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问题分析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 随着创新型企业的不断崛起,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对研发支出的投入,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处理问题目前已成为会计乃至金融界关注的问题,如何处理好研发支出使得会计信息更科学与真实,更好的实现了会计对于收入与费用合理的配比原则,确保企业的资产不会被过分低估,体现出合理优质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利润更加接近于企业真实的利润水平,鼓励企业创新,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已成为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现状,找出解决研发支出资本化投资不足和会计处理上研发资本化阶段划分标准不清的途径。通过分析阐述,寻找规律,为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完善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用案例反应出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现存的资本化条件欠缺实际操作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盈余操纵问题。提出了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问题研究和完善研发支出发展方向的研究,加强技术在企业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提出了关于研发支出问题的现行标准,例如阶段划分标准不清晰,满足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缺乏在实务中的操作性和其中的盈余操纵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目 录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1.2.1 研究思路 1
1.2.2 研究方法 1
1.3 国内外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
2 研究与开发资本化概述
2.1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涵义 5
2.2 研发支出资本化类型 5
2.3 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模式 5
2.3.1 部分资本化 6
2.3.2 有条件的资本化 7
2.3.3 结果判断方法 7
2.3.4 追溯资本化 7
3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现状研究
3.1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现状 9
3.2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问题 9
3.2.1 阶段段划分问题 9
3.2.2 有条件资本化缺乏可操作性 9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2.3.2 有条件的资本化 7
2.3.3 结果判断方法 7
2.3.4 追溯资本化 7
3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现状研究
3.1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现状 9
3.2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问题 9
3.2.1 阶段段划分问题 9
3.2.2 有条件资本化缺乏可操作性 9
3.2.3 盈余操纵问题 9
3.2.4 信息披露不完整 9
4 案例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
4.1 华为公司概述 10
4.2 华为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
4.2.1 段划分模糊 10
4.2.2 发基础环节薄弱 10
4.2.3 研发风险较大 11
4.2.4 信息披露不充分 11
4.3 为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改进建议 11
4.3.1 明确划分标准设置比例限制 11
4.3.2 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12
4.3.3 增设特定会计科目 12
4.3.4 加大研发支出信息披露力度 12
5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建议
5.1 明确阶段划分标准 13
5.2 强有条件资本化的可操作性 13
5.3 置约束条件把控操纵利润 13
5.4 大信息披露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在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发展的世界产业结构中,通信和信息技术导致了一大批新的行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和新服务的出现,企业的生产核心逐渐从扩大生产规模转向创新型产品的开发,企业间的竞争从占有和分配资源转变为有知识、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逐步加大研发支出的投入,研发支出也由辅助作用摇身转变为现在的主导技术核心。从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来看,研发支出资本化在会计行为方面,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可以避免研究和开发费用减少的现象,杜绝企业盲目地削减研究开发支出的短期行为,对我国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改进生产工艺均有益处,持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强烈竞争之中占据不败之地。
1.1.2 研究意义
2006年,我国制定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采取了有条件的资本化会计处理方式(也称作部分资本)。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在研发支出方面的投资远远不足,在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问题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刻具体的了解研发支出资本化目前在我国企业具体实践运用中存在的实务处理问题,通过会计准则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检验理论存在的不足,依靠对存在问题的具体分析找出适合我国企业研发支出的最好处理方法,更好得为企业服务,提高我国企业的业绩,鼓励推动企业的科学创新,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对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从世界各国对研发支出的不同处理方式研究入手,对华为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实务中存在问题,对我国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2.2 研究方法
本文以华为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对比,以及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现状研究,找出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研究与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两点:
(1)文献研究方法,找出了问题的理论基础,并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现状,找出解决研发支出资本化投资不足和会计处理上研发资本化阶段划分标准不清的途径。
(2)案例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阐述理论,寻找规律,为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不断完善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用案例反应出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的问题,资本化条件欠缺实际操作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盈余操纵问题。
(3)比较分析法方法,通过优势和劣势的比较,提出了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未来需要完善的方向,加强技术可行性测试的合理性。
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资料来自于在实际实习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调阅查阅网上数据库、学校期刊文献和学校所学课本。
1.3 国内外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国外研究现状
在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和巨大的国际竞争下企业所制定的发展决策通常有着本国的自身特色。研发支出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研究和开发费用在世界各地普遍可以分成三种基本类型:资本化,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在全球化经济的趋势下,国内外对于研发支出愈加重视,也逐步加大对研发支出的投入比例,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也侧重于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方式。
研发支出费用化,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在美国等一些科技技术较为先进发达的国家他们更倾向于将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如果利用会计政策将其全部成本费用化,是不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的,还会导致公司的资产被低估。将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在创造未来经济利益时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且其收益在计量上也相当困难。目前主要有美国、德国采用这种方法,在美国的法规当中,只有在计算机软件研究方面的支出才进行资本化处理,其余研发费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1.2.1 研究思路 1
1.2.2 研究方法 1
1.3 国内外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
2 研究与开发资本化概述
2.1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涵义 5
2.2 研发支出资本化类型 5
2.3 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模式 5
2.3.1 部分资本化 6
2.3.2 有条件的资本化 7
2.3.3 结果判断方法 7
2.3.4 追溯资本化 7
3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现状研究
3.1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现状 9
3.2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问题 9
3.2.1 阶段段划分问题 9
3.2.2 有条件资本化缺乏可操作性 9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2.3.2 有条件的资本化 7
2.3.3 结果判断方法 7
2.3.4 追溯资本化 7
3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现状研究
3.1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现状 9
3.2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问题 9
3.2.1 阶段段划分问题 9
3.2.2 有条件资本化缺乏可操作性 9
3.2.3 盈余操纵问题 9
3.2.4 信息披露不完整 9
4 案例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
4.1 华为公司概述 10
4.2 华为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0
4.2.1 段划分模糊 10
4.2.2 发基础环节薄弱 10
4.2.3 研发风险较大 11
4.2.4 信息披露不充分 11
4.3 为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改进建议 11
4.3.1 明确划分标准设置比例限制 11
4.3.2 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12
4.3.3 增设特定会计科目 12
4.3.4 加大研发支出信息披露力度 12
5 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建议
5.1 明确阶段划分标准 13
5.2 强有条件资本化的可操作性 13
5.3 置约束条件把控操纵利润 13
5.4 大信息披露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在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发展的世界产业结构中,通信和信息技术导致了一大批新的行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和新服务的出现,企业的生产核心逐渐从扩大生产规模转向创新型产品的开发,企业间的竞争从占有和分配资源转变为有知识、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逐步加大研发支出的投入,研发支出也由辅助作用摇身转变为现在的主导技术核心。从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来看,研发支出资本化在会计行为方面,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可以避免研究和开发费用减少的现象,杜绝企业盲目地削减研究开发支出的短期行为,对我国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改进生产工艺均有益处,持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强烈竞争之中占据不败之地。
1.1.2 研究意义
2006年,我国制定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采取了有条件的资本化会计处理方式(也称作部分资本)。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在研发支出方面的投资远远不足,在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问题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刻具体的了解研发支出资本化目前在我国企业具体实践运用中存在的实务处理问题,通过会计准则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检验理论存在的不足,依靠对存在问题的具体分析找出适合我国企业研发支出的最好处理方法,更好得为企业服务,提高我国企业的业绩,鼓励推动企业的科学创新,有利于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对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从世界各国对研发支出的不同处理方式研究入手,对华为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实务中存在问题,对我国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2.2 研究方法
本文以华为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国内外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对比,以及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现状研究,找出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研究与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两点:
(1)文献研究方法,找出了问题的理论基础,并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现状,找出解决研发支出资本化投资不足和会计处理上研发资本化阶段划分标准不清的途径。
(2)案例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和数据分析阐述理论,寻找规律,为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不断完善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用案例反应出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存在的问题,资本化条件欠缺实际操作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盈余操纵问题。
(3)比较分析法方法,通过优势和劣势的比较,提出了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未来需要完善的方向,加强技术可行性测试的合理性。
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资料来自于在实际实习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调阅查阅网上数据库、学校期刊文献和学校所学课本。
1.3 国内外关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国外研究现状
在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和巨大的国际竞争下企业所制定的发展决策通常有着本国的自身特色。研发支出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研究和开发费用在世界各地普遍可以分成三种基本类型:资本化,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在全球化经济的趋势下,国内外对于研发支出愈加重视,也逐步加大对研发支出的投入比例,在会计处理方法上也侧重于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方式。
研发支出费用化,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在美国等一些科技技术较为先进发达的国家他们更倾向于将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如果利用会计政策将其全部成本费用化,是不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的,还会导致公司的资产被低估。将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在创造未来经济利益时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且其收益在计量上也相当困难。目前主要有美国、德国采用这种方法,在美国的法规当中,只有在计算机软件研究方面的支出才进行资本化处理,其余研发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