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内容 1
二、文献综述 1
(一)国外研究现状 1
(二)国内研究现状 2
三、研究设计 5
(一)研究假设 5
(二)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5
(三)变量的选取 5
(四)模型构建 6
四、实证研究 7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7
(二)相关性分析 7
(三)回归分析 8
五、结论与建议 9
(一)主要结论 9
(二)政策性建议 9
(三)研究的局限性 10
(四)相关展望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3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代企业管理模式下,在企业经营方式产生变化时,经营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所有者无法通过合理的自身约束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成为必然,在此种利润上升乏力趋势的作用下,权利分离即是必然。这一两权分离现象使得股权激励制度成为一种核心的公司治理方式。从上世纪中期开始,股权激励最早在美国硅谷地区产生并且得以发展,为提高该地区公司竞争力带来了福音。于是,股权激励同公司绩效到底存在何种联系引发全球热议。众所周知,优秀股权激励制度能够使公司结构得到提升,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充分开发企业职业管理人员的才能,使二者目标达到一致。
(二)研究意义
从理论方面来说,“ 物极必反”是为人们所深知的道理,如果使用了不恰当的股权激励制度同样会对公司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公司蒙受损失,更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消除经营者道德风险显得也尤为重要。
从实践方面来说,著名的“安然事件”就使这一理论警示不再仅仅是一个假想。是以,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存在哪种联系就变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其中的意义在于:促使激励理论的完善;调动公司高管积极性,完美的将其利益与所有者利益相关联,更好的防范消极行为的产生,使公司更能长远的发展壮大;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充实提供基础,又反过来作用于股权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消除经营者道德风险显得也尤为重要。
从实践方面来说,著名的“安然事件”就使这一理论警示不再仅仅是一个假想。是以,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存在哪种联系就变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其中的意义在于:促使激励理论的完善;调动公司高管积极性,完美的将其利益与所有者利益相关联,更好的防范消极行为的产生,使公司更能长远的发展壮大;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充实提供基础,又反过来作用于股权激励理论,使股权激励理论达到应有的理想效果。
(三)研究内容
由于高管对于公司的决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高管会对公司经营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契约角度出发,企业应针对高管的各种特点选取股权激励制度,来确保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目标一致。
所以本文本文选取了2162家公司的样本数据,经过整理,借助EXCEL201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把托宾Q值(Tobin Q)当作因变量,把高管持股比例和期权激励水平当作自变量,实证分析二者间存在何种联系,在这一基础上试着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以下总结了国外的四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理论:
第一,国外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的确存在关联,其中具有典型代表作用的人物有Jensen 和Mucking[1](1976),他们主要从理论的角度为切入点来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个新颖的观点“利益一致假说”被提出,即支持股权激励同公司绩效存在一种正向联系,他们觉得,股权激励使职业经理人与股东利益产生捆绑,有效地减少对他们的聘用花销。
其次,Fama和Jensen[2](1983)发表了关于股权激励同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的言论,应正确掌握临界点,把握好一个“度”。给高级代理人持有适当的股权,让代理人与委托者的利益冲突得到缓解。
其三,Monck Shellfire and Vishay[3](1988)假设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产生利益趋同效应和防御效应。
另外其四,有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不影响公司绩效,Demsetz and Lehn[4](1985)经过专业地分析1980年511家上市公司的各指标数据,发觉两种变量没有显著的联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本文接着就国内现状进行总结,其中股权激励同公司绩效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的有:
魏刚[5](2000)以我国1999年4月30日公布的816家A股上市公司中除去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00%和未披露高级管理人员年薪的剩余791家为研究对象,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衡量公司绩效水平,用代理人持股比例评估股权激励程度,运用MINITAB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它们间皆无显著相关关系。为改进管理层持股制度,促进资本市场完善提供了建议。
宋增基[6](2003)收集了1997年143家沪市上市的工业企业当作研究对象,借助截面回归方法,以DNR和DIR为自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得出股权激励不对公司绩效产生效力。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具体情况对设计代理人持股机制提供了有用的建议。
以下认为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韩方[7](2014)对2008到2013年的公司激励计划草案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2013年WIND数据库、CMSAR数据库搜集数据,以高管特征和激励计划的设计为研究角度内容,运用回归分析,通过EXCEL2007和SPSS19.0完成。以托宾Q(Tobin Q)值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公司绩效的代表指标,以激励总数占股本比例(Ratio)为测定股权激励水平的指标。最后分析出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表现出一种正向的明显关系这一看法。从而促进企业进行股权激励,起到相应的借鉴作用。
赖惠云[8](2014)选取了2011年12月31日公布的沪深上市公司,剔除其中ST、PT公司剩下的1041家公司为研究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内容 1
二、文献综述 1
(一)国外研究现状 1
(二)国内研究现状 2
三、研究设计 5
(一)研究假设 5
(二)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5
(三)变量的选取 5
(四)模型构建 6
四、实证研究 7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7
(二)相关性分析 7
(三)回归分析 8
五、结论与建议 9
(一)主要结论 9
(二)政策性建议 9
(三)研究的局限性 10
(四)相关展望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3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代企业管理模式下,在企业经营方式产生变化时,经营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所有者无法通过合理的自身约束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成为必然,在此种利润上升乏力趋势的作用下,权利分离即是必然。这一两权分离现象使得股权激励制度成为一种核心的公司治理方式。从上世纪中期开始,股权激励最早在美国硅谷地区产生并且得以发展,为提高该地区公司竞争力带来了福音。于是,股权激励同公司绩效到底存在何种联系引发全球热议。众所周知,优秀股权激励制度能够使公司结构得到提升,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充分开发企业职业管理人员的才能,使二者目标达到一致。
(二)研究意义
从理论方面来说,“ 物极必反”是为人们所深知的道理,如果使用了不恰当的股权激励制度同样会对公司产生负面的影响,使公司蒙受损失,更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消除经营者道德风险显得也尤为重要。
从实践方面来说,著名的“安然事件”就使这一理论警示不再仅仅是一个假想。是以,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存在哪种联系就变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其中的意义在于:促使激励理论的完善;调动公司高管积极性,完美的将其利益与所有者利益相关联,更好的防范消极行为的产生,使公司更能长远的发展壮大;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充实提供基础,又反过来作用于股权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消除经营者道德风险显得也尤为重要。
从实践方面来说,著名的“安然事件”就使这一理论警示不再仅仅是一个假想。是以,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存在哪种联系就变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其中的意义在于:促使激励理论的完善;调动公司高管积极性,完美的将其利益与所有者利益相关联,更好的防范消极行为的产生,使公司更能长远的发展壮大;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充实提供基础,又反过来作用于股权激励理论,使股权激励理论达到应有的理想效果。
(三)研究内容
由于高管对于公司的决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高管会对公司经营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从契约角度出发,企业应针对高管的各种特点选取股权激励制度,来确保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目标一致。
所以本文本文选取了2162家公司的样本数据,经过整理,借助EXCEL201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把托宾Q值(Tobin Q)当作因变量,把高管持股比例和期权激励水平当作自变量,实证分析二者间存在何种联系,在这一基础上试着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以下总结了国外的四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理论:
第一,国外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的确存在关联,其中具有典型代表作用的人物有Jensen 和Mucking[1](1976),他们主要从理论的角度为切入点来研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一个新颖的观点“利益一致假说”被提出,即支持股权激励同公司绩效存在一种正向联系,他们觉得,股权激励使职业经理人与股东利益产生捆绑,有效地减少对他们的聘用花销。
其次,Fama和Jensen[2](1983)发表了关于股权激励同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的言论,应正确掌握临界点,把握好一个“度”。给高级代理人持有适当的股权,让代理人与委托者的利益冲突得到缓解。
其三,Monck Shellfire and Vishay[3](1988)假设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产生利益趋同效应和防御效应。
另外其四,有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不影响公司绩效,Demsetz and Lehn[4](1985)经过专业地分析1980年511家上市公司的各指标数据,发觉两种变量没有显著的联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本文接着就国内现状进行总结,其中股权激励同公司绩效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的有:
魏刚[5](2000)以我国1999年4月30日公布的816家A股上市公司中除去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00%和未披露高级管理人员年薪的剩余791家为研究对象,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衡量公司绩效水平,用代理人持股比例评估股权激励程度,运用MINITAB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它们间皆无显著相关关系。为改进管理层持股制度,促进资本市场完善提供了建议。
宋增基[6](2003)收集了1997年143家沪市上市的工业企业当作研究对象,借助截面回归方法,以DNR和DIR为自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得出股权激励不对公司绩效产生效力。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具体情况对设计代理人持股机制提供了有用的建议。
以下认为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韩方[7](2014)对2008到2013年的公司激励计划草案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2013年WIND数据库、CMSAR数据库搜集数据,以高管特征和激励计划的设计为研究角度内容,运用回归分析,通过EXCEL2007和SPSS19.0完成。以托宾Q(Tobin Q)值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公司绩效的代表指标,以激励总数占股本比例(Ratio)为测定股权激励水平的指标。最后分析出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表现出一种正向的明显关系这一看法。从而促进企业进行股权激励,起到相应的借鉴作用。
赖惠云[8](2014)选取了2011年12月31日公布的沪深上市公司,剔除其中ST、PT公司剩下的1041家公司为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