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风险与防范(附件)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企业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不断加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起来,审计风险已经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环境不太理想,审计风险控制不力导致审计失败的消极现象严重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所以加强审计风险控制,规避和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陕西宏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风险控制的方法,规范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工作,减少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风险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改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方法的建议,促进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发展。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 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 4
2.1 审计与风险管理概述 4
2.2 审计风险的特征 4
2.3 审计风险模型 5
2.4 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5
2.5 风险管理与审计结合的意义 6
3 陕西宏大会计事务所基本情况及审计风险现状 7
3.1 陕西宏大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7
3.2 审计风险现状 7
4 影响陕西宏大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因素 9
4.1 主观因素 9
4.2 客观因素 9
5 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11
5.1 应对主观因素采取的措施 11
5.2 应对客观因素采取的措施 12
5.3 应对当前审计环境采取的措施 15
5.4 注册会计师应对企业内部控制采取的措施 16
5.5 政府部门应对的措施 16
结 论 18
参考文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9
致 谢 2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一股“审计风暴”,广大群众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审计的范围渐渐拓宽,审计的质量越来越高,然而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审计手段的局限性等一系列原因增加了审计的风险,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震惊整个审计行业乃至全社会的案件提醒每一位审计人员重视审计风险,掌握防范措施已刻不容缓。为此,本文通过对陕西宏大会计事务所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审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1.2 研究意义
审计作为一种中介业务,自其产生以来,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审计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愈演愈烈。但是,审计风险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审计理论研究,提高审计质量,把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会计公司依然可以焕发旺盛的生命力。 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的研究不但有利于审计质量,规划审计工作,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审计工作在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作用。强调审计风险意识可促使审计标准的制定,按章程办事,进而提高审计质量。本文通过对陕西宏大会计事务所进行研究,强调风险意识,这将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得到真实的可靠的信息,有助于企业正确决策和提高效益。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Victor Munteanu、Dragos Laurentiu Zaharia(2014)在发表《Current Trends in Internal Audit》说到“抽象的内部审计被认为是一种职业,出现了多年来,总是试图满足他们的组织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内部审计关注会计问题的开端,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工具来检测机构的主要风险。”
R.?H.扎蒙哥马利(美)撰写的《美国经营手册》,在推动审计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美国经营手册》一书首次提出了资产负债表审计,既一种对资产和负债是否能准确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真实财务状况的审计。
2011年,Laura?de?Zwaan,?Jenny?Stewart,?Nava?Subramaniam通过对澳大利亚117家国企和私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调查、跟踪,指出在风险框架内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报告意愿与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关。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参与程度越深,越愿意报告企业内部存在的缺陷。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王海东、李磊(2011)积极探索管理审计的方式和方法,以研究如何有效开展管理审计。
马欢欢(2012)明确阐述了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内部审计作为核心角色存在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中。内部审计要保持独立客观性,有效监督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就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做出有效的预测分析,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与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许宇彩(2013)认为新审计风险模型下,风险评估贯穿整个工作过程,因此与传统风险模型相比,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张瑶(2014)通过讨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特点、与传统审计模式的比较,认为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为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应对风险的重要防范措施。集中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程序,重点讨论了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有哪些变化,最后得出在风险导向下每部审计更能发挥出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得作用,并未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的建议。
徐夏青(2015)指出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不仅是审计监督和服务功能的需要,也是防止和避免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和独立判断的基础,为企业业务提供有效的监督保证;提供服务和支持的风险意识;建立图像提供内部信贷支持和帮助。
李群(2015)在《浅议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一文中提出要推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实施,并变革内部审计的观念、增强对风险的意识及其对风险管理的技能、拓宽内部审计的范围、建立健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等建议及措施。
钱薇(2016)在《论社会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决策探索》中对审计风险的成因做了详细的研究。她提出审计风险成因的因素主要受两个大环境的影响,一是审计内部环境,二是审计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中主要包括:全行业审计模式滞后的影响以及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的影响。外部环境主要受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法律环境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8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