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三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比较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方法 2
1.3 研究现状 2
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
2.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3
2.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相关性分析 3
3 灰色系统理论概论 4
3.1 灰色系统产生的背景 4
3.2 灰色GM(1,1)模型 5
4 苏锡常地方财政支出灰色预测 6
4.1 十一五期间苏锡常三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概述 6
4.2 苏锡常三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7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11
5 建议与意见 12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地方财政支出,其含义是,根据中央与地方的划分,通过地方的人民代表委员会审核通过的,用来发展地方社会经济的一种财政支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服务、科教文体、社保、就业、环境治理、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等支出。
党的十四大曾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目标[1]。在党的十六大上更加坚定了目标,并提出,到2020年,我们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时期,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转变。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长期积累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未来还在摸索,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是艰辛的。因此地方政府的职能之一,地方财政支出,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转变,这样才能完善我国的社会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义市场经济体制。地方财政支出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其也是构成国家财政的主要部分,对地方财政支出的改革,不仅关系到国家财政,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战略目标的实现。
苏锡常就是指苏州、无锡、常州三市[2]。苏锡常三市曾经由江苏省的苏南行政区进行管理,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南。以长江和淮河为界,江苏省分江苏南部、江苏中部、江苏北部三个部分,简称苏南、苏中、苏北。苏南、苏中、苏北三块区域的地方经济差异十分明显,特别是南方和北方的差异。江苏省最大的优势地区是苏南地区,其经济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苏南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0.3%,占全国人口的1.7%,却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7%,并且多年来经济增长超过上海。相比于江苏省其他地区,苏南地区人口仅占17%左右,但是全省生产总值的40%是由苏南地区创造的。本文运用江苏省统计局中2003年-2012年共10年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相关数据,利用灰色信息系统软件,构建苏锡常三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模型,分析比较所得结果,为苏锡常三市在“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建设提供决策与参考依据。
财政支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同时还能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关系。财政支出为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打下了基础,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和建立提供了物质的保证。因此对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是十分有意义的[3]。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调查法。通过借阅图书馆相关书籍,查阅江苏统计局和苏州、无锡、常州统计局上发布的相关资料以及网络数据库中相关期刊、学术报告及学位论文等,为论文的顺利完成做好准备。
2.灰色预测法。通过建立灰色系统建立预测模型,在使用模型软件之前必须阅读书本,了解其基本原理,再使用江苏省统计局中苏锡常2003年-2012年数据资料,利用“累加”和“累减”的方式得出结论,最后对结论进行误差的检查,使得得出的预测值更加科学、精准。
3.案例研究法。以苏锡常为实例,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进行预测比较研究。
1.3 研究现状
近年来,地方政府已经在逐步的扩大财政总支出,但财政支出在资金的运用范围、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对其的监督管理等方面仍然有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在这个时候,地方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这些问题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地方财政支出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问题。
李红(2003)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由国家统一管理向新型的管理方式转变,但是传统的国家统一支配的思想和局面仍存在,没有完全被打破[4]。李新心(2008)指出我国地方财政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支出相比其他类型支出要高[5]。李安泽(2003)指出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对于预算监督的执行,进行的不够彻底,另外财政体系内部监督体系也不完善。李安泽认为这种系统对财政支出监督的执行力度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监督的执行[6]。马拴友(2000)利用经济生产模式的基本框架,对我国政府劳务的生产力最优规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劳务供需不一致,供应远远小于需求,并且指出扩大公共服务的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马拴友计算出当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7%时,政府支出达到最优模式[7]。马树才、孙长清(2005)使用内生增长模型和国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978-2000年的数据分析,计算出当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时,是最优财政支出[8]。同样,曹艳春(2006)计算出最优稳态经济增长率,并得出结论:当政府设定的收入税税率等于政府财政支出带来的对市场生产的边际产出弹性时,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处于最佳状态。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的时候是最优的规模 [9]。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2003)把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并且把生产性支出又分为三个支出,分别是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物质资本投资支出和科学研究支出,同时对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财政生产性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的联系,相比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更能提高经济增长率 [10]。
然而,学术界从微观层面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的讨论,还不足以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各方数据显示总体上我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在不断上升,预测的体系和方法在逐步改善。
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支出是一种衡量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反映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产生的作用。因为任何形式的财政支出都是表示为财政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和支配,而财政收入则表示为财政可能的使用和支配。财政支出的规模大小和结构对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结构有着影响。财政支出反映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又拥有对经济结构和引导市场方向调整的功能,以实现资的有效源配置。
由图1、表2可以得出:江苏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越来越多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相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不足会制约经济的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具有多级传导和扩散的功能,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增加,不仅直接促进公共设施建设,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间接的作用。
此外,各种类型的事业费的供给范围也在快速增长中,如一些培训中心,出版社,协会,社团等,它们既不被包括在公共产品,也不被包括在准公共产品。对于这些,政府应该促使其实现企业化和市场化,使其排除在财政支出的范围之外。由此可以看出,苏锡常三市只有加快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尽快处理这些问题,加大力度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职能和财政支出才能得到转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20.html

好棒文