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字数:13070】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运用,网络的普及与推广,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生产工具的智能化,竞争空前激烈,这对当代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领导层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作用愈发明显,企业高层人士和利益获得者开始日益重视并强化内部审计。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整个市场大环境变化多端、市场本身存在自发性、盲目性以及审计行业滞后性使得审计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章针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目 录
第一章 内部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 1
1.1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 1
1.2.1内部审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 1
1.2.2内部审计风险范围的广泛性 1
1.2.3内部审计风险的持久性 1
1.2.4内部审计风险的隐蔽潜在性 1
1.2.5内部审计风险的或然性 2
1.2.6内部审计风险的可测可控性 2
1.3注重内部审计的作用 2
第二章 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
2.1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 3
2.2内部审计对象和内容的复杂性 3
2.3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3
2.4内部审计方法滞后,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 3
第三章 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5
3.1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5
3.1.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 5
3.1.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5
3.1.3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扩展 5
3.2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 5
3.2.1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5
3.2.2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审计方法和程序的影响 5
3.2.3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6
3.3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6
3.3.1加强内部审计法制建设 6
3.3.2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6
3.3.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6
第四章 防范与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健全和完善审计法规体系以及审计法规与其他法规相关内容的衔接 7
4.2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 7
4.2.1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8
4.2.2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 8
4.2.3提高单位领导的风险意识和廉洁意识 8
4.2.4保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8
4.2.5定期轮换内审人员的项目 9
4.3建立审计质量保证制度 9
4.4加强审计报告规范 10
4.5重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11
4.5.1构建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1
4.5.2我国内部审计人法员后续教育现状 12
4.6优化内部审计技术方 12
4.6.1提升认识,实现审计观念大转变 12
4.6.2准确定位,实现审计地位大提升 12
4.6.3拓展内容,实现审计方式大创新 13
4.6.4加强培育,实现队伍素质大提高 13
结束语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内部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
1.1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
什么是内部审计风险?其意义主要表现于财务报表在公司管理中存在重大的不准确、遗漏或不足,而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财务信息是合法的、公正的、有效的,并可能导致不适当的发现。我们可以认为,成为审计的主要原因之一的风险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司的财务报告中的过失是形成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不专业也可能成为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可能会因为专业技能还不够熟练或职业道德问题使内部审计风险增加。所以说,内部审计的风险被解释为由客观存在和主观结合在一起。
1.2.1内部审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
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内部审计风险在企业内部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通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日常经营和财务报告进行一定程度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审查,以内审人员对企业内部制度的高度了解,尤其对高风险或较为重大的项目进行审计,所以相对于企业的外部审计,其内部审计风险大大地降低了。
1.2.2内部审计风险范围的广泛性
通过有效合理的内部审计,可以控制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成本费用,为了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可在经营的每一个角落里渗透。
1.2.3内部审计风险的持久性
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持续风险意味着即使内部审计已经完成,也存在与内部审计相关的风险,完成某一阶段的审计工作不代表内部审计风险的消失,因为内部审计风险随时会因为一些原因而存在。所以内部审计更需要内审人员不断地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督促,帮助和改正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内部审计风险可以渗透于企业经营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内部审计风险无时不刻不在产生,它是无处不在的,通过内审人员的努力能够有效地控制内部审计风险。
1.2.4内部审计风险的隐蔽潜在性
企业的外部审计风险要比内部审计风险要更为隐蔽,但是内部审计风险是不能通过计算来确定的。内部审计风险无处不在,调查人员也很难确定内部审计的风险,这使得内部审计的风险变得隐藏起来。当内部审计风险的后果成为现实并影响业务,迫使其承担重大后果时,也难以预测内部审计风险的后果,这时内部审计风险才是真实可见的。
目 录
第一章 内部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 1
1.1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 1
1.2.1内部审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 1
1.2.2内部审计风险范围的广泛性 1
1.2.3内部审计风险的持久性 1
1.2.4内部审计风险的隐蔽潜在性 1
1.2.5内部审计风险的或然性 2
1.2.6内部审计风险的可测可控性 2
1.3注重内部审计的作用 2
第二章 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3
2.1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 3
2.2内部审计对象和内容的复杂性 3
2.3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3
2.4内部审计方法滞后,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 3
第三章 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5
3.1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5
3.1.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 5
3.1.2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5
3.1.3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扩展 5
3.2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 5
3.2.1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5
3.2.2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审计方法和程序的影响 5
3.2.3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6
3.3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6
3.3.1加强内部审计法制建设 6
3.3.2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6
3.3.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6
第四章 防范与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1健全和完善审计法规体系以及审计法规与其他法规相关内容的衔接 7
4.2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 7
4.2.1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8
4.2.2建立审计责任追究制度 8
4.2.3提高单位领导的风险意识和廉洁意识 8
4.2.4保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8
4.2.5定期轮换内审人员的项目 9
4.3建立审计质量保证制度 9
4.4加强审计报告规范 10
4.5重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11
4.5.1构建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1
4.5.2我国内部审计人法员后续教育现状 12
4.6优化内部审计技术方 12
4.6.1提升认识,实现审计观念大转变 12
4.6.2准确定位,实现审计地位大提升 12
4.6.3拓展内容,实现审计方式大创新 13
4.6.4加强培育,实现队伍素质大提高 13
结束语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内部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基础
1.1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
什么是内部审计风险?其意义主要表现于财务报表在公司管理中存在重大的不准确、遗漏或不足,而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财务信息是合法的、公正的、有效的,并可能导致不适当的发现。我们可以认为,成为审计的主要原因之一的风险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司的财务报告中的过失是形成内部审计风险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不专业也可能成为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可能会因为专业技能还不够熟练或职业道德问题使内部审计风险增加。所以说,内部审计的风险被解释为由客观存在和主观结合在一起。
1.2.1内部审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
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内部审计风险在企业内部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通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日常经营和财务报告进行一定程度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审查,以内审人员对企业内部制度的高度了解,尤其对高风险或较为重大的项目进行审计,所以相对于企业的外部审计,其内部审计风险大大地降低了。
1.2.2内部审计风险范围的广泛性
通过有效合理的内部审计,可以控制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成本费用,为了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可在经营的每一个角落里渗透。
1.2.3内部审计风险的持久性
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持续风险意味着即使内部审计已经完成,也存在与内部审计相关的风险,完成某一阶段的审计工作不代表内部审计风险的消失,因为内部审计风险随时会因为一些原因而存在。所以内部审计更需要内审人员不断地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督促,帮助和改正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内部审计风险可以渗透于企业经营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内部审计风险无时不刻不在产生,它是无处不在的,通过内审人员的努力能够有效地控制内部审计风险。
1.2.4内部审计风险的隐蔽潜在性
企业的外部审计风险要比内部审计风险要更为隐蔽,但是内部审计风险是不能通过计算来确定的。内部审计风险无处不在,调查人员也很难确定内部审计的风险,这使得内部审计的风险变得隐藏起来。当内部审计风险的后果成为现实并影响业务,迫使其承担重大后果时,也难以预测内部审计风险的后果,这时内部审计风险才是真实可见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