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小微企业融资创新研究(附件)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新常态”观点。总的来说,中国经济新常态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呈现的一种新状态,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等等机遇的到来为我国众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带来了福音。近几年,毋庸置疑的是,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的出现,带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完善和优化了我国的第三产业。但是随之而来,小微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西安作为内陆中心区位城市,对自身城市建设和周围都具有辐射作用。发展好西安市小微企业对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常态提出,新环境的出现为小微企业的立足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创新思维和改良策略。考虑到新常态环境下小微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本文结合西安市小微企业现状,探讨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成因、改进建议,希望能给小微企业一些帮助启发。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2.3研究现状评述 3
2 相关理论概述 4
2.1 新常态含义 4
2.2 小微企业定义 4
2.3 融资理论概述 5
3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
3.1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7
3.2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8
3.3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9
3.3.1融资市场化水平较低 9
3.3.2融资渠道单一 9
3.3.3融资时间错位 10
3.4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10
3.4.1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0
3.4.2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他融资方面的制约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3政府外部推动力不足 11
4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对策及建议 12
4.1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12
4.1.1改善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12
4.1.2 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 12
4.1.3 借助大数据解决贷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3
4.2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 13
4.2.1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高效便利条件 13
4.2.2资本市场要为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13
4.2.3 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14
4.3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14
4.3.1政策鼓励:拓宽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14
4.3.2政策完善:完善小微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14
4.3.3政策加强: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14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逐渐放缓的态势。对于势力较弱小微企业的来说,这将是关乎其发展的一个机遇与困境并存的新格局。我国小微企业在解决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了出色的作用,使得小微企业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支柱。但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再加上利率调整,信贷行业准则不明确,市场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小微企业的融资变得更加艰巨,使得小微企业的发展受阻。小微企业要想在这场发展转变战中取得成功,就要立足于解决关联企业命运的融资问题。而在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通过创新型的融资方法解决融资难的困境是小微企业突出重围的一次机遇。因此,考虑到新常态环境下小微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本文结合西安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探讨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困境成因,从小微企业本身、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入手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1.1.2研究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小微企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国民经济增长、就业问题解决、城镇化推进、区域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缩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作为我国经济主要构成单位的小微企业同时也面临着筹资难,融资成本高,风险大的困境,严重制约着其发展,再加上小微企业缺乏担保抵押等手段,这就使得小微企业在我国实则属于“弱势群体”行列。本文所讨论的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创新问题,在借鉴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客观地反映当前西安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以及当前新常态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下寻求解决融资难的措施,对西安市乃至我国小微企业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具有重大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从目前国外研究成果来看,外国经济学家大多是从小微企业融资方向着手分析小微企业的内源融资问题,并且探讨的切入点多样化。被称为“麦克米伦缺陷”的小规模企业融资问题是由Macmillan提出的,其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企业规模的大小是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理论,即“融资顺序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在后来的80年代也广为人接受。该理论认为受各种融资方式的自身约束条件不同以及出资人获取信息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时间差,所以往往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对市场价值的偏差预估。Berger&Udell (1995 )认为较强的“关系”可以使小企业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1]。史蒂夫贝克和蒂姆奥格登(2007)在《谨防小额信贷贷款》认为,小微企业的贷款对于各国经济来说是一个业务增长的突破点,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方面的缺陷,需要格外注意贷款的质量,以防出现坏账[2]。索罗斯坦贝克(2007)在文章《世界各地的中小型企业》中指出了小型企业对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经营环境下的不同指标。这样可以发现,几个层面的商业环境,能更好地进入和信用信息共享,降低成本,都将对小企业控制成本是一个很好的机遇[3]。林德尔L纳帕德罗(2008)为代表的作者,在《商业支持和技术平台对南非小企业的贡献》以南非的小型商业支持和技术“孵化”为切入点,具体说明了在南非发展的小微企业需要哪些支持[4]。
1.2.2国内研究现状
从目前国内研究状况来看,学界和业界已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创新进行了多方面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一些较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徐玉侠(2011)提出商业银行要针对小微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对小微企业客户经理实行激励约束 [5]。王俊峰、王岩(2012)提出: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不仅受自身缺陷以及面临的困境影响,也受外界金融刺激如欧债危机的影响 [6]。于洋(2013)提出:很多小微企业发展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处理好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关系,平衡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责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7]。商庆军(2014)提出:中小微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遇到融资问题,表现在中小微企业对于融资难题的认识往往存在偏差,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同时由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政策限制、金融机构行为模式和社会环境不优的影响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发展举步维艰,必须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来进行改革 [8]。彭凌(2015)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三者相互配合协调,通过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融资问题得到解决 [9]。薛广文(2015)提出: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致使小微企业出现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本身竞争力的缺乏、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等,小微企业要想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还要从企业内部着手,挖掘融资潜能 [10]。易金平(2015)提出:小微企业货款成本高,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小微企业需求是阻碍了小微企业的良好发展[11]。黄海忠(2015)认为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市场化水平较低,融资渠道单一等因素是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12]。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2.3研究现状评述 3
2 相关理论概述 4
2.1 新常态含义 4
2.2 小微企业定义 4
2.3 融资理论概述 5
3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
3.1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7
3.2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8
3.3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9
3.3.1融资市场化水平较低 9
3.3.2融资渠道单一 9
3.3.3融资时间错位 10
3.4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10
3.4.1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0
3.4.2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他融资方面的制约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3政府外部推动力不足 11
4 新常态下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对策及建议 12
4.1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12
4.1.1改善小微企业管理制度 12
4.1.2 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 12
4.1.3 借助大数据解决贷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3
4.2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 13
4.2.1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提供高效便利条件 13
4.2.2资本市场要为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13
4.2.3 要继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14
4.3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14
4.3.1政策鼓励:拓宽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14
4.3.2政策完善:完善小微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14
4.3.3政策加强: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14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逐渐放缓的态势。对于势力较弱小微企业的来说,这将是关乎其发展的一个机遇与困境并存的新格局。我国小微企业在解决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了出色的作用,使得小微企业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支柱。但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再加上利率调整,信贷行业准则不明确,市场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小微企业的融资变得更加艰巨,使得小微企业的发展受阻。小微企业要想在这场发展转变战中取得成功,就要立足于解决关联企业命运的融资问题。而在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通过创新型的融资方法解决融资难的困境是小微企业突出重围的一次机遇。因此,考虑到新常态环境下小微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本文结合西安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探讨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困境成因,从小微企业本身、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入手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1.1.2研究意义
不可否认的是,小微企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国民经济增长、就业问题解决、城镇化推进、区域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缩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作为我国经济主要构成单位的小微企业同时也面临着筹资难,融资成本高,风险大的困境,严重制约着其发展,再加上小微企业缺乏担保抵押等手段,这就使得小微企业在我国实则属于“弱势群体”行列。本文所讨论的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创新问题,在借鉴已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力求科学、客观地反映当前西安市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以及当前新常态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下寻求解决融资难的措施,对西安市乃至我国小微企业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具有重大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从目前国外研究成果来看,外国经济学家大多是从小微企业融资方向着手分析小微企业的内源融资问题,并且探讨的切入点多样化。被称为“麦克米伦缺陷”的小规模企业融资问题是由Macmillan提出的,其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企业规模的大小是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个理论,即“融资顺序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在后来的80年代也广为人接受。该理论认为受各种融资方式的自身约束条件不同以及出资人获取信息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时间差,所以往往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对市场价值的偏差预估。Berger&Udell (1995 )认为较强的“关系”可以使小企业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1]。史蒂夫贝克和蒂姆奥格登(2007)在《谨防小额信贷贷款》认为,小微企业的贷款对于各国经济来说是一个业务增长的突破点,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方面的缺陷,需要格外注意贷款的质量,以防出现坏账[2]。索罗斯坦贝克(2007)在文章《世界各地的中小型企业》中指出了小型企业对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经营环境下的不同指标。这样可以发现,几个层面的商业环境,能更好地进入和信用信息共享,降低成本,都将对小企业控制成本是一个很好的机遇[3]。林德尔L纳帕德罗(2008)为代表的作者,在《商业支持和技术平台对南非小企业的贡献》以南非的小型商业支持和技术“孵化”为切入点,具体说明了在南非发展的小微企业需要哪些支持[4]。
1.2.2国内研究现状
从目前国内研究状况来看,学界和业界已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创新进行了多方面的相关研究,并提出一些较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徐玉侠(2011)提出商业银行要针对小微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对小微企业客户经理实行激励约束 [5]。王俊峰、王岩(2012)提出: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不仅受自身缺陷以及面临的困境影响,也受外界金融刺激如欧债危机的影响 [6]。于洋(2013)提出:很多小微企业发展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处理好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关系,平衡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职责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7]。商庆军(2014)提出:中小微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遇到融资问题,表现在中小微企业对于融资难题的认识往往存在偏差,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同时由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政策限制、金融机构行为模式和社会环境不优的影响使得小微企业的融资发展举步维艰,必须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来进行改革 [8]。彭凌(2015)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小微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三者相互配合协调,通过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融资问题得到解决 [9]。薛广文(2015)提出: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致使小微企业出现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本身竞争力的缺乏、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等,小微企业要想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还要从企业内部着手,挖掘融资潜能 [10]。易金平(2015)提出:小微企业货款成本高,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小微企业需求是阻碍了小微企业的良好发展[11]。黄海忠(2015)认为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市场化水平较低,融资渠道单一等因素是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