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基公司的会计舞弊动因及防范措施研究(附件)
摘 要会计舞弊问题一直是证券市场所关注的热点。自进入21世纪以来,从银广夏,科龙电器再到万福生科,绿大地,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频频发生,愈演愈烈,屡禁不止,从而使投资者损失严重,市场秩序无法正常运行,严重的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等一系列恶性后果。纵观全球,哪怕是证券市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的美国,也是一样,从2001年能源业巨头安然爆发财务丑闻后,环球电讯、施乐以及许多世界著名的企业也接连发生财务舞弊的案件,严重影响了广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期望。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会计舞弊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会计舞弊的基本理论,并对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事件进行分析,深入剖析新中基会计舞弊的行为动机,并为新中基公司防范会计舞弊提出相应的建议,最终为防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提供借鉴。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3
1.3研究方法 3
2.会计舞弊的基本理论 4
2.1会计舞弊的定义 4
2.2会计舞弊的手段 4
2.2.1恶意造价来操纵利润 4
2.2.2利用会计制度的不完善造假 4
2.2.3利用关联方交易来造假 4
2.2.4利用虚假信息来调节资产 5
2.2.5利用混淆成本和销售截期等方法来逃税、偷税 5
2.3会计舞弊的动因理论 5
2.3.1会计舞弊冰山理论 5
2.3.2会计舞弊三角形理论 5
2.3.3GONE理论 6
2.3.4风险因子理论 6
3.新中基公司的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7
3.1新中基公司简介 7
3.2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事件简述 7
3.3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行为动因分析 9
3.3.1压力因素 9
3.3.2机会因素 9
3.3.3借口因素 10
4.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事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启示 11
5.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日益增加,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证券法》、《公司法》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有益于稳定资本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但财务舞弊的问题并没有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而消失,反而依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事件屡见不鲜,从“银广夏”、“红光实业”、“蓝田”到近年来的“绿大地”、“紫鑫药业”、“万福生科”、“天能科技”事件,有虚增销售收入、少计成本及期间费用、利用会计差错、假借关联方交易转移利润、虚增资产等等各种财务造假的手法。会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舞弊的技术也不断提高,而一些防治会计舞弊的方法很难紧跟上舞弊技术的步伐。
面对上市公司日益盛行的财务舞弊行为,公司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虚假的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给广大的投资者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会计舞弊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会计舞弊的基本理论,并对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事件进行分析,剖析新中基会计舞弊的行为动机,最终为防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1.2研究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证券市场走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历程,还尚未发展成熟。作为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已不再局限于会计这个领域,而是逐渐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还给广大社会群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从2001年的银广夏,2004年的科龙电器再到2013年的万福生科,绿大地,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频频发生,愈演愈烈,屡禁不止,严重的影响了广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期望。纵观全球,哪怕是证券市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的美国,也是一样,从2001年能源业巨头安然爆发财务丑闻后,施乐、环球电讯等世界知名企业财务舞弊的案件接连发生,深深的打击了广大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信心。
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成长阶段,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对我国资本市场至关重要,因此无论是从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角度出发,还是从投资者权益角度出发,会计舞弊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以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事件为例,深入剖析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的行为动机,为防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Jense(1993)指出当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任总经理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更容易失去原有的效果,其原因是董事会不能有效地执行其关键职能。
Firthetal(2005)将1996年至2002年这七年间的七十多家受过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一系列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虚构交易事项或者虚增资产更容易受到证监会的查处与惩罚。
Zabihollah Rezaee(2005)认为财务报告的舞弊动机包括迎合高层对上市公司销售额或净利増长的预期、抬高股价并创造发行新股的需求、获取在交易所上市的资格或者避免退市、躲避纳税义务、掩饰资金滥用的事实、隐瞒管理上的失职行为。Reazee还指出,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是导致财务报表舞弊的关键原因之一。
Wright(2009)等人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存在以下三个特征时,更加容易导致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快速的资产增长以及外部筹资。
Ryan(2009)等人在研究后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持有公司股份将会对财务舞弊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上市公司的財务状况出现问题时,持有公司股份的管理层易倾向于舞弊。
Edward Lee(2013)等人经过研究指出,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并不严厉,对投资者利益的维护程度不够,这些均为财务舞弊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葛家澎教授(2003)一针见血地指出,财务报告舞弊的实质是道德和文化问题。刘骏(2005)认为,文化是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的基础性约束,它通过对会计规则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行为的作用来影响和制约会计信息质量。颜永廷认为,文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在特定条件下会纵容、强化会计舞弊的动机及后果。
隋巍(2009)指出,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是会计失信的内在因素,会计信息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少数会计人员道德较低,便会利用职务之便编造、篡改会计数据,进行贪污等违法活动。
任宏(2007)也表示,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低,缺乏职业道德、责任心不强等。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私欲不断膨胀,在物质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综观我国对会计舞弊成因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由于制度环境的不同,我国与美国在舞弊动因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可比性并不是很高。国外的理论观点更加强调个体行为,而较少涉及外部因素,而我国由于没有像英美那样完善和成熟的外部治理市场(经理人市场、独立董事市场、控制权市场等),所以,相比之下,我国的研究更强调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外;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低下独立性差;会计信息有效缺失;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影响等,这些因素,都是在治理我国会计舞弊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3
1.3研究方法 3
2.会计舞弊的基本理论 4
2.1会计舞弊的定义 4
2.2会计舞弊的手段 4
2.2.1恶意造价来操纵利润 4
2.2.2利用会计制度的不完善造假 4
2.2.3利用关联方交易来造假 4
2.2.4利用虚假信息来调节资产 5
2.2.5利用混淆成本和销售截期等方法来逃税、偷税 5
2.3会计舞弊的动因理论 5
2.3.1会计舞弊冰山理论 5
2.3.2会计舞弊三角形理论 5
2.3.3GONE理论 6
2.3.4风险因子理论 6
3.新中基公司的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7
3.1新中基公司简介 7
3.2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事件简述 7
3.3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行为动因分析 9
3.3.1压力因素 9
3.3.2机会因素 9
3.3.3借口因素 10
4.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事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启示 11
5.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日益增加,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证券法》、《公司法》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等一系列有益于稳定资本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但财务舞弊的问题并没有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而消失,反而依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事件屡见不鲜,从“银广夏”、“红光实业”、“蓝田”到近年来的“绿大地”、“紫鑫药业”、“万福生科”、“天能科技”事件,有虚增销售收入、少计成本及期间费用、利用会计差错、假借关联方交易转移利润、虚增资产等等各种财务造假的手法。会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舞弊的技术也不断提高,而一些防治会计舞弊的方法很难紧跟上舞弊技术的步伐。
面对上市公司日益盛行的财务舞弊行为,公司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虚假的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给广大的投资者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会计舞弊的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会计舞弊的基本理论,并对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事件进行分析,剖析新中基会计舞弊的行为动机,最终为防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1.2研究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证券市场走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历程,还尚未发展成熟。作为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市场,我国的证券市场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已不再局限于会计这个领域,而是逐渐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还给广大社会群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进入21世纪以来,从2001年的银广夏,2004年的科龙电器再到2013年的万福生科,绿大地,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频频发生,愈演愈烈,屡禁不止,严重的影响了广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期望。纵观全球,哪怕是证券市场管理制度相对完善的美国,也是一样,从2001年能源业巨头安然爆发财务丑闻后,施乐、环球电讯等世界知名企业财务舞弊的案件接连发生,深深的打击了广大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信心。
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成长阶段,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对我国资本市场至关重要,因此无论是从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角度出发,还是从投资者权益角度出发,会计舞弊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以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事件为例,深入剖析新中基公司会计舞弊的行为动机,为防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Jense(1993)指出当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任总经理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更容易失去原有的效果,其原因是董事会不能有效地执行其关键职能。
Firthetal(2005)将1996年至2002年这七年间的七十多家受过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一系列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虚构交易事项或者虚增资产更容易受到证监会的查处与惩罚。
Zabihollah Rezaee(2005)认为财务报告的舞弊动机包括迎合高层对上市公司销售额或净利増长的预期、抬高股价并创造发行新股的需求、获取在交易所上市的资格或者避免退市、躲避纳税义务、掩饰资金滥用的事实、隐瞒管理上的失职行为。Reazee还指出,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是导致财务报表舞弊的关键原因之一。
Wright(2009)等人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存在以下三个特征时,更加容易导致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快速的资产增长以及外部筹资。
Ryan(2009)等人在研究后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持有公司股份将会对财务舞弊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上市公司的財务状况出现问题时,持有公司股份的管理层易倾向于舞弊。
Edward Lee(2013)等人经过研究指出,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并不严厉,对投资者利益的维护程度不够,这些均为财务舞弊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葛家澎教授(2003)一针见血地指出,财务报告舞弊的实质是道德和文化问题。刘骏(2005)认为,文化是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的基础性约束,它通过对会计规则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行为的作用来影响和制约会计信息质量。颜永廷认为,文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在特定条件下会纵容、强化会计舞弊的动机及后果。
隋巍(2009)指出,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是会计失信的内在因素,会计信息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判断和推理,少数会计人员道德较低,便会利用职务之便编造、篡改会计数据,进行贪污等违法活动。
任宏(2007)也表示,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低,缺乏职业道德、责任心不强等。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私欲不断膨胀,在物质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综观我国对会计舞弊成因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由于制度环境的不同,我国与美国在舞弊动因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可比性并不是很高。国外的理论观点更加强调个体行为,而较少涉及外部因素,而我国由于没有像英美那样完善和成熟的外部治理市场(经理人市场、独立董事市场、控制权市场等),所以,相比之下,我国的研究更强调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外;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低下独立性差;会计信息有效缺失;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影响等,这些因素,都是在治理我国会计舞弊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