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延安治平商贸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近些年里一直处于急速发展的状态,但在新的制度和旧的制度交替的期间里,仍然有绝大部分企业出现许多的问题,内部控制的问题相对较多,主要包括其标准和制度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实行,导致在经济活动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发现与我国大部分的企业中内部控制现状有着不可缺失的联系。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合理有效,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做到合理保证以及在处理财务方面做到信息内容不虚假,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经营管理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目的模糊不清,结构在治理中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出其作用,所以如何对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在企业管理与治理方面得到更好的处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本论文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研究以及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治理对策,并结合延安治平商贸公司作为参考目标进行具体研究
目 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主要内容 3
1.4 研究方法 3
2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2.1内部控制的定义 4
2.2内部控制的分类 4
2.3内部控制的结构 4
2.4内部控制的目标 5
3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对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 6
3.2会计处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6
3.3内审部门难以充分履行职责 7
3.4未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7
4案例分析
4.1延安治平商贸有限公司简介 8
4.2延安治平商贸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8
4.3从延安治平商贸公司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分析 9
4.3.1未将内控制度贯穿业务活动全过程 9
4.3.2内部控制标准修改不及时 10
4.3.3企业文化建设薄弱 10
4.3.4. 会计核算不真实,财务管理不严格 10
4.4 对延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治平有限公司进行的整改工作 11
5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探析
5.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2
5.2重视对员工的培养 12
5.3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 12
5.4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并加强领导 12
5.5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13
5.6加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机制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些年内,我国的国民经济以飞跃的速度在不断上涨,但是在新制度与旧的制度的交替过程中,依然存在相对较多的企业内部控制十分薄弱,并且其相对应的内部控制规范和制度没有得到按时有用的实施,使我国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并且这一系列的问题的产生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有着不可缺失的紧密联系。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合理有效,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做到合理保证以及在处理财务方面做到信息内容不虚假,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经营管理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目的模糊不清,结构在治理中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出其作用,所以如何对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在企业管理与治理方面得到更好的处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本论文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研究以及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治理对策,并结合延安治平商贸公司作为参考目标进行具体研究,这对解决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未来的趋势,跟上时代的潮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希望通过研究问题,能够为今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研究内部控制方面时得到结论,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早在1949年就有美国会计师协会在报告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在西方近五十年的发展中,内部控制共有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二用来四十年,但是从第二到第三却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所以分析内部控制在如此飞跃的速度中前进发展,内在因素则是离不开企业内部的管理,外在因素更离不开政府背后的大力支持。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就有一系列政府做出的措施来支持推动内部控制的发展。直到八十年代出现了一些财务报告有舞弊的嫌疑以及企业“突发”事件的发生让美国国会的愈多成员对财务报告制度的合理性有了疑问,特别是已经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由此成立Tredway委员会(即反对虚伪财务报告委员会),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报告。在1980年SEC曾在SX规则的第303条款里对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MD&A)”的信息做出了要求,1980年期间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也对内部控制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影响。MD&A要求上市企业在当前和未来财务以及经营管理流动性以及其他的情况进行揭示,并且向大众提供在以后发展经营方面的计划,主要就有内部控制等的一些内容。在“安然”事件发现以后,美国国会在2002年的7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nsOxley Act),对内部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
内部控制在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越来越被得到重视,内部控制迎来新的局面,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说明内部控制的重心也已经转移,在分析管理机制和健全公司治理方面起到有效的作用,因此风险导向内部控制也即将成为未来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在COSO的两份报告中可以发现,不管是在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还是在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中,风险导向开始被列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向。所以。在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中将两者融为一体将日益成为主要的目标,国外研究发展以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对内部控制发展的今近些年里,可以明显的发现许多公司出现重大损失或者更严重的导致破产倒闭的大型企业不再少数,细究其原因发现其中由于内部控制出现纰漏的为数众多,这些企业并不是没有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是内容不完善不合理,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疏忽了根本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
我国的内部控制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法规对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在2014年的四月二十六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刚刚联合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以及之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范围》,这些文件的发布表示着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经济秩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成立,我国的部分研究者同样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取得了显著地成果,但是存在样本选取,研究方法以及绩效评价的差异,时军从内部控制的要素分析得出了新的方向 即从公司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个方面选取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赋予权重进行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2011)从上述五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采用算数平均法对变量赋予权重,并用建立的评价体系评估了沪深交易所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1.3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等。
第二部分,内部控制概述。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包括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的结构和目标。
目 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主要内容 3
1.4 研究方法 3
2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2.1内部控制的定义 4
2.2内部控制的分类 4
2.3内部控制的结构 4
2.4内部控制的目标 5
3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对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 6
3.2会计处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6
3.3内审部门难以充分履行职责 7
3.4未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7
4案例分析
4.1延安治平商贸有限公司简介 8
4.2延安治平商贸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8
4.3从延安治平商贸公司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分析 9
4.3.1未将内控制度贯穿业务活动全过程 9
4.3.2内部控制标准修改不及时 10
4.3.3企业文化建设薄弱 10
4.3.4. 会计核算不真实,财务管理不严格 10
4.4 对延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治平有限公司进行的整改工作 11
5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探析
5.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2
5.2重视对员工的培养 12
5.3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 12
5.4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并加强领导 12
5.5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13
5.6加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机制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些年内,我国的国民经济以飞跃的速度在不断上涨,但是在新制度与旧的制度的交替过程中,依然存在相对较多的企业内部控制十分薄弱,并且其相对应的内部控制规范和制度没有得到按时有用的实施,使我国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并且这一系列的问题的产生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有着不可缺失的紧密联系。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合理有效,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做到合理保证以及在处理财务方面做到信息内容不虚假,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经营管理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目的模糊不清,结构在治理中不完善等因素,使得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出其作用,所以如何对内部控制进行完善,在企业管理与治理方面得到更好的处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本论文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研究以及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治理对策,并结合延安治平商贸公司作为参考目标进行具体研究,这对解决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未来的趋势,跟上时代的潮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希望通过研究问题,能够为今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研究内部控制方面时得到结论,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早在1949年就有美国会计师协会在报告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在西方近五十年的发展中,内部控制共有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到第二用来四十年,但是从第二到第三却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所以分析内部控制在如此飞跃的速度中前进发展,内在因素则是离不开企业内部的管理,外在因素更离不开政府背后的大力支持。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就有一系列政府做出的措施来支持推动内部控制的发展。直到八十年代出现了一些财务报告有舞弊的嫌疑以及企业“突发”事件的发生让美国国会的愈多成员对财务报告制度的合理性有了疑问,特别是已经上市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由此成立Tredway委员会(即反对虚伪财务报告委员会),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报告。在1980年SEC曾在SX规则的第303条款里对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MD&A)”的信息做出了要求,1980年期间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也对内部控制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影响。MD&A要求上市企业在当前和未来财务以及经营管理流动性以及其他的情况进行揭示,并且向大众提供在以后发展经营方面的计划,主要就有内部控制等的一些内容。在“安然”事件发现以后,美国国会在2002年的7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nsOxley Act),对内部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
内部控制在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越来越被得到重视,内部控制迎来新的局面,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说明内部控制的重心也已经转移,在分析管理机制和健全公司治理方面起到有效的作用,因此风险导向内部控制也即将成为未来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在COSO的两份报告中可以发现,不管是在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还是在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中,风险导向开始被列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向。所以。在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中将两者融为一体将日益成为主要的目标,国外研究发展以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对内部控制发展的今近些年里,可以明显的发现许多公司出现重大损失或者更严重的导致破产倒闭的大型企业不再少数,细究其原因发现其中由于内部控制出现纰漏的为数众多,这些企业并不是没有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是内容不完善不合理,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疏忽了根本的基本要素内部控制。
我国的内部控制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法规对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在2014年的四月二十六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刚刚联合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以及之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范围》,这些文件的发布表示着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经济秩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成立,我国的部分研究者同样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取得了显著地成果,但是存在样本选取,研究方法以及绩效评价的差异,时军从内部控制的要素分析得出了新的方向 即从公司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个方面选取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赋予权重进行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2011)从上述五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采用算数平均法对变量赋予权重,并用建立的评价体系评估了沪深交易所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1.3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等。
第二部分,内部控制概述。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包括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的结构和目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