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电器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及防范

摘 要如今中国的家电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市场基本饱和,买方市场已经完善,产品的利润率趋于平均。以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本文运用文献法,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理论基础,分析了苏宁电器目前存在的问题,如债务风险和信用风险。针对相关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这些问题,从外部市场和内部员工以及二者信用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对苏宁电器应收账款风险从事前信用调查评级、事中监督跟踪、事后正确处理审批坏账提出有效的防范性措施。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和发展趋势 2
1.3.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
1.3.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
1.3.3发展趋势 3
2. 2.应收账款风险相关理论 4
2.1应收账款相关理论 4
2.1.1应收账款的定义 4
2.1.2应收账款的功能 4
2.2应收账款风险的相关理论 4
2.2.1应收账款风险的定义 4
2.2.2应收账款风险的表现 5
3.苏宁电器应收账款现状及风险分析 6
3.1苏宁电器简介 6
3.2苏宁电器应收账款现状 6
3.2.1 应收账款 6
3.2.2运营能力 7
3.3苏宁电器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7
3.3.1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加大企业坏账风险 7
3.3.2赊销过多,加大信用风险 8
3.4苏宁电器应收账款潜在风险产生的原因 9
3.4.1企业的外部原因 9
3.4.2企业的内部原因 9
4.苏宁电器应收账款风险防范 10
4.1事前了解市场情况,建立合理的信用体制 10
4.2事中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10
4.3事后完善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10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研究背景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竞争加剧,各大制造企业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大幅增加,应收账款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约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因素。如果管理得当,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销售量,增加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现金流,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果管理不好,公司将面临大量的应收帐款,从而坏账大幅增加,企业资金流动缓慢,财务经营举步维艰,难以持续发展。“卖出难、收账难”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绊脚石。一方面,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应收账款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账款收不回,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
尚且,我国未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现状的科学的声誉管理体系。据统计,将有严重的坏账的情况在目前中国的企业,债务拖欠的时间都过于太长,企业的平均坏账率为6%至10%,但不良贷款率仅为0.27%至0.5%,较发达的国家,我国应收账款拖欠90120天以上。发达国家的违约时间只有10多天;在中国信用销售的比例是20%,而发达国家为8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应收账款有很多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良好可以由应收账款的多少反映出来。巨额应收账款不仅能体现出家电行业资金周转有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该企业缺乏资金来源。本研究的目的是将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与我国国内企业应收账款现状相比,本文阐述了目前在中国的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找出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并通过原因找出解决问题,降低企业风险,提高公司应收账款风险防范能力,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率,保证公司财务状况,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1.2.2研究意义
提出了符合苏宁电器实际情况的建设性对策和合理措施。目前,由于家电类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应收账款现象,许多企业都遇到了问题,因此应收账款风险分析及防范就愈加重要,应收账款的分析和管理也有了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虽然主要围绕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但其他很多公司的应收账款都或多或 少有风险存在。因此,本研究在改进和完善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提供一定的参考。
1.3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和发展趋势
1.3.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管理体系提出了新模式。假设研究者开始试验,将新的理论应用于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Rick N.Francis,Patricia Easonde(2012)研究建立了营运现金流量的预测回归模型,并用该模型预测了一些样本公司的现金流量,包括应收账款的变动和调整,为现金流和ACCU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模型,以及应收帐款预测。 [1]
Bonnie K.Ray.Shu Tao,Anatoli Olkhovets,Dharmashankar Subramanian(2013)认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包括:预测建模;数据规范和收集;销售合同风险和供应商风险管理。[2] BrianM.Hartman.Chris Groendyke.(2013)模拟资产收益,对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应收账款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3]
Desheng Dash Wu,David L.Olson(2014)认为,金融危机往往与应收账款密切相关。[4]
1.3.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特别是加入WTO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进入世界经济循环体系,信用销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使应收账款的比例合理。在2010年和2011年,企业内部控制法规的颁布,标志着在法制化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标准化的初步建立。
刘娜(2011)研究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并提出了如何减少应收账款占比的相关管理策略,进而提高了企业资本的运营效率。 [6]
孙露卉、宋晨(2012)从理论上解释了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并分析了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7]
谭志蓉(2014)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中存在的不可控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改进方案。 [8]
李艳、李慧艳(2014)通过多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讨论其原因,并提出完善的管理措施。[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88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