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赢控股集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研究(附件)
摘 要采购业务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源头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购业务进行的是否顺利决定了其之后的所有环节能否顺利按计划完成。所以,对采购业务流程进行研究并找到优化其程序、提高其效率的方法极其重要。本文将通过对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并针对浙江中赢控股集团进行具体分析,对采购体系、供应商管理、采购过程及采购后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目录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2.1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概念 4
2.2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介绍 4
2.2.1 采购业务基本流程 4
2.2.2 采购业务存在的风险 5
2.2.3 风险管控 6
3 浙江中赢控股集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公司简介 9
3.2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9
3.2.1 采购体系不健全 9
3.2.2 没有完整的供应商管理系统 10
3.2.3 采购过程缺乏监管 10
3.2.4 采购后缺少评估分析 10
3.3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10
4 完善浙江中赢控股集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对策
4.1 建立健全采购体系 12
4.2 建立完善供应商管理系统 12
4.3 对采购过程进行全面监管 13
4.4 采购后进行评估分析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采购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购买各种产品物资的这一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采购业务是生产经营的最初环节,关系着其后每一环节的质量。采购业务是每个企业最首要、最常见也是最频繁的经济业务活动,对企业有着至关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采购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购买各种产品物资的这一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采购业务是生产经营的最初环节,关系着其后每一环节的质量。采购业务是每个企业最首要、最常见也是最频繁的经济业务活动,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是对其实施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在采购业务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需求,能够符合要求并且节约地实行各种采购业务活动;如实表示企业应享受的折扣;按时支付所购买货物的款项以维护企业良好信誉。
在进行采购业务时合理应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避免疏漏,避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发生,并且能够降低采购成本或使采购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健康良好发展,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浙江中赢控股集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进而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1.2 研究意义
采购活动是企业经济业务管理的重要对象,采购业务决定了物资采购成本的多少与采购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水平和利润的多少。采购业务一直以来都备受企业关注。
完整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减少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采购活动与生产密切相关,采购业务会导致货币资金的频繁流动,如果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很可能会产生徇私舞弊的现象,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企业要尽可能完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采购流程能够快速有效地运行。通过对采购业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缺陷,加强对采购流程的内部控制,做到降低采购成本、减少采购过程中的损失与浪费,提高企业效益。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史蒂芬J鲁特(Steven J Root)(2004)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现代企业中企业组织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紧密,很难清晰地将二者区分开来,平常提到的企业内部和外部都是与组织相比较而言的[1]。
Kopp(2005)根据内部控制的组织方式对内部控制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由业务流程组织内部控制会有效减少企业的风险[2]。
Sutton(2006)经过调研建议,如果管理者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那么企业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沟通可以更加顺利,而且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会得到加强[3]。
Jacqueline(2008)根据萨班斯法案第302号有关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特点,提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如何对重要控制点进行选择以及对控制缺陷的防范措施,管理层应对控制弱点进行关注和加强,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4]。
Annukka(2009)根据权变理论分析组织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立符合组织战略化管理的内部控制结构[5]。
Jan(2009)描述了组织文化与各种控制制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当中,应在进行会计控制的基础上做好组织文化建设,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6]。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张砚(2005)对内部控制发展史的研究是从组织发展演化的角度进行论述的,他提出内部控制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社会主要组织形式不断变化过程中,内部控制也从自控到他控再到更高层次的自控的过程:内部控制的发展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组织内和组织间权力的配置情况、风险因素的差异和技术的专有性[7]。
杨雄胜(2005)从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审计学等角度进行探索,提出内部控制研究要运用丰富的公司治理理论并以管理控制口径来定位,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有所进步,形成有效指导内部控制实务的理论成果[8]。
陈关亭(2006)认为内部控制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会是,风险控制导向,整体框架模式,强制应用规定,全面内部控制[9]。
徐芳等(2006)在《现代企业采购管理》中提出,通过Just In Time、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的采购模式,对企业的供应链采购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来探讨现代企业的采购[10]。
唐晓(2008)在《采购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及应注意问题》一书里提出了采购成本控制的常见方法,和操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阐述了采购成本控制的价值分析[11]。
通过对已有资料及文献的研究,了解到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国外来说有所欠缺。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方面的需要也在不断增加,内部控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本文通过对浙江中赢控股集团进行具体分析,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与实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理论基础
2.1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概念 4
2.2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介绍 4
2.2.1 采购业务基本流程 4
2.2.2 采购业务存在的风险 5
2.2.3 风险管控 6
3 浙江中赢控股集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公司简介 9
3.2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9
3.2.1 采购体系不健全 9
3.2.2 没有完整的供应商管理系统 10
3.2.3 采购过程缺乏监管 10
3.2.4 采购后缺少评估分析 10
3.3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10
4 完善浙江中赢控股集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对策
4.1 建立健全采购体系 12
4.2 建立完善供应商管理系统 12
4.3 对采购过程进行全面监管 13
4.4 采购后进行评估分析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采购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购买各种产品物资的这一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采购业务是生产经营的最初环节,关系着其后每一环节的质量。采购业务是每个企业最首要、最常见也是最频繁的经济业务活动,对企业有着至关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采购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购买各种产品物资的这一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采购业务是生产经营的最初环节,关系着其后每一环节的质量。采购业务是每个企业最首要、最常见也是最频繁的经济业务活动,对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是对其实施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在采购业务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需求,能够符合要求并且节约地实行各种采购业务活动;如实表示企业应享受的折扣;按时支付所购买货物的款项以维护企业良好信誉。
在进行采购业务时合理应用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避免疏漏,避免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发生,并且能够降低采购成本或使采购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以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健康良好发展,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浙江中赢控股集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进行分析,进而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1.1.2 研究意义
采购活动是企业经济业务管理的重要对象,采购业务决定了物资采购成本的多少与采购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水平和利润的多少。采购业务一直以来都备受企业关注。
完整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减少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采购活动与生产密切相关,采购业务会导致货币资金的频繁流动,如果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很可能会产生徇私舞弊的现象,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企业要尽可能完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来确保采购流程能够快速有效地运行。通过对采购业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缺陷,加强对采购流程的内部控制,做到降低采购成本、减少采购过程中的损失与浪费,提高企业效益。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史蒂芬J鲁特(Steven J Root)(2004)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现代企业中企业组织与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系紧密,很难清晰地将二者区分开来,平常提到的企业内部和外部都是与组织相比较而言的[1]。
Kopp(2005)根据内部控制的组织方式对内部控制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由业务流程组织内部控制会有效减少企业的风险[2]。
Sutton(2006)经过调研建议,如果管理者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那么企业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沟通可以更加顺利,而且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也会得到加强[3]。
Jacqueline(2008)根据萨班斯法案第302号有关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特点,提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如何对重要控制点进行选择以及对控制缺陷的防范措施,管理层应对控制弱点进行关注和加强,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4]。
Annukka(2009)根据权变理论分析组织内部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立符合组织战略化管理的内部控制结构[5]。
Jan(2009)描述了组织文化与各种控制制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当中,应在进行会计控制的基础上做好组织文化建设,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6]。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张砚(2005)对内部控制发展史的研究是从组织发展演化的角度进行论述的,他提出内部控制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社会主要组织形式不断变化过程中,内部控制也从自控到他控再到更高层次的自控的过程:内部控制的发展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组织内和组织间权力的配置情况、风险因素的差异和技术的专有性[7]。
杨雄胜(2005)从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审计学等角度进行探索,提出内部控制研究要运用丰富的公司治理理论并以管理控制口径来定位,与以往的研究成果相比有所进步,形成有效指导内部控制实务的理论成果[8]。
陈关亭(2006)认为内部控制的发展特征和趋势会是,风险控制导向,整体框架模式,强制应用规定,全面内部控制[9]。
徐芳等(2006)在《现代企业采购管理》中提出,通过Just In Time、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的采购模式,对企业的供应链采购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来探讨现代企业的采购[10]。
唐晓(2008)在《采购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及应注意问题》一书里提出了采购成本控制的常见方法,和操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阐述了采购成本控制的价值分析[11]。
通过对已有资料及文献的研究,了解到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国外来说有所欠缺。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方面的需要也在不断增加,内部控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本文通过对浙江中赢控股集团进行具体分析,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与实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