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专业(附件)【字数:10416】

由于内部控制的薄弱,国内外多个企业发生的金融欺诈案件导致了一系列的损失。为了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事实上,全球政府部门从2002年初开始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监管都在不断加强,在美国颁布的SOX法案对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而中国也制定了一些规范。2010年的五个部委制定和颁布了相关准则的内部控制,要求国内上市公司逐步实施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要做出明确的披露要求,这是中国内部控制的重大突破。本文研究了2010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273家非金融企业的企业价值与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企业价值与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披露信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价值越好,内部控制披露信息的上限将越高。为完善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制度,减少金融欺诈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撑。关键词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质量;企业价值;相关性
目 录
0 引言 1
1 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 2
1.1.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和解决方案 2
1.1.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2
1.1.3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2
1.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 3
2 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模型分析 3
2.1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模型变量选择和定义 3
2.1.1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模型因变量的选择 3
2.1.2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模型自变量的选择 4
2.1.3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模型控制变量的选择 4
2.2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模型的样品选择 6
2.3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模型的建立 6
3 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7
3.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 7
3.2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
3.3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变量的相关分析 8
3.4多元回归分析 11
3.4.1拟合优度检验 11
3.4.2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测试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3 单回归系数的显着性检验 11
4 内控自评报告披露与企业价值相关性案例 12
4.1瑞士银行背景资料 12
4.2瑞士银行流氓事件回放 12
4.3瑞士银行内控缺陷分析 12
4.3.1相关人员素质较低 14
4.3.2集团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14
5提高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的对策 14
5.1 企业的内部应该要加强内部控制披露水平的提升 14
5.1.1完善内部监控机构 14
5.1.2完善内控披露内容 14
5.1.3提升公司内部控制披露透明度 14
5.2政府应加强企业内控披露监管措施 15
5.2.1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性要求 15
5.2.2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强制性要求 15
5.2.3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
0 引言
在国外,美国颁布实施了萨班斯 奥克斯利法案(SOX)。它强制性地要求了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紧接着在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也在中国出台了。
由于内部控制的薄弱,国内外多个企业发生的金融欺诈案件导致了一系列的损失。为了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事实上,全球政府部门从2002年初开始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监管都在不断加强,在美国颁布的SOX法案对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提出以下三项强制性措施:一是对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强制性要求的自我评价的有效性;然后要求高级管理人员聘请注册会计师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高级管理层的最终要求有效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按照公司自身规模逐步演变。与此相应的是,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的一些国家也要求对资本市场进行市场监管,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了明确的规范和规范,提升了全球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推广。而中国也制定了一些规范。2010年的五个部委制定和颁布了相关准则的内部控制,要求国内上市公司逐步实施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要做出明确的披露要求,这是中国内部控制的重大突破。只有政府要求公司实行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要素的高标准,上市公司才会详细披露自己的内部控制信息,使上市公司信息的内部控制对相关信息越来越有意义用户也很重要。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也在努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革,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促进了内部控制体系发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整体信息披露是维护资本市场有效运作的核心体系之一。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增强信息传递。
公司的企业价值倾向于披露给投资者更多的内部控制信息,给予投资者信心。因此呢,企业价值是影响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的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对多元回归的分析,我分析了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1273家非金融企业2010年度样本企业价值与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的关系。
1 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研究背景及意义
1.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
1.1.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和解决方案
目前,有关内控自评报告披露质量情况的研究很多。McMullen, Ragahunandan发现目前上市公司对于愿意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积极性不强,内部控制信息不大[1]。李明辉和秦冬梅认为目前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的积极性不强[2] [3]。戴新华和张强主阐述了萨班斯 奥克斯利法案所规定的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应要求,提出中国要逐步推进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完善[4]。杨有红,汪薇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指引”以及“上市公司2006年度报告”,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发现了许多问题[5]。
1.1.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Bronson,Carcello,Raghunandan和Doyle,Ge,McVay认为企业的规模,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企业有多少个审计委员会以及盈利增长速度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都有一定的影响[6][7]。Ge和McVay使用一种调查方法来分析样本,他们认为 内控自评报告有缺陷的披露是和企业的规模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无关的,但是和这个公司的复杂性有关 [8]。蔡吉普分析发现经营状况越好,财务报告越可靠的公司更愿意披露他的内控信息,这说明了这两个因素会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造成一定的影响[9]。王斌和梁欣欣发现,企业治理和经营模式会影响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20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