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金综述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1
二、碳基金的界定及起源 1
三、碳基金的类型 2
(一)按照设立主体类型划分 2
(二)按照投资者类型划分 2
四、碳基金的发展现状及变动层面 3
(一)发展现状 3
(二)变动层面 3
五、碳基金的运行机制分析 5
(一)成立机制 5
(二)投融资机制 6
(三)收益分配机制 6
(四)风险控制机制 6
六、政策建议 7
(一)建立技术支撑单位,促进技术主体多元化 7
(二)加强财政支持,重点资助低碳技术的研发 7
(三)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优点,主动参与碳基金的运营 7
(四)呼吁相关立法,完善相关法律配套措施 8
七、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1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经济的发展全力以赴的目标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问题,对人居环境和全球气候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碳基金的设立是一种专门应对全球气候类型的基金,是国际碳交易市场投融资的工具,在全球低碳环保市场上发展迅速。正如低碳经济是环境金融的一种具体类型,碳基金也是环境产业基金中最为成熟的一种具体形式。我国紧随发达国家的脚步积极研究建立碳基金交易市场,拓宽绿色低碳减排项目的投融资渠道。把我国在低碳减排交易市场与国际市场碳排放权益紧密相连,实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发展[1]。
(二)文献综述
李怒云(2007)对国内碳基金的发展现状理论研究,碳基金数量虽然屈指可数,但是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量增大,碳基金规模也在扩大;严琼芳(2010)指明了碳基金的出资路线,以低碳购买减排协议、直接融资方式为主[2];汪程程(2015)由于碳基金的发展加速了低碳经济的运营,分析了国内碳基金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国内碳基金出现了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保节能减排的发展[1]。
(二)文献综述
李怒云(2007)对国内碳基金的发展现状理论研究,碳基金数量虽然屈指可数,但是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量增大,碳基金规模也在扩大;严琼芳(2010)指明了碳基金的出资路线,以低碳购买减排协议、直接融资方式为主[2];汪程程(2015)由于碳基金的发展加速了低碳经济的运营,分析了国内碳基金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国内碳基金出现了资本形式单样、投资途径单一和资金搭配不足等问题,急需拓宽碳基金的发展空间,延伸碳基金的交易产业链,降低碳基金的投资风险,促进碳基金在碳交易市场发挥重要的作用。
Arne Gooss(2005)是对德国市场碳基金的研究,是为企业购买碳信用指标提供的金融工具,通过买卖碳信用指标增加碳基金资本的市场交易流量[3];Knivet(2008)是对英国碳基金运行的投资途径、风险控制等形式研究,使得碳基金运营渠道多样化,风险降到最低,完善基金体系[4]。
二、碳基金的界定及起源
碳金融包括碳基金,因此碳基金具体表现形式,通过期初付款、权益出资或者前期买下公约协议的渠道,是主要从事出资二氧化碳低碳减排,是购买碳指标的低碳基金。基于一定的期限,投资者能够得到最大的碳信用回报,对低碳减排和清洁能源的进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影响,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
碳基金,这个新式名词起源于在国际中发展迅猛的碳融资。从《京都议定书》规定当中明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量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具体商品,推动了全球发展的动态下碳交易的沟通和发展[5]。其中,由于碳交易市场蕴藏了大量的商业盈利机会,于是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甚至是个人等相继出资碳基金,开展低碳减排项目投资活动,并销售或购买在投资项目中可产生的可在从中计量的真实可信的低碳信用指标指数。
三、碳基金的类型
(一)按照设立主体类型划分
第一种设立主体是金融银行研发多种样式基金,包括原式、生物、社区开发、等。其中由政府推出的碳基金有瑞典、荷兰等多个国际银行参与其中,此外17家私有企业也积极融入了碳基金的发展中。伞形碳基金集聚了各方基金,这些基金是政府、私企的象征,75%的资本来自私人资本[6]。
第二种设立主体是以国家为单位的基金,例如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奥地利在本本国国内建下的国家信贷企业直接服务奥地利政府相关部门施行清洁发展机制归划,如今匈牙利等国家已经实现了多项清洁发展计划的成果。以国家立场的低碳基金有些给予金融机构托管;有些没有被金融机构托管,如英国的低碳基金虽是上级政府通过利用气候变化税进行投资,但核心还是以企业运营方式的独立企业,董事会投票决定碳基金在运营过程中所急需的开支费用、员工的工资薪酬等多项经费,政府不干预低碳私有企业的运营管理[7]。
第三种设立主体是商业银行,以商业利润为回报,如碳减排基金,是由瑞士下掌管的信托银行、法国银行以1.35亿英镑一起出资设立起来的[8]。日本旗下的基金,私有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共同成立了日本碳基金。金融机构下的银行是代表政府掌握管理碳基金。
第四种是除政府之外的公益性管理样式的碳基金,美国组建碳基金管理。因为美未同意协定《京都议定书》,因而联合国并未有真正的法律文案控制二氧化碳,更未加强二氧化碳买卖的规则。然而私人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举动却非常频繁且活动剧烈,私人机构的种类以及对象繁多。美国建设低碳基金管理是一个以筹集未商业性利润为机构,私募的主体是各州政府、私企及个人。
第五种是私募碳基金,如复兴碳基金是一只私募股权基金,规模不大,主要服务于CDM的项目运作过程和项目所产生的交易品—“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的中间交易。
(二)按照投资者类型划分
碳基金的类型以公共、公私混合以及个人三种基金形式表现出来[9]。但随着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私募基金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广泛投资者的欢迎和关注。私募资金的投资提高碳基金发展,带动了在全球碳交易的流量,拓宽了碳交易空间,促进碳交易得萌芽状态下有稳定趋向成熟。
四、碳基金的发展现状及变动层面
(一)发展现状
第一个碳基金的成立是在 2000 年,世界银行公诸于世。短短的8年时间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1
二、碳基金的界定及起源 1
三、碳基金的类型 2
(一)按照设立主体类型划分 2
(二)按照投资者类型划分 2
四、碳基金的发展现状及变动层面 3
(一)发展现状 3
(二)变动层面 3
五、碳基金的运行机制分析 5
(一)成立机制 5
(二)投融资机制 6
(三)收益分配机制 6
(四)风险控制机制 6
六、政策建议 7
(一)建立技术支撑单位,促进技术主体多元化 7
(二)加强财政支持,重点资助低碳技术的研发 7
(三)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的优点,主动参与碳基金的运营 7
(四)呼吁相关立法,完善相关法律配套措施 8
七、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1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经济的发展全力以赴的目标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问题,对人居环境和全球气候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碳基金的设立是一种专门应对全球气候类型的基金,是国际碳交易市场投融资的工具,在全球低碳环保市场上发展迅速。正如低碳经济是环境金融的一种具体类型,碳基金也是环境产业基金中最为成熟的一种具体形式。我国紧随发达国家的脚步积极研究建立碳基金交易市场,拓宽绿色低碳减排项目的投融资渠道。把我国在低碳减排交易市场与国际市场碳排放权益紧密相连,实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发展[1]。
(二)文献综述
李怒云(2007)对国内碳基金的发展现状理论研究,碳基金数量虽然屈指可数,但是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量增大,碳基金规模也在扩大;严琼芳(2010)指明了碳基金的出资路线,以低碳购买减排协议、直接融资方式为主[2];汪程程(2015)由于碳基金的发展加速了低碳经济的运营,分析了国内碳基金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国内碳基金出现了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保节能减排的发展[1]。
(二)文献综述
李怒云(2007)对国内碳基金的发展现状理论研究,碳基金数量虽然屈指可数,但是随着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量增大,碳基金规模也在扩大;严琼芳(2010)指明了碳基金的出资路线,以低碳购买减排协议、直接融资方式为主[2];汪程程(2015)由于碳基金的发展加速了低碳经济的运营,分析了国内碳基金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国内碳基金出现了资本形式单样、投资途径单一和资金搭配不足等问题,急需拓宽碳基金的发展空间,延伸碳基金的交易产业链,降低碳基金的投资风险,促进碳基金在碳交易市场发挥重要的作用。
Arne Gooss(2005)是对德国市场碳基金的研究,是为企业购买碳信用指标提供的金融工具,通过买卖碳信用指标增加碳基金资本的市场交易流量[3];Knivet(2008)是对英国碳基金运行的投资途径、风险控制等形式研究,使得碳基金运营渠道多样化,风险降到最低,完善基金体系[4]。
二、碳基金的界定及起源
碳金融包括碳基金,因此碳基金具体表现形式,通过期初付款、权益出资或者前期买下公约协议的渠道,是主要从事出资二氧化碳低碳减排,是购买碳指标的低碳基金。基于一定的期限,投资者能够得到最大的碳信用回报,对低碳减排和清洁能源的进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影响,实现低碳节能的目标。
碳基金,这个新式名词起源于在国际中发展迅猛的碳融资。从《京都议定书》规定当中明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量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具体商品,推动了全球发展的动态下碳交易的沟通和发展[5]。其中,由于碳交易市场蕴藏了大量的商业盈利机会,于是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甚至是个人等相继出资碳基金,开展低碳减排项目投资活动,并销售或购买在投资项目中可产生的可在从中计量的真实可信的低碳信用指标指数。
三、碳基金的类型
(一)按照设立主体类型划分
第一种设立主体是金融银行研发多种样式基金,包括原式、生物、社区开发、等。其中由政府推出的碳基金有瑞典、荷兰等多个国际银行参与其中,此外17家私有企业也积极融入了碳基金的发展中。伞形碳基金集聚了各方基金,这些基金是政府、私企的象征,75%的资本来自私人资本[6]。
第二种设立主体是以国家为单位的基金,例如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奥地利在本本国国内建下的国家信贷企业直接服务奥地利政府相关部门施行清洁发展机制归划,如今匈牙利等国家已经实现了多项清洁发展计划的成果。以国家立场的低碳基金有些给予金融机构托管;有些没有被金融机构托管,如英国的低碳基金虽是上级政府通过利用气候变化税进行投资,但核心还是以企业运营方式的独立企业,董事会投票决定碳基金在运营过程中所急需的开支费用、员工的工资薪酬等多项经费,政府不干预低碳私有企业的运营管理[7]。
第三种设立主体是商业银行,以商业利润为回报,如碳减排基金,是由瑞士下掌管的信托银行、法国银行以1.35亿英镑一起出资设立起来的[8]。日本旗下的基金,私有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共同成立了日本碳基金。金融机构下的银行是代表政府掌握管理碳基金。
第四种是除政府之外的公益性管理样式的碳基金,美国组建碳基金管理。因为美未同意协定《京都议定书》,因而联合国并未有真正的法律文案控制二氧化碳,更未加强二氧化碳买卖的规则。然而私人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举动却非常频繁且活动剧烈,私人机构的种类以及对象繁多。美国建设低碳基金管理是一个以筹集未商业性利润为机构,私募的主体是各州政府、私企及个人。
第五种是私募碳基金,如复兴碳基金是一只私募股权基金,规模不大,主要服务于CDM的项目运作过程和项目所产生的交易品—“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的中间交易。
(二)按照投资者类型划分
碳基金的类型以公共、公私混合以及个人三种基金形式表现出来[9]。但随着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私募基金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广泛投资者的欢迎和关注。私募资金的投资提高碳基金发展,带动了在全球碳交易的流量,拓宽了碳交易空间,促进碳交易得萌芽状态下有稳定趋向成熟。
四、碳基金的发展现状及变动层面
(一)发展现状
第一个碳基金的成立是在 2000 年,世界银行公诸于世。短短的8年时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