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表分析视角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附件)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被我国证券市场作为热门问题来研究。目前大多数人所理解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是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好坏的指标。一般上市公司的盈余和投资者获取的收益紧密相关,同时盈余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的薪水,同时也影响这政府的税收。本文最先讲述的是盈余管理的手段和动机,之后就讲述了南纺股份的盈余管理案例,结合南纺股份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南纺股份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从南纺股份的案例中找出相应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措施。关键词 盈余管理,南纺公司,财务报表,上市公司,措施
目录
1引言 1
2 盈余管理的概述 1
2.1盈余管理的含义 1
2.2盈余管理的动机 1
2.3盈余管理的手段 2
3南纺股份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4
3.1南纺股份简介 4
3.2 南纺股份事件 4
3.3南纺股份盈余管理动机 5
3.4南纺股份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7
4南纺股份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9
4.1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 9
4.2 充分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10
4.3加大公司以及公司责任人员的违法成本 10
5 防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注意事项 11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1
5.2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11
5.3优化股权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监督 12
5.4加快落实监管政策 12
5.5提升注册会计师的能力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盈余管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市场环境下研究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很早在西方国家就被一些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因此国外的证券市场发展较快,但在我国,类似问题研究的较晚,如今,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多以及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存在虚报情况,这就会导致了企业发生盈余管理,当然,盈余管理不是只有不利的影响,也会对上市公司的发展产生有利的一面。这就促使了我们要较好的管理好上市公司,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盈余管理,避免盈余管理的不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影响。
2 盈余管理的概述
2.1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的管理当局为了让本公司的经营业绩或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结果好看,或者为了自身利益着想,在编制本公司的财务报告时会选择进行虚增利润或伪造相应的数据的方式,从而就产生了一定的盈余管理行为。[1]
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理解盈余管理:首先,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体,董事会和经理人员是企业管理当局的主要成员。虽然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不一致的,但他们的决定通常会对本公司的财务报告有重大的影响,其次,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被作为盈余管理的客体而存在。最后,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是为了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最大化。
2.2盈余管理的动机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但通常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很难或较晚被发现,这就给帮助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事务所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现象时,我们可以先假设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现象,然后进行公司审计,这时,首先就要判断该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盈余管理的动机。
2.2.1资本市场动机
资本市场动机包括筹资动机、投资动机、融资动机和避免公司退市动机。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前,会首先严格制定发行股票的额度和相关的公司盈利的标准,这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将许多的公司拒之门外,因此许多公司都把公司上市和发行股票作为公司的奋斗目标,由于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可以使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许多上市公司的管理高层为了获得上市资格来获取利润,一般会选择合理的盈余管理获得发行股票的资格。取得上市资格后,由于利益的驱使,企业管理当局仍然会选择盈余管理,而这时的盈余管理将不再是合理的。避免退市的动机是因为证券市场的规定,当一家公司三年处于连续亏损状态,该公司就会被告知暂停发行股票,如果该公司在一定期限内还是不能扭亏为盈,证监会就会做出终止其上市的决定。
2.2.2契约动机
上市公司若选择负债经营就会了解到负债经营当然可以让公司获得较大的利益,但也会将更多的风险转移让公司进行承担,所以,公司在进行选择时不能只看利益,还要注意公司的长远发展。但一般公司为了让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会在契约中规定一些限制的条款,如不能进行超额的贷款,须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并且同时要求企业保持一定的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如果企业不在这些限制范围内,就将造成违约。同时企业在合同期限内违反了这些规定,不单单会遇到一些被收购的风险,还会在整体的经营活动中受到阻碍。
2.2.3政治成本动机
我国的政治成本假说是和西方国家不同的,这是因为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国家是有区别的,我国的政治成本是说相关企业的财务报告数据由国家进行控制和监管,而当企业对外披露的公司经营成本多余政府所规定的某一限制时这个企业就会成为政府的重点监控对象。因为这种监管制度,很多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出现经营成本超过某一限制的现象就会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来减少企业当期的盈利,从而来避免出现政治成本的现象。在国企中,若高层管理者让公司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管理者便会使自己的政治前途得到较好发展。同时,这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地方政府业绩是成正比的,所以,这些高层管理者会因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来通过盈余管理对企业进行管理。
2.3盈余管理的手段
2.3.1运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
对上市公司的同一种经营活动,我们要根据会计政策选择适当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上市公司运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时一般会进行如下选择:
目录
1引言 1
2 盈余管理的概述 1
2.1盈余管理的含义 1
2.2盈余管理的动机 1
2.3盈余管理的手段 2
3南纺股份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4
3.1南纺股份简介 4
3.2 南纺股份事件 4
3.3南纺股份盈余管理动机 5
3.4南纺股份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7
4南纺股份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9
4.1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 9
4.2 充分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10
4.3加大公司以及公司责任人员的违法成本 10
5 防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注意事项 11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1
5.2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11
5.3优化股权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监督 12
5.4加快落实监管政策 12
5.5提升注册会计师的能力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盈余管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市场环境下研究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很早在西方国家就被一些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因此国外的证券市场发展较快,但在我国,类似问题研究的较晚,如今,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多以及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存在虚报情况,这就会导致了企业发生盈余管理,当然,盈余管理不是只有不利的影响,也会对上市公司的发展产生有利的一面。这就促使了我们要较好的管理好上市公司,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盈余管理,避免盈余管理的不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影响。
2 盈余管理的概述
2.1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的管理当局为了让本公司的经营业绩或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结果好看,或者为了自身利益着想,在编制本公司的财务报告时会选择进行虚增利润或伪造相应的数据的方式,从而就产生了一定的盈余管理行为。[1]
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理解盈余管理:首先,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体,董事会和经理人员是企业管理当局的主要成员。虽然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不一致的,但他们的决定通常会对本公司的财务报告有重大的影响,其次,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被作为盈余管理的客体而存在。最后,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是为了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最大化。
2.2盈余管理的动机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但通常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很难或较晚被发现,这就给帮助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事务所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现象时,我们可以先假设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现象,然后进行公司审计,这时,首先就要判断该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盈余管理的动机。
2.2.1资本市场动机
资本市场动机包括筹资动机、投资动机、融资动机和避免公司退市动机。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前,会首先严格制定发行股票的额度和相关的公司盈利的标准,这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将许多的公司拒之门外,因此许多公司都把公司上市和发行股票作为公司的奋斗目标,由于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可以使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许多上市公司的管理高层为了获得上市资格来获取利润,一般会选择合理的盈余管理获得发行股票的资格。取得上市资格后,由于利益的驱使,企业管理当局仍然会选择盈余管理,而这时的盈余管理将不再是合理的。避免退市的动机是因为证券市场的规定,当一家公司三年处于连续亏损状态,该公司就会被告知暂停发行股票,如果该公司在一定期限内还是不能扭亏为盈,证监会就会做出终止其上市的决定。
2.2.2契约动机
上市公司若选择负债经营就会了解到负债经营当然可以让公司获得较大的利益,但也会将更多的风险转移让公司进行承担,所以,公司在进行选择时不能只看利益,还要注意公司的长远发展。但一般公司为了让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会在契约中规定一些限制的条款,如不能进行超额的贷款,须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并且同时要求企业保持一定的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等,如果企业不在这些限制范围内,就将造成违约。同时企业在合同期限内违反了这些规定,不单单会遇到一些被收购的风险,还会在整体的经营活动中受到阻碍。
2.2.3政治成本动机
我国的政治成本假说是和西方国家不同的,这是因为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国家是有区别的,我国的政治成本是说相关企业的财务报告数据由国家进行控制和监管,而当企业对外披露的公司经营成本多余政府所规定的某一限制时这个企业就会成为政府的重点监控对象。因为这种监管制度,很多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出现经营成本超过某一限制的现象就会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来减少企业当期的盈利,从而来避免出现政治成本的现象。在国企中,若高层管理者让公司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管理者便会使自己的政治前途得到较好发展。同时,这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地方政府业绩是成正比的,所以,这些高层管理者会因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来通过盈余管理对企业进行管理。
2.3盈余管理的手段
2.3.1运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
对上市公司的同一种经营活动,我们要根据会计政策选择适当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上市公司运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时一般会进行如下选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