及对策相关理论 5
2.1财务危机的成因 5
2.2财务危机应对策略 5
3 华锐风电财务危机的表现 7
3.1华锐风电的简介 7
3.2华锐风电财务指标分析 8
3.2.1财务指标分析 8
4 华锐风电财务危机成因分析 11
4.1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11
4.2内部环境影响因素 11
5 华锐风电财务危机应对对策 12
5.1外部因素应对对策 12
5.1.1宏观经济环境波动方面 12
5.1.2行业政策变化方面 12
5.2内部因素应对对策 12
5.2.1增强营运资金管理 12
5.2.2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拓宽销售渠道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3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 13
6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选题目的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适应全球不同风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大型陆地、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并在中国率先自主开发出全球领先的5兆瓦、6兆瓦系列风电机组,是我国大型风电整机机组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在企业面临的诸多危机中,财务危机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紧密相关,不仅具有突发性与灾难性,也是威肋、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危机。通过借鉴相关财务危机理论,对华锐风电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生、陷入财务困境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措施。
1.1.2选题意义
首先,华锐风电成立于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尚不成熟、风电设备产业化运作仍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因此可以说,华锐风电见证了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其次,风电设备制造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2006至2010年是华锐风电高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企业销售收入、净利润实现了近几何式的增长,成为风电行业的领头羊。但华锐风电对国家产业政策的依赖程度较高,因而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也面临着较高的的产业政策风险。
最后,在市场需求不足、行业产能过剩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下,华锐风电的风机毛利率、净利润均出现下滑,降幅逾七成,市值缩水近650亿,业绩下滑惊人,股市影响巨大。根据公司公布的年报可知,华锐风电2012年度、2013年度、2015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公司股票己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由此可知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己呈现明显恶化的趋势。事实证明,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并不是突发的情况,而是具有较长的酝酿期与发展期,因此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财务危机的诊断方法,判断其财务危机产生及恶化的根源所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则有利于保障企业有效地应对财务危机,扭亏为盈,实现业绩稳步提升与长远发展。
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Asquith等(1994)从资产与负债两方面入手,提出财务危机的应对措施:就资产而言,所有者与经营者可通过处置、重组不良资产、压缩资本性支出等方法应对财务危机;对于负债来说,管理者可与银行或主要债权人进行沟通协商,重组债务来尽可能降低财务危机带来的损失。
Ross(2000)等人从四个方面总结性地定义了企业的财务危机:第一,企业失败,即企业清算后仍无力支付债权人的债务;第二,法定破产,即企业或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第三,技术破产,即企业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合约付息还本:第四,会计破产,即企业的账面净资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
Amir Sufi(2009)从银行信用贷款的角度研究了现金流量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现金流量约束会导致公司难以获得信用贷款,这与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有着直接关系。
HF Turetsky, RAMCE wen(2011)认为来自于持续经营的现金流量急剧下降是财务危机开始的信号。危机阶段往往伴随着盈利下降、违约或债务重组等活动。
Tomasz Korol(2013)把破产视作财务危机中最严重的一环,破产之前的危机事项被定义为财务危机。
1.2.2国内研究现状
张听源(2004)认为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都存在以下的表现形式:(l)没有偿还到期债务和履行到期承诺的能力;(2)存在着严重的现金短缺,无法应付日常开支的现象;(3)本公司产品销售市场上产品销路低迷,无法为公司的每月进账带来贡献;(4)有涉及赔偿金额较大的法律事件;(5)有大量的投资没有按期得到回报或者正在进行中而短期得不到回报等。
常立华(2007)将财务危机划分为急性财务危机和慢性财务危机两大类,前者是正常运转的企业遭受突然性的负向冲击,后者是财务状况不断被削弱、恶化的过程,内地大多数企业属于后者。
赵国忠(2008)对财务危机成因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发现财务危机内部成因涉及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财务因素是诱发财务危机的直接因素,非财务因素则是引发财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其研究也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摆脱危机的主要手段依靠公司全方位的重组。
方芳(2009)认为财务危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也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经济失败是财务危机的开端,破产是财务危机的极端状态,或者说是财务危机的结果。财务危机应处于这两个状态之间。
蔡建龙(2013)继承了刘淑莲、王连山的企业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导致的破产思路,但引入了对企业资产核算观点,认为估算后企业变现资产仍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那么将此类企业归于危机企业。
目 录
1 绪论 1
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1.1选题目的 1
1.1.2选题意义 1
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4.1研究内容 3
1.4.2 研究方法 4
2 财务危机成因及对策相关理论 5
2.1财务危机的成因 5
2.2财务危机应对策略 5
3 华锐风电财务危机的表现 7
3.1华锐风电的简介 7
3.2华锐风电财务指标分析 8
3.2.1财务指标分析 8
4 华锐风电财务危机成因分析 11
4.1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11
4.2内部环境影响因素 11
5 华锐风电财务危机应对对策 12
5.1外部因素应对对策 12
5.1.1宏观经济环境波动方面 12
5.1.2行业政策变化方面 12
5.2内部因素应对对策 12
5.2.1增强营运资金管理 12
5.2.2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拓宽销售渠道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3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 13
6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1.1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选题目的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适应全球不同风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大型陆地、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并在中国率先自主开发出全球领先的5兆瓦、6兆瓦系列风电机组,是我国大型风电整机机组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在企业面临的诸多危机中,财务危机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紧密相关,不仅具有突发性与灾难性,也是威肋、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性危机。通过借鉴相关财务危机理论,对华锐风电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生、陷入财务困境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措施。
1.1.2选题意义
首先,华锐风电成立于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尚不成熟、风电设备产业化运作仍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因此可以说,华锐风电见证了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其次,风电设备制造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2006至2010年是华锐风电高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企业销售收入、净利润实现了近几何式的增长,成为风电行业的领头羊。但华锐风电对国家产业政策的依赖程度较高,因而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也面临着较高的的产业政策风险。
最后,在市场需求不足、行业产能过剩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下,华锐风电的风机毛利率、净利润均出现下滑,降幅逾七成,市值缩水近650亿,业绩下滑惊人,股市影响巨大。根据公司公布的年报可知,华锐风电2012年度、2013年度、2015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公司股票己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由此可知该企业的财务状况己呈现明显恶化的趋势。事实证明,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并不是突发的情况,而是具有较长的酝酿期与发展期,因此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财务危机的诊断方法,判断其财务危机产生及恶化的根源所在,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则有利于保障企业有效地应对财务危机,扭亏为盈,实现业绩稳步提升与长远发展。
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Asquith等(1994)从资产与负债两方面入手,提出财务危机的应对措施:就资产而言,所有者与经营者可通过处置、重组不良资产、压缩资本性支出等方法应对财务危机;对于负债来说,管理者可与银行或主要债权人进行沟通协商,重组债务来尽可能降低财务危机带来的损失。
Ross(2000)等人从四个方面总结性地定义了企业的财务危机:第一,企业失败,即企业清算后仍无力支付债权人的债务;第二,法定破产,即企业或债权人向法院申请企业破产;第三,技术破产,即企业无法按期履行债务合约付息还本:第四,会计破产,即企业的账面净资产出现负数,资不抵债。
Amir Sufi(2009)从银行信用贷款的角度研究了现金流量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现金流量约束会导致公司难以获得信用贷款,这与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有着直接关系。
HF Turetsky, RAMCE wen(2011)认为来自于持续经营的现金流量急剧下降是财务危机开始的信号。危机阶段往往伴随着盈利下降、违约或债务重组等活动。
Tomasz Korol(2013)把破产视作财务危机中最严重的一环,破产之前的危机事项被定义为财务危机。
1.2.2国内研究现状
张听源(2004)认为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都存在以下的表现形式:(l)没有偿还到期债务和履行到期承诺的能力;(2)存在着严重的现金短缺,无法应付日常开支的现象;(3)本公司产品销售市场上产品销路低迷,无法为公司的每月进账带来贡献;(4)有涉及赔偿金额较大的法律事件;(5)有大量的投资没有按期得到回报或者正在进行中而短期得不到回报等。
常立华(2007)将财务危机划分为急性财务危机和慢性财务危机两大类,前者是正常运转的企业遭受突然性的负向冲击,后者是财务状况不断被削弱、恶化的过程,内地大多数企业属于后者。
赵国忠(2008)对财务危机成因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发现财务危机内部成因涉及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财务因素是诱发财务危机的直接因素,非财务因素则是引发财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其研究也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摆脱危机的主要手段依靠公司全方位的重组。
方芳(2009)认为财务危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也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经济失败是财务危机的开端,破产是财务危机的极端状态,或者说是财务危机的结果。财务危机应处于这两个状态之间。
蔡建龙(2013)继承了刘淑莲、王连山的企业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导致的破产思路,但引入了对企业资产核算观点,认为估算后企业变现资产仍不能偿还到期债务,那么将此类企业归于危机企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